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整理衣冠,迈步走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内,檀香袅袅,光线昏暗,皇帝背对着他,负手立于窗前,眺望着远方如血的残阳。

“顾爱卿,”皇帝的声音略显疲惫,“这科举改革之事……”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朕思虑再三,仍觉兹事体大,需得慎之又慎。”

顾长渊躬身行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然郑王爷一案,已充分暴露出旧科举制度的弊端。寒门子弟难以出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长此以往,国之栋梁从何而来?改革势在必行!”

皇帝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顾长渊身上:“可朝中反对之声甚嚣尘上,周太师等一众老臣联名上书,力陈改革之弊,朕亦不能置之不理。”

“陛下,周太师等人固然忠心,却也囿于旧制,目光短浅。”顾长渊语气沉稳,不卑不亢,“新科举制度,旨在选拔真正有才之士,打破世家垄断,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但长远来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皇帝沉吟不语,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他知道顾长渊所言句句属实,郑王爷的阴谋让他对旧贵族势力深恶痛绝,也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但朝中保守派的势力盘根错节,贸然推行新政,势必引起朝野动荡。

就在这时,钱太监躬身进来,手里捧着一盏茶:“陛下,请用茶。”他将茶盏轻轻放在龙案上,偷偷瞥了顾长渊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顾大人一路辛苦,也喝杯茶吧。”皇帝淡淡地说道。

顾长渊谢恩后,接过茶盏,却并未饮用,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皇帝的神情。他知道,钱太监是保守派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此番前来,必然别有用心。

果然,钱太监并未立刻退下,而是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老奴听闻民间对新科举制度议论纷纷,多有非议。百姓愚昧,不明圣意,恐生事端啊。”

皇帝眉头微蹙:“哦?有何非议?”

钱太监察言观色,添油加醋地说道:“百姓说,新科举制度过于繁琐,考试内容也过于偏颇,对寒门子弟并不公平。他们担心,新制度会让读书人更加难以出头。”

顾长渊放下茶盏,正要开口反驳,却见皇帝摆了摆手:“顾爱卿,朕乏了,今日就到这里吧。科举改革之事,容后再议。”

顾长渊心中一沉,他知道,钱太监的谗言已经起了作用。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虑,躬身行礼:“臣告退。”

他刚走出御书房,就看到徐凛风匆匆赶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大人,不好了……”

徐凛风快步走到顾长渊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周太师带着一众官员,正等在宫门外,说是要再次面见圣上,恳请收回成命。”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周太师的动作如此之快,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沉声说道:“我们走!”

顾长渊和徐凛风赶到宫门外时,周太师正率领一群官员跪在宫门前,口中高呼:“恳请陛下三思!改革科举,动摇国本!”一卷长长的联名上书,在风中猎猎作响,更添了几分悲壮的气氛。

顾长渊见状,心中更加焦急。他知道,若让周太师等人再次见到皇帝,必然会加深皇帝的疑虑,使改革之事功亏一篑。他必须抢在他们之前,再次面见圣上!

顾长渊快步走向宫门,却被守门的侍卫拦住:“顾大人,陛下吩咐过,任何人不得打扰。”

“我有要事面见圣上,耽误不得!”顾长渊语气坚决。

正在这时,钱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顾大人,陛下已经歇下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顾长渊一眼就看穿了钱太监的虚伪,他知道,钱太监是故意阻拦他,为周太师等人争取时间。他目光如炬,直视钱太监,沉声道:“钱公公,此事关系国家社稷,岂能儿戏?若真耽误了大事,你担待得起吗?”

钱太监脸色微变,他知道顾长渊在朝中的地位日渐稳固,也不敢太过得罪,只得说道:“顾大人,并非老奴有意阻拦,实在是陛下有令……”

“圣旨在此,钱公公是想抗旨不遵吗?”徐凛风突然上前,手中赫然拿着一块金牌令箭。这块令箭是皇帝亲赐,见令牌如见圣上,可以随时出入宫禁。

钱太监脸色一白,不敢再阻拦,只得让开一条路。顾长渊和徐凛风快步走进了宫门,直奔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内,皇帝正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睛。

“顾爱卿,你还有何事?”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陛下,”顾长渊再次跪倒在地,“臣冒死进谏,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批准科举改革方案!”

“顾爱卿,”皇帝揉了揉眉心,“你为何如此执着?难道你没有看到朝中反对的声音有多大吗?”

“陛下,正因为反对的声音大,才更要坚定改革的决心!”顾长渊语气激昂,“旧科举制度弊端重重,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寒门子弟被排挤在外,真正的人才无法得到重用,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顾长渊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长远发展,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我们必须有所牺牲!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但长远来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皇帝沉默了,顾长渊的话字字句句都敲击着他的心房。他知道顾长渊所言非虚,改革势在必行,但他也担心改革会引起朝野动荡,危及他的统治。

“陛下,”顾长渊见皇帝有所动摇,再次说道,“臣知道您担心改革会引起动荡,但只要我们做好准备,稳步推进,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臣已经拟定了一套详细的改革方案,请陛下过目。”

顾长渊将早已准备好的方案呈了上去,皇帝接过方案,仔细翻阅起来。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突然,皇帝抬起头,看着顾长渊,缓缓说道:“顾爱卿,你这方案……”

皇帝的目光在奏折上停留许久,最终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顾爱卿,你这方案,立意虽好,但过于激进。一下子推行全国,朕担心会引起朝野震动,甚至引发民乱。你可想过应对之策?”

顾长渊早已预料到皇帝会有此疑问,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臣并非主张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推行。首先可在京城试行一年,收集反馈,不断完善,然后再推广至其他地区。如此一来,便可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那周太师等人……”皇帝的语气中仍有顾虑,“他们背后势力盘根错节,若是强行推行,恐怕会遭到强烈反弹。”

“陛下,”顾长渊语气坚定,“改革之路,必然会遇到阻力。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迎难而上,果断决策。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只会错失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皇帝沉吟片刻,又问道:“新科举制度,着重考察实学,固然重要,但如何保证公平公正,避免徇私舞弊?”

“臣建议成立独立的考试机构,由德高望重之士担任主考官,并制定严格的监考制度,杜绝一切舞弊行为。”顾长渊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同时,将考试内容公开透明,接受天下学子监督,如此一来,方能确保公平公正。”

皇帝听完顾长渊的解释,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但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他知道,科举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一阵嘈杂声。皇帝眉头微皱,正要询问,却见钱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颤声说道:“陛下,宫外…宫外聚集了大批文人学子,他们…他们……”

“他们怎么了?”皇帝语气有些不悦。

“他们…他们联名上书,请求陛下批准科举改革方案!”钱太监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了。

皇帝闻言,猛地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向外望去。只见宫门外,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无数文人学子手持书卷,高声呼喊:“改革科举,利国利民!”“支持新政,造福百姓!”

此时,徐凛风正站在人群前方,指挥若定。他早已预料到顾长渊在宫内会遇到阻力,于是提前安排了这场请愿活动,为顾长渊造势。

看到这一幕,皇帝心中大为震撼。他没想到,新科举制度竟然得到了如此多文人学子的支持。他知道,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他转过身,看着顾长渊,眼神中充满了赞赏:“顾爱卿,你果然深得民心!”

顾长渊连忙跪倒在地:“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陛下圣明!”

皇帝深吸一口气,走到御案前,拿起朱笔,在科举改革方案上重重地写下了一个“准”字。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科举改革方案,即日起,正式施行!”

顾长渊和徐凛风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知道,他们终于成功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跑进御书房,跪倒在地,脸色苍白:“陛下…城中…城中……”

御书房内,皇帝朱笔一挥,落下遒劲有力的“准”字。科举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顾长渊和徐凛风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彼此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皇帝龙颜大悦,看向顾长渊的目光充满了赞赏:“顾爱卿,你为国为民,劳苦功高!朕心甚慰!”

“陛下谬赞,此乃臣分内之事。”顾长渊谦逊地垂首,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他知道,这场改革,仅仅是开始。

消息传出宫外,等候的学子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宫墙内外。徐凛风站在人群前,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他环视周围,目光落在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上,眉头微微皱起。

接下来的几天,新科举制度的细则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和颁布。顾长渊和徐凛风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周太师一派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力回天,只能暗中筹谋,伺机而动。郑王爷则更加阴沉,他明白,科举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根本利益,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在改革的洪流中,一些暗流也在悄无声息地涌动。钱太监在御书房外徘徊许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陛下,”他小心翼翼地开口,“老奴有要事禀报。”

“何事?”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头也不抬地问道。

“城中……城中出现了一些怪病……”钱太监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恐惧。

皇帝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安:“怪病?怎么回事?”

钱太监不敢隐瞒,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上去。据他所知,城南一带出现了数例高热不退、浑身长满红疹的病人,病情发展迅速,甚至有人已经不治身亡。更可怕的是,这种怪病似乎具有传染性,接触过病人的家属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他立刻传召太医,详细询问病情。太医们也一头雾水,表示从未见过这种怪病,需要进一步诊治才能确定病因。

顾长渊和徐凛风也很快得到了消息。顾长渊心中一沉,他知道,这很有可能是瘟疫。在古代,瘟疫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向皇帝请命,前往城南疫区查看情况。

皇帝准奏。顾长渊不敢耽搁,带着几名侍卫,匆匆赶往城南。徐凛风则留在宫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暗中调查瘟疫的源头。

当顾长渊到达城南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他走进一间临时搭建的隔离区,看到里面躺满了病人,呻吟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一位年迈的大夫正在为病人诊治,满头大汗,一脸疲惫。看到顾长渊到来,他连忙上前行礼:“顾大人,您可来了!这病……”

大夫欲言又止,脸色苍白,指着隔离区内的情景,声音颤抖着说道:“顾大人,您……您自己看吧……”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女帝帝师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和林黛玉先婚后爱大唐秦公子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