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闻言,大喜过望。
他欣然拉起祝大小姐的素手,笑盈盈的满口答应:“你说,我无不依你。”
祝淮阴玉颊泛起一丝红晕,低声道:“这可是你说的,那我要光明正大的从午门进宫。”
“什么?”吴天语调微微颤抖。
有些规矩他倒是也懂,午门乃是皇宫正门,又被称之为“国门”,不能随意进出。
门前有两座小屋,是大内侍卫值守的班房。左右各有阙门,分别通往太庙和社稷坛。
太庙是皇族宗庙,用于祭祀祖先和功臣的地方。
社稷坛则是祈祷神明庇佑,保五谷丰登、江山太平之所。
这两个地方,在华夏是何等的神圣。每逢国朝重大活动,方可开启午门,由此进出。
从午门两侧通庑房,为六部九科的朝房。东庑房设有吏科、户科和礼科公署;西庑房设有中书科、兵科、刑科和工科公署等。国政所在,重中之重。
其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大门。往日里,唯有皇帝一人可以行走正门,满朝文武在正式场合也可从午门的左右偏门进出。宫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乃是历朝历代不变的规矩。
事实上皇帝可能很多年也不出宫一趟,像吴天这种喜欢满世界乱窜的街溜子,古今罕有。故而正门其实一年到头开不了几回。
上述说的都是男子,如若是女子,那么天下之间,唯有皇后一人有此殊荣了。
帝后大婚,需要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香等,一系列流程。短短数十字,道不尽其中的繁琐和慎重。
如此隆重的礼节,举国之力,天下大庆,迎皇后凤舆进宫之日,方可大开午门,自此母仪天下,受万民供奉。
眼下祝淮阴之言,让吴天一阵头大,进退两难。他个人是不怎么在意繁文缛节,可架不住这天下人在乎。
钱霜央在东吴迁都金陵,吴家入主皇宫之时,曾怀抱幼子吴承义走过一趟午门。说白了,那是沾了孩子的光。此外,东吴并没有第二个女人有此荣耀。
祝大小姐眼见吴天仿若石化一般,久久不语。遂负气从他手中抽出柔荑,眼眶微红,扭过身去背对着他,哽咽道:“你走吧。”
吴天想解释一二,却又说不出口。他知道自己如果一走了之,那和祝淮阴这一世缘分便真的尽了。
遂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气,再次抓着祝大小姐的玉手,大步流星向着门外走去。
二人来到得意山庄大门口,吴天牵过侍卫手中一匹白马良驹,当先翻身上马,随后探出右手,邀请祝淮阴共乘一骑。
祝大小姐嫣然一笑,飞身上马,坐于吴天身前,轻轻靠在其怀中。
吴天搂着淮阴纤腰,双腿一磕马肚子,扭转缰绳,大喊了一声“驾”。良驹快如离弦之箭,向着皇宫狂奔而去。
一众侍卫不明所以,匆忙跟在身后。
片刻以后,二人行至午门跟前,守卫将军打老远便见有人骑马闯关,立即高呼戒备。兵卒们刀出鞘,弓拉弦。
待得值守将军看清是吴天和祝淮阴以后,急忙上前请安:“末将见过太上皇,呦,祝大人回来了,这是……”
吴天没有废话,大喝一声:“打开午门。”
“是,速速打开宫门,恭迎太上皇回宫。”
吴天正要趋马前行,没曾想小将拦住去路,躬身劝诫:“太上皇,末将多嘴。午门不能骑马冲撞,于礼不合啊!
您可以随意进出,不过……烦请祝大人下马,从偏门进宫。”
吴天横眉冷目,斩钉截铁的朗声而言:“所有人统统让开。”
“太上皇……”
值守将军好言相劝,虽见吴天即将暴怒,依旧领着大内侍卫跪地请罪,毫不退让。
吴天调转缰绳,用力拍打马屁股,白马从侍卫头顶一跃而过,向着午门口策马狂奔。
时逢大朝会刚散朝,文武百官站在大门口伸着脖子张望,闻听太上皇领着祝淮阴硬闯宫门。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
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之人,见白马飞纵,越过卫兵头顶,跟着连声叫好,鼓掌喝彩。
许多上了岁数的老大人,指着二人跺着脚的骂街:“妖女啊,江湖草莽出身,便是不识礼数。将礼法至于何处啊?
午门岂是一个妇道人家能随便走的?即便是真的贵妃娘娘,也没那个命啊!纲纪废弛、礼坏乐崩!”说着话,痛心疾首的捶打着胸口。
转瞬之间,二人驾马来到正门口,眼看要入宫之际,祝淮阴突然用力一勒马缰绳,双腿夹住胯下马匹双肋,白马吃痛之下,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声,堪堪停了下来。
祝大小姐值此紧要关头悬崖勒马,吴天大为不解,出言询问:“怎么了?”
祝淮阴摇了摇头:“没怎么,够了,足够了。下马。”
“你又反悔了?想跑?”
“都从了你,这时候再跑,你太上皇的面子往哪搁?心里有我便足够了,这午门不走也罢。免得回了后宫,你没法向小娇妻们交代。”
说着话,一按马背,当先跳了下来。
吴天闻言,心底长舒一口气,面子上却是不敢流露出分毫喜色,急忙随着翻身下马。
祝大小姐抚摸着马头,笑靥如花:“好马,虽不及乌云驹,但也差不远矣。你早前说还我一匹马,我便要这一匹吧!”
“这是御马监给我挑选的坐骑,你要是喜欢,归你了。”
“一言为定。”
二人牵着白马,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从偏门进了皇宫。
祝淮阴闲庭散步,左瞧瞧右看看,叹道:“太大了,我不喜欢。深宫内院,让人心里没着没落的。”
“我也不喜欢,可是没办法。”
“我住哪啊?”
“慈宁宫西侧有一座寿康宫,央央老早给你预备好了,家具仆人一样不缺。”
“领我去看看吧。”
“嗯。”
二人来到寿康宫外,一众宫女跪地高呼:“恭迎娘娘回宫。”
祝淮阴望着匾额,转而冲着吴天,言道:“寿康二字,我压不住。改为镇淮可好?”
“江湖喝号,还是不要带进宫了吧?”
“你嫌弃我的出身?”
“哪能啊,听你的,改还不成吗?”
祝淮阴正式入主镇淮宫,吴天笑道:“我多日不曾回来,想先去探望孩子。”
“嗯,你自去吧,我明日再去给霜央请安。”
“好。”
吴天走到门口,耳听祝大小姐在身后嘱咐:“当家的,晚上将斩骨刀给我送来。”
“成。”吴天笑着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