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都忘了自己这个徒弟满15岁就要离开的事,现在云家来人准备接她回去,她才想起后天就是温月15岁的生日,而之后她就要离开太清观了。
不管温月是不是她徒弟,她都没办法留下她。青霞只能叫来温月,说要在她回家之前传授她这些符咒的用法。
原来天火符、天雷符和降雨符并没有小说里那么神异,一烧符纸就能降雨,是有一定激发条件的。
比如下雨的时候,天火符就很难激发,这时候用天雷符更好。而降雨符也是要看天气的,就像诸葛亮借东风,他不能随时随地的借,要算好时间,有东风的时候才能借。
温月听懂了,如果天上万里无云,空气湿度也很低,那么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求雨还要会算天时或者会看天象。
今日没有太阳,算是多云的天气,倒是适合求雨,青霞便用降雨符给温月小范围演示了一下。
她选定山腰的一片菜地,站在中心,两指捏符,口中念念有词,突然感应到什么似的把符纸往天上一扔,那符纸就像炮仗一样冲天而去,几息之后,天上的云层就开始聚集,约一刻钟后,居然就下雪了!
范围很小,估计也就一亩多地左右,呈一个以青霞为圆心的不规则圆形。这景象实在有些梦幻,飘飘扬扬的雪花缓缓落下,落在温月的发顶、双肩、手上,又瞬间化为冰凉的水珠。
雪一直没停,温月好奇的问青霞会下多久?
青霞沉吟:“这也要看天气。云多的话可能会一直下,少的话只一刻钟也有可能。”她又抬头观察了一会,“这个天象,应该能下一个多时辰吧。”
说完又拿出一张降雨符,让温月到旁边去尝试激发。
温月学着师父的样子,直到第三次才终于把符纸射入空中,可惜一直没有雪降下。
青霞叹息:“确实没那么快,你第一次就能把符纸激发上天空就很不错了。我当初也是用了一个月才求雨成功,你明天可以再来试试。风灵啊,后天就要走了,回去后也不要懈怠,有机会就多画符,也练习激发,天雷符和天火符也是一样,唉,时间太短了。还有,记住你答应师父的话。”
温月双目湛湛,重重的点头,头上的发髻都跟着颤了颤:“师父,我会的。”
可惜第二天晴空万里,温月并没有机会再练习。
云母和大哥带着仆人给她办了庆生宴,观里的姑姑和小道姑们难得的吃了一顿大餐,气氛十分热闹。除了风音的其他人也没太难过,只叫她有空多回来玩。
温月收拾行李,把自己的几本杂书和摆设小物件都留给了风音,答应她有空就会回来看她,还会给她寄有趣的礼物,才安抚好了她,又和师父告别,跟着家人回了云家。
山下早已有十几辆马车在等他们,温月和卫氏一车,大哥则骑着一匹马跟在车边。温月看着马儿蠢蠢欲动,她好久没骑马,也好怀念。
云家真的好大。这是温月的第一个认知。
她5岁时离家,当时太小,根本没有意识到云家有多大,刚刚大哥说进入云家范围后,马车就拐上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主道,比刚才的所谓官道更气派,两侧是高大整齐的行道树,更远处才是望不到边的农田,据说全是云家的地,那些农人也都是云家的佃户。
马车又跑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云家大院的轮廓。说是大院,温月觉得已经算是庄园了,现代看的三大庄园那种规模。多少个院子数不清楚,主屋还是三层楼高的。
云母和大哥带着她从大门进去,下人们齐齐躬身行礼。云母没管他们,一边走一边介绍几个主要院子,其他院子都是些旁支下人们住的,原来原主记忆中的一家人只是她爹这一房,其他房完全记不清,人也认不全。
她住的院子靠近主屋,就在大哥院子旁边,里面的家具居然还是比较现代的西洋风格,据说是上个月才去城里买的,现在城里流行这个。
温月也挺满意的,她能感觉到家里对她的重视,虽然今天还没见到云父,但云母说是她爹去毫城处理事情了,要晚上才回来。
洗漱一番,云母就让她休息一会。晚宴时温月换上了云母给她准备的一套前朝的衣裙,一套杏红暗花绸绣牡丹蝴蝶纹阑干裙,显得俏丽又灵动。
家里人也都还穿着前朝的服饰,因为前朝结束不久,大户人家总觉得这才是正装。只是男人们都已经剪了短发,看着有些不伦不类的。
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是正式回归了。
她大哥今年刚刚成婚,嫂子陈氏也是毫城的大户人家女儿,言行一板一眼,对她很客气。一个庶姐今年16岁,正在相看人家,庶弟才10岁,还在毫城读书,两人在席间都没怎么说话,温月也不知道性子如何,两个姨娘倒是没见着。
云父穿一身蓝色绸缎长衫,性格还算爽朗,饭桌上大家也是偶尔交谈,不算沉闷,温月觉得还行。
云家很大,不止有数千顷的农田,在毫城以及北西省的其他城市也有不少铺子,都是跟农作物相关的。粮铺销售自家产的粮,油铺和榨油坊都是用自家的作物榨油,菜籽油、麻油、豆油都有,还因为有不少地种了棉花,近年来又兴起做纺织业,云父便也跟随潮流开了不少纺纱厂子。
云家在毫城也有几处宅子,只是云家大院作为祖屋,坐拥千顷良田,又邻近毫城,就成为了嫡支和主要旁支居住的地方,其他地方只是家里去处理生意时偶尔居住几日的别院。
接下来的日子,云母就不停的给她置办各种衣衫,有前朝的宽袍大袖交襟衣裙,也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改良款旗袍和毛呢大衣,还去城里买了不少洋装,然后偶尔带着她参加一两个宴会,算是让大家都知道了云家这个女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