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赵无忌踉踉跄跄走到场中。
眼下被律庆任命的新官员占据了八成以上,以前的旧人不足两成。
武德殿极大,中间刷着金漆的柱子就有八根,赵无忌之所以踉踉跄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律庆终于决定大封文武百官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赵无忌展开了长长的一卷黄绸。
“封萧罗汉为齐国公”
“封萧捕奴为楚国公”
“封韩去病为燕国公”
“封赵无忌为韩国公”
“封律献忠为赵国公”
“封律效忠威魏国公”
“封萧佛奴为秦国公”
“以上为兴国公,采邑为一州之地”
“律忠、霍斯都、萧不花、萧敌奴、伏骞、狄云、石敢当、赵无伤、叶落溪、沮渠延年为县侯,以上为兴国侯,采邑一县”
“采邑为该州县一半田赋,由州县衙门核定后在秋赋入库一个月内发放”
律庆还是赦免了律忠,他也没有办法,后者暗中使坏的事情乃皇家秘辛,可不能当场揭破,不过他年事已高,今后就在封邑颐养天年就是了,再也不会让其担当大任了。
叶落溪是因为其兄叶落河得到了这个侯爵,虽然叶落河并非在战场上牺牲,而是死于刺客之手,但奔着收揽人心的策略他还是将爵位落到了其弟叶落溪头上,这让今后若是有战死的也有个念想。
以上诸人多多少少有从龙之功,余者就没有较大的爵位了,但男爵还是封了一堆,显然是为了让他们继续奋发图强,再立大功。
而厚封萧敌奴、萧不花显然也是为了稳定辽国旧臣。
时下大辽帝国每个州大约有三个县,每个县三千户左右,也就是说兴国公已经是妥妥的万户侯了,七个兴国公也就七万户,加上十个兴国侯,一共分去十万户,采邑还只是上述诸县的一半税赋,对于帝国来说负担并不沉重。
时下帝国户口已经逼近四百万,人口逼近两千万,区区十万户也不过是2.5%,帝国还在加速扩张,舍弃这些赋税无伤大雅。
律庆放弃南北院大王制度,参照大宋以及后来明代的规制,设置了政务院,下设六部,设置枢密院,管辖军事,又将黑曜都升级为锦衣卫(这里替朱棣默哀三分钟),作为天子亲领的精锐,在军队的黑曜都一律转为军队侦查部队。
保留了大宋枢密院的三衙,简化为禁卫司、骑兵司、步兵司。
三衙所辖兵马为五万骑,其中律庆亲领两万骑,律献忠、律效忠两位义子各领一万骑,锦衣卫都指挥使萧罗汉领一万骑(含三千以前的黑曜都)。
这就是律庆的禁卫军了,也算是帝国最大的机动力量,有大的战事时还可出动萧捕奴、萧佛奴、韩去病的各一万骑,这就是八万骑。
八万骑,内中还有火炮、排弩以及目前已经占据优势的黑云都、银鞍都,实力已经比后来的拔都、旭烈兀强了许多了,除去这八万骑,帝国还有十二万步骑,足以稳固边境以及国内。
“赵无忌为首相,萧罗汉为枢密使,萧敌奴为监察御史”
律庆将明代那一套拿了过来,由六部官员之首者、枢密使、监察御史组成宰相班子,军国大事由这三人商议决定,监察御史负责的除了御史台,还有风闻奏事、监察百官的责任,更监管大理寺。
事实上的改朝换代以及大封天下后,文武百官自然都是喜气洋洋,不过最重要的任命太子一事律庆并未马上进行,原因也很简单,几个年长的儿子已经被他暗地里派到了各地历练,有的还在异国以低贱的身份进行,尚未到考察结束的时候。
大封后的百官需要面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应对大宋、罗马帝国派来的使者。
“陛下”
以前的“大汗”陡然变成了“陛下”,就连一向油滑的赵无忌也有些不适。
坐在高台上的律庆何尝不是如此,一想到由于身份的变换自己再想像以前那样在四处肆意行走的事情就有些不大可能了,这内心显然有些不甘。
不过转念一想,“老子不过是恰逢其会的穿越者,今后还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没准这就是一场梦,何须左顾右盼?”
赵无忌说道:“陛下,诸位大人”
pS:大人一词确实是在明代末期以后才成为官员的尊称,但在异民族建立的政权里则早在汉代就开始成为贵族官员的尊称了,在辽国更是稍有身份者皆如此称呼,钻牛角尖者就不要偏执了。
“大宋、罗马的使者来了几日了,如何见之,又如何回复,尚需诸位一起商议后再由陛下定夺”
律庆点点头。
“你的意思呢?”
“陛下,大宋使者叫赵与时,礼部郎中,今年三十岁,乃大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我等都知晓,大宋帝位自从太宗以后便都是太宗一脉,太祖一脉为国内轻忽,此人也是科举出身才得了礼部郎中一职”
“此人能孤身不远万里来到我们这里,别的不说,这胆气倒是值得称誉”
“按照微臣与其的接洽,确实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宋视大金为大仇,得知在蒙古人的压逼下日薄西山后便有了与蒙古人共灭大金的意图”
“若是没有我国在青唐城的存在,以及在吴曦事件中的作用,或许他们还不会想到我国,但我国在吴曦事件中的重大作用终于让该国上下不得不重视起来”
“生怕在联蒙灭金时侧后受到我国攻击,便派了赵与时前来接洽”
“哦?他们具体是什么意思?”
“陛下,大宋可笑的紧,虽然未知其底线,但赵与时一口咬定灭金之事无须我国参与,不过可任凭我国灭亡西夏”
“也就是说,在他们联合起来灭亡大金时任由我国灭亡西夏,他们不会干预”
“呵呵”
律庆也不禁笑了起来。
“也就是说大宋在与蒙古人联合灭金时我们才能进攻西夏,过了此时就不作数了?”
“大致如此,不过,他们这么做也是有所依凭的,我国虽然强盛,但与大宋、大金中间毕竟隔着西夏,当然了,也能从草原进攻蒙古人,抑或从青唐城进攻大金、大宋控制的川西北、陇右,但其中艰险可想而知”
“故此彼等才如此有恃无恐”
“你等的看法呢?”
所谓“你等”,实际上就是赵无忌、萧罗汉、萧捕奴三人的看法,如今赵无忌是文官之首,相信之前已经与六部官员商议过了,萧捕奴是武将之首,也与在京的主要武将商议过了,至于萧罗汉,他眼下是枢密使,又掌控着锦衣卫,多半已经与律庆商议过了。
果然,只见赵无忌说道:“时下我国西边已无大敌,花拉子模在我国的分化下实际掌控的波斯地区不足一半,自然不足为虑,宽田吉斯海以西时下以罗斯人最强,但其骑兵有限,同样不足为虑”
“加上古尔国全部掌控于我国手里,于是我国确实有了奋力向东的条件”
“而向东无非是蒙古、大金、大宋,我们显然不能让其三者联合起来会攻我国,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宋人对金人的仇恨可谓是咬牙切齿,而金人对蒙古人同样如此”
“若不是有我国在,成吉思汗早就大举南下灭了西夏,故此,若是在蒙古人与大宋联合进攻大金之时我国倾力进攻西夏,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何攻击?”
“陛下,这就要看枢密院如何筹划了”
便看向萧罗汉,后者越众而出。
“陛下,此事微臣也与诸将商议过”
“西夏国原本有常备兵五十万,有些类似于大唐前期的府兵制,但到了如今,该制已日趋衰弱,真实兵力最多只有二十万,其中兴庆府就占据了一半,余者分散在各一级统军司”
“其中统管瓜州、沙州的西平军司人马算是较多的,约莫两万步骑,黑城原本是我国从蒙古人手里拿过来后送给他们的,但由于近几年天气干旱,导致黑水水量大减,黑城附近已趋近沙漠化”
“故此不久前西夏人还是将其舍弃了”
“于是彼等想要支援西平军司,就需要沿着狭长的河西走廊西进,路线极为漫长,转运粮食也极为不易”
“以我国的实力,陡然兵临瓜州城下,然后利用火器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拿下并非难事,瓜州一下,沙州势必形单影只,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然后以瓜沙二州为根基徐徐沿着河西走廊向东迈进”
“微臣以为,最多半年就能打到凉州城下,时下该国除了兴庆府、西平军司、黑山军司便是和南军司了,黑山军司沿着贺兰山一带布防,防的就是蒙古人”
“和南军司防的则是金人和我国的青唐城”
“我国在青唐城有两万骑的机动力量,足可以牵制住其和南军司的人马,故此在半年内打到凉州并非微臣在夸大其词”
“近五年河西因为天灾人祸,百姓极为困顿,我国进入后便可以从哈密调入大量粮草,若是能宣布三年内不用纳税,境内势必一片欢腾”
“此时再让青唐城的伏骞军攻击和南军司,我国主力沿着黄河扑向兴庆府,一年半载必定能拿下整个西夏,当然了,若是夏主愿意在凉州附近与我国来一场举国大战,我们自然也巴不得,届时占据着河套平原的兴庆府更易拿下”
“此时最为关键的便是蒙古人了,虽然他们打算与大宋联合灭金,但谁又能保证其不会出尔反尔,半途突袭兴庆府,西夏国,精华皆在河套平原,若是被蒙古人拿去了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