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直当自己是隐形人的太子李亨,见李隆基如此轻而易举的,便收回了两位朝廷重臣的节度使位置,可以说是十分的羡慕。
要知道,只要自己不出错,李隆基现在的位置迟早是自己的。
李亨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迟早也要做到像李隆基这般,天下大权随自己一言而决。
直到后来发生各种事情后,李亨怎么也想不明白,同样是身为大唐帝王,自己为何做不到像李隆基这样威压天下?
其实也怪李亨自己没想明白,虽然他经历过各种宫廷的斗争,但是比起李隆基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要知道,李隆基可是从武则天手上活了下来并且接过权力的男人,再加上李隆基年轻之时,可是心胸宽广锐意进取之辈。
要不是后来发生安史之乱以及年老昏庸,李隆基绝对能在历史上,皇帝之中排得上前五的存在。
可不是他李亨能够比拟的,这就是进取之君和守城之君的区别。
在几项重大的事情确定之后,李雄本来以为会有自己的事情,可是没想到,自己却成为了看客,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商议的其他各项事情跟李雄完全无关,李雄也只能默默的看着,等待着退朝。
随着高力士宣布退朝,这一次,对大唐影响深远的朝会就此结束。
李雄随着众多的大臣向着皇宫外走去,本以为会收到李隆基的私下召见,甚至拒绝了哥舒翰等人邀请一同走的要求,故意放慢了脚步。
而知道自己出了皇宫,都已经上马准备返回了,这才看到一名小太监急急忙忙的向自己跑来。
“驸马爷,请稍等。”
“陛下在东宫等着驸马爷,请驸马爷跟小的走一趟。”
李雄听到对方的话,这才停住了动作,一脸严肃的盯着眼前从未见过的小太监。
“到底是陛下相招微臣还是太子找在下,是谁派你来的?”
看到李雄紧紧的盯着自己,这位小太监顿时冷汗直流。
随着李雄的权势不断增加,慢慢养成了不怒自威的气势。
更何况李雄更何况李雄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当严肃的看向一个人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散发出无形的杀气。
要知道在军中许多第一次见李雄,露出这般威严的将领心里边都会不由得一紧,更何况是一名宫中的太监。
至于李雄为什么会这样问?也是有他目地,要知道现在可是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李雄。
自己只要犯一点点错,就会被人抓住把柄,而且无限的放大。
更何况是在东宫这样敏感的地方,虽然以前李雄也和李亨私下会面过,可那时候的李雄并没有现在这般受到李隆基重视。
再加上现在李雄多重身份的加持,可以说自己的一言一举都会让人浮想翩翩。
自从自己,当上安西节度使以后就再也没有与李亨私下会面过,在平时也是尽可能的避免与对方有过多的接触。
就是为了怕引起李隆基的猜忌,虽然说凭借自己的能力,这天下间没有自己不能去的地方。
可是那并不是李雄所想要的,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更是不容许自己出现任何的问题。
自己好不容易布局到了现在,眼看就能扭转大唐的衰落和动乱,越是到这时候李雄自己也必须要小心谨慎。
要知道,李亨前边的那一位太子,就是被人设计无招进宫,结果被人反咬一口,甚至连累了自己的亲生兄弟都身首异处。
李隆基杀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毫不手软,更何况自己仅仅是一名驸马。
虽然李隆基不一定杀得了自己,可是自己也没必要给自己招惹麻烦。
在涉及到自己皇位的权力斗争之中,可以说是毫无亲情可言,这也是为什么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听到李雄的询问,这名小太监连忙解释道:“是小的没说清楚,是陛下相招驸马前去东宫商议事情。”
“那为什么不是高公公来传旨意。”
“高公公有其他的事情,现在并未在陛下身边。”
“那鱼朝恩呢?他总不可能不在陛下身边吧!”
听到李雄的问话。
小太监再次答到:“鱼公公正在服侍陛下和太子,小的就是鱼公公派来请驸马爷的。”
听到小太监的回答,更是加重了李雄的疑心,虽然高力士是总管太监,可是鱼朝恩乃是现在的执笔太监。
可以说是都是李隆基身边的贴身大太监,现在一位有事没来另一位也没有现身,这就不得不让李雄更加警惕了。
要知道,与以前不管是宣读诏书,或者是传李隆基的口谕,这两人必然会来一人。
现在这两个人都没有露面,李雄现在实在拿不准,这是不是对自己设的局?
李雄思忖片刻后,最终还是决定跟着小太监前往,李雄现在也是在赌这一名小太监不敢欺骗自己。
毕竟若是真的,那自己就成了抗旨不遵,那才是给人口实。
一路上,李雄暗中观察周围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而且也是紧紧的跟着这名小太监。
两人不过两三步的距离,李雄也是为了确保如果真的有人设计自己,自己也能随时将这名小太监擒下。
也能为自己找到开脱的借口,如果让对方离开自己的视线,真的出事了那就百口莫辩了。
还好,一路上无事的来到东宫,进入大殿后,就看见李隆基正在和李亨说着什么事情,当李隆基看到自己到来后。向自己招了招手。
李雄这才离开这名小太监的身边,向着李隆基恭敬行礼。
这时李隆基早已经换下了上朝的龙袍,穿着一身便装,坐在正殿之上而李亨则站在一旁。
“不知圣上,招微臣有何事?”
李隆基却一脸笑容的说道:“今日无外人在场,无需如此见外。”
“小婿明白。”
听到李雄自称小婿,李隆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日无事,寡人正好到东宫转转,太子又是万春公主的兄长,如今,万春公主嫁与你,你也算是自家人了。
日后你们要多走动走动,联络联络感情免得以后生疏了。”李隆基看似随意地说道。
李雄心中却是一惊,李隆基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
这是在暗示他要与太子保持关系,但又不能过于亲近,一切得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下。
李亨也赶忙笑着附和:“是啊,妹夫,往后咱们可得多联络感情。”
李雄恭敬答道:“小婿定当牢记父皇与太子殿下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