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色未明,苏瑶便已起身,一夜未眠让她的双眼布满血丝,可此刻,她没有丝毫倦意,满心都是柳逸尘的安危。今日朝堂之上,柳逸尘通敌叛国一案将迎来最终审判,这是为他洗清冤屈的最后机会,也是苏瑶与背后阴谋势力的正面交锋。
简单洗漱后,苏瑶换上一身素净却不失端庄的衣裳,她深知,今日踏入朝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关乎柳逸尘,更关乎整个局势的走向。
“小姐,您真的要去吗?”翠儿在一旁担忧地问道,“这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万一……”
苏瑶抬手轻轻拍了拍翠儿的肩膀,眼神坚定:“我必须去,柳公子为我、为这天下,深陷冤狱,我怎能退缩?”
出了丞相府,苏瑶乘坐马车朝着皇宫疾驰而去。一路上,她闭目沉思,脑海中不断梳理着手中掌握的线索,试图在这最后的关头,找到足以扭转乾坤的关键证据。
马车抵达皇宫,苏瑶随着一众官员步入朝堂。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苏瑶站在一侧,目光紧紧盯着殿中央的空位,那是柳逸尘即将被押解而来的地方。
不多时,随着一声“带犯人柳逸尘上殿”,柳逸尘被两名侍卫押着走进朝堂。他虽身着囚服,面容憔悴,但脊背依旧挺直,眼神中透着不屈。苏瑶看到他的那一刻,心中一阵刺痛,强忍着泪水,暗暗发誓一定要还他清白。
“柳逸尘,你可知罪?”皇帝威严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
柳逸尘面不改色,朗声道:“臣无罪,这一切都是有人蓄意陷害!”
这时,大理寺卿出列,呈上一叠卷宗,说道:“陛下,此案证据确凿,柳逸尘与敌国密使往来书信俱在,通敌叛国罪名成立,请陛下定夺。”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的,可在这朝堂之上,如何才能让众人相信?就在她心急如焚之时,苏丞相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此案疑点重重。柳逸尘向来忠心耿耿,怎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这背后恐有隐情。”苏丞相言辞恳切地说道。
然而,礼部侍郎周康却立刻反驳:“苏丞相,空口无凭,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却为一个叛国之人开脱,莫不是也与他有什么关联?”
苏瑶听到周康这番话,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上前揭露他的真面目。但她知道,此刻冲动只会坏事,必须冷静。
苏丞相面色一沉,说道:“周侍郎,说话要有证据,不要血口喷人。”
周康冷笑一声:“证据?人证物证俱在,难道还不够吗?”
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支持周康的和支持苏丞相的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似乎也在权衡利弊。
苏瑶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她踏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请容民女一言。”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苏瑶,皇帝微微颔首:“苏姑娘,你有何话说?”
苏瑶先是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民女相信柳公子是被冤枉的。这些所谓的证据,皆是有人蓄意伪造,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柳公子,进而谋取私利。”
周康立刻质问道:“苏姑娘,你口口声声说证据是伪造的,可有证据?若是拿不出证据,污蔑朝廷命官可是大罪!”
苏瑶心中早有准备,她不慌不忙地说道:“周侍郎,莫要着急。民女自然有证据。”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封匿名信,“这是前些日子民女收到的匿名信,信中之人以救柳公子为由,约我在城郊破庙见面,要求我帮他拿到父亲手中的一份密信。”
苏瑶将信递给太监,由太监呈给皇帝。皇帝看完信后,脸色微微一变:“这密信可是关乎前朝宝藏的线索?”
苏瑶心中一惊,没想到皇帝竟然知晓此事。她定了定神,说道:“正是,民女怀疑,有人为了得到这份宝藏,不惜陷害柳公子,扰乱朝纲。”
周康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苏姑娘,仅凭一封匿名信,就想为柳逸尘脱罪,未免太儿戏了吧?说不定这信是你自己伪造的呢!”
苏瑶冷笑一声:“周侍郎,你若不信,大可派人去调查。城郊破庙那日,我与那神秘人交手,还有大理寺少卿沈逸可以作证。”
沈逸出列,说道:“陛下,苏姑娘所言属实。那日我收到消息,赶到破庙时,苏姑娘正与一蒙面人激战,那蒙面人武功高强,且行事诡异,绝非善类。”
皇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周康见状,心中有些不安,他必须尽快转移话题。
“陛下,即便有此事,也不能证明柳逸尘与宝藏之事无关。说不定他就是为了宝藏,才通敌叛国的。”周康说道。
苏瑶正要反驳,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线索。她说道:“陛下,民女曾潜入周侍郎的府邸,听到他与手下商议,说只要柳公子死了,就没人能妨碍他们寻找宝藏。”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周康脸色骤变,怒声道:“苏瑶,你竟敢污蔑我!你私闯大臣府邸,该当何罪?”
苏瑶毫不畏惧,直视周康的眼睛:“周侍郎,你若心中没鬼,为何如此激动?若不是你心中有鬼,又怎会怕我揭露真相?”
皇帝脸色阴沉,盯着周康说道:“周康,苏姑娘所言,可有此事?”
周康连忙跪地:“陛下,苏瑶一派胡言,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苏瑶说道:“陛下,若想查明真相,不妨派人搜查周侍郎的府邸,想必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皇帝思索片刻,说道:“传朕旨意,即刻搜查周康府邸。”
周康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一旦府邸被搜查,自己的罪行很可能就会败露。但此刻,他也只能强装镇定。
半个时辰后,前去搜查的侍卫返回朝堂,呈上了一些信件和账本。皇帝看完后,脸色铁青:“周康,你还有何话说?这些信件和账本足以证明,你勾结江湖势力,企图谋取前朝宝藏,还陷害忠良!”
周康见事情败露,瘫倒在地,喃喃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皇帝怒喝:“来人,将周康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周康被侍卫拖了下去,朝堂上一片寂静。皇帝看着柳逸尘,说道:“柳逸尘,朕错怪你了,你所受的冤屈,朕定会补偿。”
柳逸尘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不怪陛下,只希望能早日将这些阴谋之人绳之以法,还天下一个太平。”
苏瑶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看着柳逸尘,眼中满是欣慰。
皇帝又看向苏瑶,说道:“苏姑娘,你聪慧过人,胆识不凡,为朝廷立下大功,朕该如何赏赐你?”
苏瑶跪地说道:“陛下,民女不求赏赐,只希望陛下能严惩那些参与阴谋之人,还柳公子和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皇帝点头道:“你放心,朕定会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退朝后,柳逸尘走到苏瑶面前,眼中满是深情:“苏瑶,谢谢你,若不是你,我恐怕今日就要含冤而死了。”
苏瑶眼眶微红,说道:“柳公子,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你受苦了。”
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笑之中。苏丞相也走了过来,看着两人,欣慰地说道:“好了,一切都过去了。柳逸尘,你好好修养,日后还要为朝廷效力。”
柳逸尘点头道:“多谢丞相,我定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和丞相的信任。”
经过此事,朝堂上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柳逸尘官复原职,继续为朝廷效力。而苏瑶,也因为她的聪慧和勇敢,在京城中声名远扬。
然而,苏瑶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暂时的平静。江湖之中,还有许多暗流涌动,那些企图谋取宝藏的势力,或许还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但她并不畏惧,因为她知道,只要有柳逸尘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共同面对。
回到丞相府后,苏瑶躺在床上,回想着今日朝堂上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如今,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苏瑶暗暗发誓,她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医术和智慧,为守护这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她与柳逸尘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磨难中,变得更加深厚。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和柳逸尘时常相聚,一同探讨医术、朝政,也一同规划着未来的生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柳逸尘来到丞相府,向苏丞相提亲。
苏丞相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心中满是欢喜。他知道,柳逸尘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苏瑶跟着他,定会幸福。
“柳逸尘,我将瑶儿交给你,你可一定要好好待她。”苏丞相说道。
柳逸尘郑重地跪地:“丞相放心,我定会用一生守护苏瑶,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苏瑶在一旁,脸颊绯红,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不久之后,苏瑶和柳逸尘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当日,京城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前来祝贺。苏瑶身着凤冠霞帔,美得不可方物。柳逸尘牵着她的手,走过长长的红毯,步入了他们的新生活。
婚后的日子,平静而幸福。苏瑶依旧钻研医术,时常义诊,帮助那些贫苦百姓。柳逸尘则在朝堂上尽心尽力,为皇帝分忧。两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成为了京城中人人羡慕的一对夫妻。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的时候,一封来自江湖的神秘信件打破了这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