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月瑶微微扬起了雪白修长的脖子,望向高了自己将近一个头的男子。
宋宴清今日穿了一身玄色常服,上面的暗绣十分的精致,一掌宽的腰带勒出男子 精瘦的腰身,这是南月瑶前段时间让七星楼的绣娘做的。
他的腰间挂着一枚玉佩,墨蓝色的穗子,随着阵阵微风晃动,上面正是临安公主府的纹样。
三千青丝半披半扎,显得整个人清润无比,脸上扣着一张银色的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南月瑶伸出白皙纤长的柔荑,衣袖顺势滑落到手肘处,露出了一只水头很好的玉镯。
南月瑶缓缓将宋宴清脸上的面具摘了下来,露出了温文尔雅的面庞,眉眼英俊,棱角分明。
宋宴清也顺势将双手扶在了南月瑶的腰间,隔着衣料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两人离得很近,还能嗅到对方身上特别的香味。
宋宴清微微低头,在南月瑶的额间印下一吻,如此的小心翼翼,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罕见的珍宝。
南月瑶闭上了双眼,长长的睫毛如同蝴蝶翅膀一般在她的眼下投下了一片阴影。
两人享受着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一刻,这个世界仿佛空无一人,只剩下了彼此,感受着对方的心跳,感受着片刻的温存。
半晌后,两人分开,望着对方的脸,看见彼此眼中自己的身影。
“等我回来。”
南月瑶微微勾唇浅笑,在夕阳的光影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下一刻就要离开了。
看着这一幕,宋宴清的手上微微用力,南月瑶也仿佛感觉到了面前男子的不安,向前一步,环上男子精瘦的腰身,将脸贴在了宋宴清的胸膛上。
“宴清,一切都会结束的。”
宋宴清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伸出双手,回抱住南月瑶,嗓音清润。
“好,我等你回家。”
微风吹过,两人的衣角随风翻飞,勾勾缠缠,仿佛在诉说着这对恋人的依依不舍,树下的曼陀罗风铃随风摇曳,流光溢彩。
南月瑶乘着马车缓缓驶入了冰冷的宫墙,面色冷峻,南月瑶进宫后乘坐轿辇,来到了寿康宫。
“皇祖母。”南月瑶刚刚进入殿内就看见太后在窗旁站着,亲自修剪花枝。
听到声音,太后回过头来,看见了南月瑶清丽的身影,唇角勾起,放下了剪刀。
“安儿来了,快些坐吧。”
太后缓缓转身,南月瑶也迈步过来,祖孙二人在窗旁的圆桌旁坐下。
南月瑶清丽的目光望向了窗台上放着的几盆奇珍异草,唇角微勾。
“皇祖母亲自照料这几盆花草,个个儿长势都极好呢。”
闻言,太后也微微点头,十分的满意自己的杰作。
“这些啊,都是上次宇文邕他们来,带给哀家的,到现在了,还是和六月的时候一个样儿。”
南月瑶笑意更深,“皇祖母精心照料,它们怎敢不好好长?”
太后闻言,伸出苍老的手,刮了一下南月瑶的鼻尖,不同意道。
“你啊!就会逗哀家开心,那花草难不成跟人一样会阿谀奉承?”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语气里未见一丝一毫的责怪。
祖孙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南月瑶说自己许久未见晋阳王了,想亲自请他过来用膳。
太后也同意了,只是天色渐晚,太后便派了几个人给南月瑶掌灯,以免看不清路给摔了。
在御花园,南月瑶还碰上了苗珠月,但是两人现在仍旧要装作互不相识的样子。
南月瑶表现得十分冷淡,甚至是有些不耐烦。
“大晚上的逛御花园,柔妃娘娘还真是好兴致。”
面对南月瑶不太友善的语气,苗珠月也是面带微笑,一副十分柔和的模样,至少在外人面前看来是这样的。
“今日皇上不在,本宫闲来无事,故而夜游御花园罢了,希望没吓到殿下。”
南月瑶微微仰起脖子,唇角微勾,看起来有些刁难人的模样。
“这两日中元节,百鬼夜行,可是安生不得,柔妃娘娘最好还是闭门不出的好,免得遇到了什么不干净的玩意儿。”
苗珠月微微低头,仍旧是一副谦和的模样。
“多谢殿下关心,本宫记下了。”
南月瑶闻言,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苗珠月眼神微微望向后方,然后才回正过来。
看南月瑶走远了,苗珠月身旁的宫女上前来替她打抱不平。
“临安公主这也太欺负人了,竟是连御花园也不让逛吗?”
“住口,临安公主说什么、做什么,岂是你能置喙的?”
苗珠月厉声喝止身旁婢女的话,她瞬间感到十分的委屈。
“在皇宫中这么多年了,别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回去之后将殿门关上,谢绝外客,等皇上回来再说。”
那宫女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苗珠月严厉的神色,瞬间就噤声了,低下了头,委委屈屈道。
“是。”
苗珠月知道,南月瑶这是在提醒自己,这两日宫里面不安生,不要出门才会安全无虞。
等两队人马都走了之后,那些值夜的宫女太监才聚在一起小声讨论。
左不过就是说,南月瑶对苗珠月的态度不好是因为什么罢了。
南月瑶带着众人来到了乾清宫门外,找到了晋阳王。
“皇兄。”
晋阳王看见自家清丽可人的妹妹,露出了微笑。
“安儿,你怎么来了?”
南月瑶俏皮的回道,“自然是许久未见皇兄了,想的紧,所以来喽。”
虽然知道南月瑶并不是这样的想法,但他仍旧被哄得十分高兴。
“行了,别逗我开心了,到底为了什么?”
南月瑶将面上的笑容收起,从怀中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晋阳王。
晋阳王接过后,仔细看了上面的内容,眉头蹙起。
“看来这个中元节真的成了百鬼夜行了。”
南月瑶面色凝重,对此她也十分的同意。
“皇陵那边有太子皇兄和五皇兄,而且我也派了人过去,应该是由庆王亲自领兵,总之人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