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殷正茂此时也开口道:“张大人,话虽如此,但拉拢藩属军,必然需要大量的财物赏赐与贸易优惠,这对国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虽然国库较之前充盈,但如此耗费,是否会影响国内的各项建设?”
张居正从容答道:“殷大人,目光需放长远。若能通过此次征倭,真正收服藩属,边境安宁,贸易畅通,所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眼前的支出。而且,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赏赐与贸易政策,既能拉拢藩属,又不至于让国库负担过重。比如,我们可以以战功为依据进行赏赐,对于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藩属,给予丰厚的奖励,这样既能激励他们奋勇作战,又能让赏赐物有所值。在贸易方面,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放一些特定的贸易点,促进双方的经济交流,同时也便于我们对贸易进行监管。”
高拱依旧固执己见,他拍了拍桌子,提高声音说道:“张大人,你这只是理想之策。现实中,这些藩属势力反复无常,岂会因一次征战便真心归附?与其养虎为患,不如趁早除之!”
张居正看着高拱,诚恳地说道:“高首辅,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若我们以诚意相待,藩属们未必不会感恩图报。况且,即便要削弱他们,也需等待合适的时机,而非在这征倭的关键时刻。此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战胜倭国,维护大明的尊严与权威。内部的纷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随着双方的争论愈发激烈,议事厅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支持高拱的官员们认为张居正过于理想化,而支持张居正的官员则觉得高拱的策略过于激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直默默聆听的刑部尚书葛守礼缓缓起身,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我倒有个想法。张大人主张拉拢藩属,以仁义服人,此乃王道;高首辅欲削弱藩属,以绝后患,此为霸道。但无论王道还是霸道,皆需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如今征倭在即,我们不能因内部意见不合而耽误了大事。”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葛守礼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葛守礼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不妨先以拉拢藩属为主,在征倭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表现。若他们真心与我大明合作,战后自然可论功行赏,进一步加强联系;若他们心怀不轨,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为时不晚。如此,既不耽误征倭大计,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是一个折中的好办法。张居正看向葛守礼,微微点头示意感谢。
但是,高拱的顽固,那也是有名的,并没有完全被说服,紧皱着眉头不说话。
忽然,他眼角间看到衍神公李文贵老神在在的,好像一直没有发言。
于是,高拱便转头看向李文贵,有些不满地说道:“衍神公,刚议之事乃是大事,为何你一言不发?老夫和张大人意见相左,你是如何看得?”
听到这话,所有人才回过神来:对啊,衍神公都还没说话呢!虽然他最有名的是赚钱,但是其他方面,只要他开口说话了,必然也都是不错的。
这么想着,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李文贵,竖着耳朵,静等李文贵说话。
李文贵看到他们都看着他,便微微一笑,然后看向高拱说道:“我在想,此次征讨孤悬海外的倭国,在俺答汗和那些土司眼里,他们会是个什么看法?”
至于朝鲜,他压根就忽略了,根本不用考虑朝鲜如何!
高拱听得一愣,一开始有点不明其义,但是很快就回过神来,有点犹豫地回答道:“衍神公的意思,此次朝廷牵头征讨倭国的事情,他们并不看好?”
民间百姓,看到庆典中的军队,感觉很厉害,就想着能打败倭国了,这没问题。
但是,在俺答汗这样的枭雄眼里,那和普通老百姓的认知,肯定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大明太祖皇帝要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就是担心后人轻易对不征之国动刀兵,导致损兵折将。
倭国孤悬海外,要征讨倭国,必然是要有强大的水师。但是,再强大的水师,在老天爷面前,也是如同纸糊的一般。
前元强大之时,不也想着要灭了倭国,但是,两次进攻倭国本土,最终都是全军覆没,这便是教训了。
此时的大明,和前元那个时候差不多。在陆地上,该是实力最强的了,包括俺答汗在内的势力,都很忌惮朝廷军队。
但是,要说远征倭国必胜,在俺答汗等人看来,那也未必。甚至有可能,他们还会认为失败的概率更大!
这其中的道理,李文贵一说,高拱和在场的其他大明高级官员都能想到了。
甚至可以说,张居正早就想到这个了,因此,他才提出了反对意见,不想还没灭了倭国,就先在商量削弱俺答汗等势力的举措。
此时,李文贵听到高拱的问话,就马上看向他回答道:“看不看好,不是很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远征倭国,肯定是很危险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高了点声音,强调道:“所以,我估摸着,他们派出的军队,肯定不会是他们嫡系的军队,领军的将领,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心腹。不说征讨倭国本身的风险很大,就说我们吧……”
李文贵环视了下在场的人,然后才继续说道:“……他们可能还担心我们趁机削弱他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他们派出来的军队,肯定是没了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
“既然如此,我就觉得,这些被他们派出来送死的军队,确实是我们拉拢的对象。朝廷可是大树,他们在原来的地方混得不如意,朝廷愿意收留他们,重用他们,肯定会抱朝廷的大腿。等到倭国战事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来对付这些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