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说会死很多人,都没有直接问办法,而是将目光再次落在宣德帝身上。
沈浩说话很少有夸大其词。
既然沈浩说需要冒险,还会死很多人,那真的就会死很多人。
这样的主意要不要听,那还要陛下做主。
李清瑶想开口阻止。
因为沈浩说需要他自己去冒险,那是会死很多人的冒险,那沈浩岂不是也有生命危险?
明明那么多武将可以去冒险,为什么非要让他的未婚夫这么一个工部的官员去冒险,此刻的李清瑶。并不想沈浩去。
哪怕这一切都是为了大京皇朝,李清瑶也不想沈浩出事。
但,沈浩余光注意到了李清瑶超前走了半步,立刻用眼神制止了李清瑶不要说话。
宣德帝将女婿和女儿的表现都看在眼里,犹豫片刻道:“浩儿,你说吧。”
沈浩再次深呼吸:“看来这次我真要当一次妖魔了。”
旋即,沈浩将自己的计划讲出来。
只是沈浩讲完后,郑国公疑惑问:“沈浩,你说只要守住临京县,后面都交给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说你能将长乐王在临京县的大军灭掉至少八成,到底是什么办法?”
沈浩语气低沉:“郑国公你就别问了,如果长乐王投降也就罢了,如果不投降那这份杀孽估计要我来背了。”
荣亲王也是微微蹙眉问:“有把握么?”
沈浩认真点头,表示有把握。
此刻的宣德帝似乎想到了什么,问:“浩儿,你想的是用你曾经提到过的最后的方法!”
说到这里宣德帝的语气都急促一些,旋即他又道:“浩儿,你可知道,即便你不用最后的办法,我们召回一万多人死守京师,很大几率能守住京师五天。”
沈浩却叹口气。
“至少这么做,能百分百奠定胜局。临京县的百姓也不用被逼迫来当人肉盾牌。”沈浩解释说:“若非长乐王有可能用百姓作为人肉盾牌,我也不想这么做。”
“那可都是大京的百姓,凭什么因为长乐王的一己私欲就要让大金的百姓去死。”
“与其说都要死那么多人,不如让长乐王的士兵去死。”
对于沈浩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办法,他就只能拼死守城。哪怕百姓被威胁当肉盾,他也只能放箭死守城池。毕竟这不是游戏,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可现在有这个办法,沈浩觉得有必要拿出来一用,至少能保住无辜的百姓。
宣德帝陷入沉思。
关于最后的办法沈浩曾经跟他说过一些。
原本宣德帝觉得此次使用不上最后的办法,又没有多询问沈浩这个办法的细节。
只是眼下情况的确不乐观。
长乐王手里多出的一万人马,的确很难处理。
而且沈浩的最后方法并不是己方死很多人,而是让敌人死伤惨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做了。
“浩儿,你这个计划,都需要什么?”宣德帝开口再问,但他语气里却带着一抹惋惜:“可惜了,又要我大京的好儿郎因为长乐王的反叛而牺牲。”
同样,他这么问沈浩也代表着他同意沈浩的计划。
“两架床弩,三十支弩箭,剩下的我去工部取。”沈浩道:“还有,需要人和我一起去,优先劝降,若是对方不投降,再用最后的计划。”
李峰当仁不让道:“我去带兵守城,而且我去劝降也最合适。”
荣亲王却道:“峰儿,你和沈浩去守城,去做后面的计划,我去劝降!”
“大哥,你……”宣德帝眸子里流露出不忍心。
“陛下,您什么都别说,让我去便是。”荣亲王语气决绝。
宣德帝深出口气道:“那就劳烦大哥了。”
不久后。
荣亲王、沈浩、李峰还有一些暗中保护的护卫,便通过一条暗道离开京师。
沈浩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皇家一直藏着一条能离开京师的通道。原本他都以为要带着三千人杀出去,现在看来不用了。
可是……沈浩转念一想。
难怪岳父敢设局让长乐王暴露他的狼子野心。
甚至岳父都不着急地离开京师,坚守京师,原来岳父随时都能离开京师。
就这一条地下通道,以大京目前的开隧道技术。至少要挖五年才能有现在的规模。甚至挖掘的时间可能更长。
沈浩都怀疑,多半是自己岳父看出长乐王有反叛之心的时候,便提前提前挖出隧道。
恐怕那个时候长乐王都还没来得及组织兵力。
这岂不是说,从一开始,长乐王就败了。
只要长乐王忍不住叛乱,却还不能杀死大京皇帝,那他的造反将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让长乐王占领了京师,他的岳父只需振臂高呼,便能以平反的理由调动三军,发兵京师,镇压叛乱。
沈浩再一次感受到自家岳父的心思深沉。
既然有逃走的隧道,沈浩觉得他的岳父完全可以先逃走,等到南方的支援到来之后再抓捕长乐王便可。
那样一来,京师没有守卫,即便百姓当肉盾,也不会出现伤亡。
若是担心新式武器落入敌人手里,沈浩完全可以将新式武器全都拆开隐藏便是。
可偏偏岳父就同意了他最后的计划。
他自己之所以要提出最后计划,是不想看到临京县的百姓受苦。
对沈浩来说,长乐王再怎么造反,沈浩觉得都正常,毕竟古代的王朝兴衰造反太常见了。
但大伯和岳父都说,长乐王大概率会用百姓当肉盾来抵挡他的新武器。
所以沈浩要杜绝这个现象的发生,哪怕百姓被当肉盾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也不行。
这是他要用最后计划的理由。
可岳父同意最后计划的理由会是什么?毕竟岳父可是有一条能逃生的秘密通道,完全没必要去用最后的计划。
是排除异己么……
那些士兵,是跟着长乐王一起造反的士兵,即便对方战败投降,岳父以后都不会再用这些士兵。
但这些士兵的数量太多了,让岳父不杀这些忠心于长乐王的士兵那是不可能的,可又不能明面上进行屠杀。
因此,这批人绝对是隐患,所以,不如……趁着对方没有没有投降之前除掉……
沈浩觉得脑子有些痒,不自觉地挠挠头。
还别说,他觉得这大概率是真相。
可即便他猜出可能的真相,他依然不会手下留情。
一来是为了百姓的安全,二来他可不想自家媳妇遇到危险。
万一这些士兵没死,却死忠于长乐王,来一手卧薪尝胆。暗中再将他这个破坏长乐王计划的人当做眼中钉怎么办。
多半会连累他的好媳妇。
毕竟人有过一次反叛,那就会有第二次反叛。一时间沈浩竟然还觉得自己岳父做得对。
很快。
等几人穿过通道,迅速朝着临京县方向赶路,而且他们要快。
按照李峰的判断。
长乐王所带领的四千士兵一定是前往临京县,一来是为了抓捕临京县的百姓,二来还能在临京县获得补给。
毕竟长乐王为了能让队伍快速行军杀到京师,并没有带太多补给,所以补给对长乐王来说也很重要。
因此,无论什么原因,临京县将会是长乐王必争之地。
一旦等长乐王带着四千士兵和他的另外一万五千士兵会合,长乐王在临京县就会有一万九千士兵。
那他们一方的一万士兵可就麻烦了。
毕竟他走之前下的命令是死守临京县。
可战局瞬息万变,谁也没想到会发展到眼下这个地步。
现在李峰就担心长乐王先他一步前往临京县。
到那时候,长乐王散播一些京师沦陷,李峰战死的消息,再给京师的一万大军劝降了。
所以李峰在最开始提出要带人回京支援的时候,就想着动作必须要快,也是以防长乐王去劝降。
因此,他身为主将,就必须要尽快露面,才能打破任何谣言。
按照他的计算,应该还来得及。
长乐王带着四千人行军,可没有他们几个人快马加鞭来的灵巧,毕竟那四千人还都是步兵,又经过一场大战,很是疲惫,行军不会那么快。
可他想什么来什么。
李峰也没想到,长乐王会先一步让传令兵快马前往临京县。
并且,关于京师沦陷的谣言,又有一万五千敌军的呐喊传播,消息立刻传进坚守临京县的一万大军中。
长乐王的二儿子李沐更是亲自驾马来到阵前骄傲喊出声:“我父皇已经攻下京师,夺得皇位,很快支援我方的大军便会到来,但本皇子惜才,不忍心看你们白白送死,你们若现在投降,归顺新皇,本皇子可饶你们不死。”
“不过……”
李沐话锋一转,声音变得阴冷道:“若是你们执迷不悟,等到我方援军到来,必定让你们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