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后堂,侍从奉上热茶与糕点,恭敬地退下,房间内只剩下郭靖、杨康、华筝与忽必烈四人。
郭靖端起茶盏,神色复杂,望着华筝的目光带着些许愧疚与感慨。他缓缓放下茶盏,声音低沉而平稳地开口:
“华筝,这么多年,你……还好吗?”
华筝轻轻一笑,眼底波澜不惊,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草原的风吹久了,人也就习惯了。”她语气淡然,仿佛诉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情。
郭靖的手指微微一紧,似是下定决心一般,缓缓地讲述起当年在蒙古草原上的往事。
从他小时候在草原上被成吉思汗收养,到与托雷结为兄弟,再到他与华筝的婚约……他一字一句,平静地讲述着过往,却不时有一丝愧疚浮现。
说到二人的婚事,郭靖略显迟疑,目光看向桌面,缓缓说道:
“华筝,我当年答应娶你,可是……我的心意,你恐怕也早已明白。我……喜欢的是蓉儿。”他说得很直白,没有丝毫遮掩,目光诚恳,却带着几分不忍。
“我曾想去找你,但……”郭靖的声音略微低沉,拳头微微收紧,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痛苦,“我……终究没有踏出那一步。”
他抬头望向华筝,语气沉重:“我知道你在草原上可能会遇到危险,可是我没有回去找你……这件事,一直是我心头的愧疚。”
“对不起。”
后堂一片沉静。
茶水的热气在空气中袅袅升腾,模糊了彼此的目光。
华筝轻轻一叹,抬眸望向郭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没有怨恨,反而透着一丝释然。
她缓缓说道:“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
这话语平静如湖面,却又如草原的风一般,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郭靖的神色微微松了些,他一直担心华筝会怨恨自己,甚至不愿意再见他,如今听到她的回答,心里反而有些复杂。
而坐在一旁的忽必烈,这时却微微一笑,似乎对这场对话十分受用。他看着郭靖,缓缓说道:
“郭叔父,我姑姑这些年,虽然留在草原,但她一直都很坚强,今日能与你相见,解开心结,实在是好事。”
他的语气平稳,然而杨康坐在一旁,却敏锐地察觉到忽必烈的神色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欣慰和……莫名的轻松?
杨康眉头微皱,目光扫过华筝与忽必烈二人,心底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并非单纯的姑侄之情。
华筝面对郭靖时,那种释然与平静,并不像是一个旧情人对往昔的告别,反而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忽必烈面对郭靖与华筝的谈话时,表情竟带着几分欣慰,甚至是……庆幸?
杨康虽未开口,但心中已经隐隐觉得,这二人之间,似乎藏着某些未曾言明的秘密。
郭靖却没有察觉到异样,他的目光仍旧落在华筝身上,像是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的重担,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华筝,不论如何,我始终把你当妹妹,你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华筝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端起茶盏,浅浅饮了一口,似乎在掩盖眼中的微光。
忽必烈端起茶杯,眼神炯炯,朗声道:“今日,能与郭叔父重逢,实属幸事。这一杯,以茶代酒,敬往事一场,也敬来日再无隔阂,如何?”
郭靖微微一怔,望着忽必烈,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与托雷驰骋大漠、并肩作战的画面。他嘴角微微上扬,随即举起茶杯,与忽必烈轻轻一碰,茶水微微荡漾,映着两人的影子。
“好,不亏是托雷的儿子。”郭靖打量着忽必烈,眼底透着一丝感慨,“你果然长得与你父亲一模一样,连那股英气都如出一辙。”
放下茶杯,郭靖轻轻叹息,话音中带着一丝欣慰:“早就听蓉儿和穆姑娘说过了,四王爷如今带着部落归顺大宋,并在卫城建立据点。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令人佩服。”
忽必烈闻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眼中却透着几分深思,他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叔父谬赞了,若非杨过兄鼎力相助,我如何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条生路?我自知,蒙古草原已无前途,与其随风飘零,不如自寻活路。这一切,还是得感谢杨兄的指点。”
忽必烈言语诚恳,毫无半点虚伪。
杨康端起茶杯,轻轻晃动,茶汤泛起层层涟漪,目光沉稳,神色间透着一抹深思。他缓缓说道:“四王爷如今已归顺大宋,此事仍不宜大肆张扬。南宋朝廷亦未曾公开此事,蒙古那边恐怕还以为四王爷和其部落早已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扫过忽必烈,语气郑重:“这步棋,是我们的绝杀和后手,绝不可轻易暴露。时机未到,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蒙古察觉端倪,届时,我们恐怕就难以利用这步暗棋来掌控局势。”
杨康的话音一落,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众人都深知其言之有理。忽必烈闻言,眉头微挑,随即朗声一笑,举起茶杯,目光带着一丝赞许:“杨叔叔如此看重我,实在令我惶恐。”他轻轻一饮,放下茶杯,语气坦然,“杨叔叔如今贵为大宋王爷,百姓皆称颂您的仁政,蒙古部族虽曾是草原的王者,但如今也需在这乱世中谋一席之地。往后,还望杨叔叔与郭叔父多多照拂。”
杨康轻笑,抬手与忽必烈再度轻轻一碰茶杯,目光中隐隐透着些许欣慰。“四王爷胸怀大志,未来定能有所作为。”
郭靖这时也缓缓点头,声音沉稳有力:“不错,既然你我能在今日相认,便是一场难得的缘分。未来,无论是战场还是朝堂,只要四王爷愿意效忠大宋,我郭靖定不会让你们这支部族寒心。”
忽必烈闻言,心中顿时涌上一股豪情,脸上的笑意更深,端起茶杯,郑重地向两位长辈敬了一杯。这场茶宴,似乎在悄然间,为未来战局埋下了一颗不可忽视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