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人参就给她唬住了。
“吃了能长生不老那个?”
林玉瑶:“……”
“娘,你瞎说啥呢,这就一补品,你还是少看点儿电视吧。”
“我就这么一说,闺女啊,他送这么重的礼,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他都请婚假了,要是可以的话,这个月就把酒席办了吧。”
天老爷,还真是林平说的那样。
“这个月也太快了吧?怎么着也得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商量。他父母怎么样,人家对你满不满意,这亲到底能不能成,我们都还不知道呢。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可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你们自己怎么能决定呢?”
叶莲根本没法接受现在宣传的,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这套观念。
自由恋爱她觉得可以,但婚姻大事也自由,她觉得不可以。
林玉瑶想了想说:“我们打算在南城结婚,但是双方家长都不在南城。所以我们打算把你们都接到南城去,找个酒店,咱们坐下来慢慢谈。”
叶莲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说:“你找对象,照说应该他家带着媒人长辈过来提亲,咱们也要去他们家一次,得帮你看看家。
可在咱们家附近就罢了,偏生你找了了这么远的。你们俩还都是离开家庭去另一个城市生活,那跑来跑去的确实不方便。
当然,这样也好,不跟公婆住一起还少些矛盾,往后日子就你们自己过,要不要去看家也就无所谓了。
正好农忙结束了,我跟你爹得空,回头跟你们去一趟南城,好好谈谈这亲事。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个月结婚太赶了些,先谈下来,明年再结吧。”
“他明年可能没时间结婚。”
叶莲:“为什么没时间啊?”
“明年他们任务比较多,领导特地交代了,明年不给任何人请假。”
“那后年呢?”
林玉瑶其实知道他们会做什么机密任务,对华国来说非常重要,并且能成功。
但现在属于机密,她不能说。
所以只能用傅怀义那说词道:“没有人能保证明年一定能做出来,非常复杂的任务。如果做不出来,后年继续,后年再做不出来……”
“后后年接着做?”叶莲接过话去。
林玉瑶点点头。
叶莲道:“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女娃的青春短,可等不起的。”
在他们老家农村这边,这个年代的年轻人结婚都很早,女孩子超过二十四不结婚就成了别人口中的老姑娘,男孩子超过二十六不结婚,就要被人喊光棍。
叶莲一听怕不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结婚,就挺急的。
林玉瑶说:“所以我们打算上半年把婚结了。”
叶莲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点头,“行吧,回头两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要是没啥大问题就把这婚定下来,顺便把酒席办了。”
特事特办,她也算为了闺女退让一步。
“叶莲,叶莲在家没有?”
一听声音,叶莲催促着林玉瑶,“快,把吃的拿屋里去。”
林玉瑶:“娘,这是干啥呀?人家肯定要来讨把糖吃的。”
“哎呀,这个不给他们吃,这是小傅孝敬我的,我留着自己。放心吧,我早有准备。”
叶莲一边应着,一边又着急忙慌的将吃的都塞给林玉瑶,让她拿到屋里。
林玉瑶刚进屋里去,过来串门的邻居就进来了。
毕竟林玉瑶带对象回来的事传开了,现在各家刚吃过午饭过,左邻右舍的邻居肯定是要过来串门,主要是来看看林玉瑶带回来的对象长啥样。
“哎,咋就你自已呢?你家玉瑶和她对象呢?”
正说着林玉瑶就出来了。
“婶儿,我在这儿呢。”
“哎呀,玉瑶。”那婶子从头到尾打量林玉瑶半晌,啧啧道:“漂亮,瞧瞧这闺女,又长漂亮了。”
林玉瑶羞涩一笑,“谢谢婶子。”
叶莲笑着招呼她赶紧坐下,自己则是去把早准备好的瓜子花生和糖果拿出来,装了满满的一大盘子。
“来,吃糖,这个甜。”
“哟,你还这么客气呢。”
她拿了一颗剥开糖纸,塞进嘴里,连连说这糖果甜。
“对了,玉瑶对象呢?咋没瞧见呢?”
“跟大为出去买东西了,你先坐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了。”
“好。”
正说话间,又有人上门。
都是些村里的媳妇们,平时跟叶莲关系好的。
不一会儿屋里就坐了五六个来看他们家女婿的人。
叶莲热情的招呼她们,请他们吃糖果花生瓜子,聊得很是开心。
正说着,屋外传来声响,是林大为和傅怀义买水泥回来了。
叶莲忙起身道:“是大为回来。”
两人拉了三包水泥回来,那车也是真能拉,三包水泥三百斤,一点儿事没有。
眼见着傅怀义要和林大为一起卸货,叶莲上前道:“小傅,你进屋去吧,我来抬。”
“没事儿,我能扛。”
“哎呀,你衣裳干净的,别一会儿给弄脏了。”
林大为推开叶莲说:“你也别来沾手,我来就行了,这东西沾皮肤上还痒。”
说完林大为就扛着一包水泥往后院走。
叶莲见长也扛了一包。
傅怀义惊讶不已,他记得这水泥是一百斤的,老丈人轻松扛起一百斤就罢了,怎么丈母娘也能轻松扛起?
莫非那老板秤有问题?
剩下一包他扛,可他试了试,那确实不轻,绝对有一百斤。
最后,是三个人一人扛着一包水泥去了后院。
叶莲是长久在乡下干活,当年挣工分的年代过来的人,力气不是城里人能比的。
一百斤,她扛得毫不含糊。
……
大伙儿终于见到了林玉瑶的新对象。
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依旧有人认出了他。
“哎,我好像见过你啊。”
咳咳!
傅怀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你就是那个……”想了一会儿想起来,“你去年来过吧,在陆家,好像说是陆江庭的朋友,上他们家准备喝喜酒的,是不是?”
经她一提醒,众人恍然大悟。
“对,就是他。”又一人指着傅怀义说:“当时来了两个外地年轻人,你就是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