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东晋朝廷使者心里想得很好,可惜他们能顺利走到萁关,本身就有运气成本,再从萁关南下回东晋朝廷,却没有来时那么大的运气了。
他们倒霉的在刚过黄河的时候,便碰到一队羯族骑兵,当场被斩杀了两个。
只有一个看上去年龄还没有那么老的,以及看上去还有那么点肉,还能做一些苦力的,被留下性命去做了奴隶。
最终几个东晋朝廷使者,没有一个能回到东晋朝廷复命。
晋阳城。
刘琨下达驱逐命令的当日,包括刘绍、赵斌、张信三个,都不再关注东晋朝廷那边的事情。
几个使者能否回到建康,今后东晋朝廷又有什么动作,在他们看来都无关紧要。
毕竟东晋朝廷连当初匈奴人都打不过,现在也打不过羯族人,只能龟缩在淮河以南继续堕落,内斗成风。
另外还值得一说的是,淮河以南到长江这片疆域,当初要不是东晋早期,祖逖散尽家财,招募从北方南逃的青壮男丁,自组军队过江北伐,整整十年时间努力,最终牢牢守住了淮河,东晋朝廷根本没有长江以北,淮河以南那片土地。
可惜当初东晋朝廷不仅不信任祖逖,不给祖逖任何支持,反而还派人专门监督祖逖,扯祖逖后腿,导致祖逖忧愤成疾,郁郁而终,北伐止步于淮河。
祖逖死后,其当初招募北方南逃的青壮男丁,组成的军队也被东晋朝廷拆分。
现在是九月初六,再有六天时间就是定下的建国称帝的日子。
现代时空,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常建新联系刘绍。
“当初你们列的那些建国称帝所需的器物,现在已经全部做好了,你找个地方存放,我给你送过去。”
刘绍听到常建新的声音,精神一振,连忙去早已经准备好的库房。
定制的东西,有很多都是铜器。
铜器在古代时空那边也可以做得很精美,只不过时间却需要很久,一个上好的铜器工匠,可能一个月才能做出两三件大一点的铜器。
常建新在现代时空,直接高价让工厂压铸,虽然需要更换很多模具,但却轻易在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全部做了出来。
现代工业设备压铸出来的铜器,质量虽然比人力纯手工制造并打磨好的略微粗糙了一些,但整体却反而又比人力纯手工制造并打磨出来的还要好一些。
粗糙这方面,有时间刘绍那边可以自己额外手工打磨一遍,保证便不会比人力纯手工制造并打磨过的差。
常建新隔着时空,用意念直接把东西送到了刘绍准备好的仓库里面。
看到这些东西,刘绍顿时松了口气,笑道:
“有了神仙您的帮助,此次建国称帝的时间虽然定的急了些,仓促了些,但想必典礼不会寒碜。”
此刻常建新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他询问道:
“建国称帝这么大的事情,晋阳军上下当日不得加点伙食,一起庆贺?”
从心理学层面上来说,这件事情其实也挺重要的。
因为古代时空交通不发达,信息不发达,刘琨建国称帝,除了本身在晋阳城的军民可以直接亲眼见证以外,其他地方的军民是很难有深刻的感受的。
最好能有些东西,加深他们意识里面,对于这件事情的印象,让他们也亲身认识到从这一天开始,时代不同了,是新的时代了。
比如在这一天给所有人统一加餐,哪怕只是比平时多吃半斤肉,甚至多发两个鸡蛋,也肯定让所有将士对这一天记忆印象更深刻。
很多皇帝第一个皇子出生,或者登基继位当天,为什么总喜欢大赦天下,或者大肆封赏功臣,便也有这种意思在里面。
只不过很多事情,皇帝只能照顾到贵族,对于普通百姓则施的不是恩。
大赦天下放出去的都是些什么人?
罪犯!
除了罪犯的一些至亲,谁会因此感激皇帝。
然而,你可以不感激皇帝,但是这么多罪犯一下子都放了,罪犯回家以后,村里、乡里,每每提及,便立刻会想到,某年某月某日是皇帝因为啥啥啥大事,大赦天下,所以这几个犯事的家伙放出来了。
这变相的也加深所有百姓对于那一天的记忆和印象。
刘绍当然想过这件事情,他做出的决定是,那日所有晋阳军将士每人多发两个鸡蛋、一个面饼,同时从次日开始,所有将士轮休十天时间,可以各自回家与家人团聚。
听到刘绍已经有动作了,常建新点了点头,多发两个鸡蛋,以及给假期回家探亲,这个力度也已经足够大了。
不过,常建新既然开口了,他自己也不打算白说话,沉吟了一下,便道:
“不如给晋阳城一带的将士,每人多加一个大鸡腿吧,每个大鸡腿半斤到七两之间。远一些的将士不方便带肉,便给他们各自发几个苹果,让他们回家探亲的时候,带回去给家人吃。”
“鸡腿也就和新鲜猪肉一样价,苹果则是两斤大米换一斤,十一万零八百多将士,总消耗不超过八十万斤大米价值的余额。”也就是一百四十四万软妹币余额。
刘绍闻言,当然不可能驳常建新的面子。
况且建国称帝当日多给将士们一些东西,让将士们一起庆贺是好事,他之前决定只给两个鸡蛋,只是因为军中只有鸡蛋富余。
正如常建新所考虑的,肉类出不了晋阳城,送不到边关将士手上,如果只给晋阳一带的将士,又未免显得厚此薄彼。
现在既然常建新愿意为此出力,当然是好事情。
晋阳城一带的将士当日除了两个鸡蛋以外,可以多吃半斤到七两的肉,晋阳城以外的将士,可以多得到一些水果带回家里分享给亲人,并不算厚此薄彼。
至于说十天时间的休假,本来晋阳军只要不出征,就会每隔一段时间让将士们轮流回家休息几天。
说起来,大部分晋阳军将士都不是晋阳五郡本地的人,最初的家肯定不在晋阳五郡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