早上,医生查房过后,宁晓晓顺利出院。
她被妈妈裹成了棕熊,连眼睛都露不出来。
宁晓晓:……
是不是太夸张了?
王桂花拍掉她的手:“别解开,冬天外面冷,月子不能受寒,月子病是一辈子的事。”
宁晓晓无奈,您好歹给我露两只眼睛呢,乌漆嘛黑,咋走路?
付嘉鸣动作更快,抱起她往外走,直接上车。
用行动告诉她,不用走路。
宁晓晓心理活动,嫁个军人是对的,一般人真抱不动一个圆球,衣服估计有十斤。
她想抱他脖子都够不着,衣服太厚,胳膊无法回弯。
上了车,宁晓晓终于透口气,脸上的围巾被解开。
付嘉鸣问她:“冷不冷?”围巾又给她围了回去,只露两只眼睛。
宁晓晓扯下围巾:“我都热了。”
这时候车上没暖风,没想到一上车,暖暖的,好像进了烧火的室内。
王桂花抱着孩子,感受到车里很热,解开包裹的小被子,让旺仔露出小脸。
“车上挺暖和啊。”
小杨笑道:“暖和就好,我用小火炉熏过,一会冷了再点,这有暖水袋。”
说着给他们递暖水袋。
触手温热,温度刚刚好。
宁晓晓夸赞道:“小杨办事最靠谱,还贴心,以后谁嫁给你,一定享福。”
王桂花也夸赞:“小杨心真细,我都没想到用小炉子熏。”
小杨稳稳开车,笑道:“我也没想到,是付团嘱咐我的。”
付嘉鸣:……
他没有。
晓晓要生了,他哪有空嘱咐他。
王桂花:“嘉鸣最贴心,什么事都能想到前头。”
小杨听她们转去夸付团,安心多了。
他平稳开车,转移话题,和他们分享新兵趣事:
“我们汽车班,有个吃货,一到饭点,跑得比汽车都快,永远第一个进食堂,等其他人跑进去,他都干噎两窝窝头了,噎的脖子能伸出二里地。”
他们当笑话听,只有王桂花担心问:
“部队食堂没有汤吗?”
小杨:“有汤,那小子为了多吃,来不及打汤。也是个人才,跑得是真快。我都怀疑,那小子进部队,不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免费吃饭来的。吃饭三分钟,他能噎进去十个窝窝头。”
想想他就噎得慌,真不知咋吃进去的。
那小子为了抢饭,在家特意练过跑步,论跑步,谁也跑不过他。
王桂花听的认真,提到汽车班,她就想到石头。
听到三分钟十个窝窝头,放心了,这个不是她儿子,她儿子吃不了十个窝窝头。
她去过军区食堂,东北的窝窝头,好大一个,一般人的饭量,一个就够。
“能吃是福,小伙子人不错。”王桂花夸道。
小杨:“是不错,现在带动整个汽车班个个能跑。没办法,量就那些,跑慢了,吃不上。有了这员福将,我们汽车班年末评比,绝对第一。”
这小子身手不错,是个好苗子,以后有机会,把他介绍给付团。
王桂花:原来军队吃饭靠抢。
还好嘉鸣提前让石头练了跑步。
她担心了一路,下车,悄悄问付嘉鸣:
“嘉鸣,石头跑步只练了一年,在部队能抢上饭吃吗?”
付嘉鸣:您就没想过,吃十个窝窝头那小子,是您儿子?
“您放心,能吃上。”
王桂花:“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部队吃饭靠抢,才让他提前练跑步的?”
付嘉鸣:……
他没有。。
王桂花担心:“还好有你在,不然石头一定吃不上饭,他从小吃不饱饭,长的没人家壮实,哪能抢得着。”
付嘉鸣:抢不着?
您还是担心别人吧。
谁都可能抢不着,唯独不可能是石头。
王桂花嘟囔:“军队吃饭不按量吗?咋还靠抢?就不能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
付嘉鸣:咳,您就没想过,打破规矩的是您儿子?
那小子一个人能吃三个人的量,一人一份,他不得天天饿肚子。
一家人抱着孩子回家。
推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
宁晓晓摸摸炕:“家里真热乎,炕头滚烫。”
王桂花放下孩子:“钥匙我放连弟家了,一定是她帮忙烧的。”
话音刚落,赵连弟就过来了,抱起孩子稀罕道:
“这孩子长的真好,大眼睛圆滚滚,眼珠黑亮亮,鼻梁也挺实。”
这孩子一看就是晓晓家的,爸妈长的好,孩子也漂亮。
她家小子,小眼睛睁都睁不开,和老郭一模一样的。
“小皮肤娇嫩的能掐出水来,真白啊,像晓晓。”
宁晓晓笑道:“小孩子都这样,刚出生都嫩。”
赵连弟:哪有?她家那个出生就不白,现在越长越黑。
赵连弟抱着小宝宝不撒手,这小孩长的太萌了,比她儿子招人稀罕。
“男娃女娃?”
小娃娃白嫩细腻,长睫毛忽闪忽闪的,应该是个小闺女。
她没生到闺女,以后就稀罕晓晓家的了,赵连弟差点当场认干闺女。
宁晓晓:“男孩。”
啥?
赵连弟胳膊一抖,得亏在炕上,惊的她差点把孩子摔着。
低头仔细看看,男娃娃也能长这么漂亮?
真想把她家那个煤球扔出去。
宁晓晓坐在炕上,接过孩子:“谢谢连姐,炕烧的真热乎。你家小儿子起名字了吗?”
“谢啥?我也帮不上别的。起了,叫煤球。”
宁晓晓手臂一抖,这么随意?
赵连弟:“大名不着急,起个小名先叫着,黑乎乎的小家伙,每次见着都能想起煤球,直接叫煤球也挺好。”
宁晓晓:行吧,煤球听起来,好歹带个萌,比黑炭强,连姐没给孩子起名黑炭,手下留情了。
赵连弟:“我家老郭小名黑炭,小儿子叫煤球,一听就是父子。”
好嘛,感情是黑炭有人了。
赵连弟抱起孩子,喜欢的爱不释手,“我抱回去,给老郭看看。”
看看人家孩子,咋长那么白呢?
郭政委瞥了一眼,扭过头去,没忍住又瞥一眼,酸道:
“付团长也没这么白啊。”
不放心的王桂花跟过来:“嘉鸣小时候白,这孩子皮肤和嘉鸣小时候一样一样的。”
郭政委瞥了一眼自家的煤球,心塞。
等王桂花走了,他来了一句:“黑点好,黑点健康。”
赵连弟看看自家儿子,满月了,都没人家刚出生的小娃娃哭声大,你确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