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太拿着手上的断亲文书,心里松了一口气。
送走了村长几人,李二柱一家看都没看李家众人。
李老太太不屑的撇撇嘴。
哼,等我儿高中,有你们后悔的!
没了李家老房一家拖累,聂桑榆一家过的很是舒心。
李二柱还在养伤,聂桑榆在镇上买了石墨,准备做豆腐。
她早就观察好市场,会做豆腐的在村里没有,镇上有一家,生意很好,但是做出来的豆腐品质一般,
起初于芸娘还有些迟疑,但是当聂桑榆真的做出来水嫩嫩的豆腐,于芸娘一下子对未来充满期待。
李二柱一家的动作瞒不了人,有人看笑话,有人同情。
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李二柱一家的积极性。
李二柱原本低落的心情也得到缓解,是啊,眼前母女四人才是他的家人!
三个月、李二柱已经能下地走行了,只是有些跛。
村里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老李家打了粮食,由光宗耀祖连个半大小子送来,
本来想嘲讽一下桑榆姐妹,可当看到李二柱一家的伙食,眼睛就挪不动了!
白嫩的豆腐拌的油光水滑,一盘小青菜颜色鲜亮,最可恶的是中间那盘红彤彤油汪汪的红烧肉。
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念弟分家后正式改名桑竹、插着腰,眼神揶揄:“送完了怎么还不走,还等着我们请你们吃饭么?”
李耀祖扭捏:“那也行,大不了我们帮你劝劝爷爷奶奶让你们回来,你知道的爷爷奶奶最疼我们了!”
李书禹人小鬼大:“不要,我们才不要回你们家去受罪,你们快走,我们不欢迎你们,我们已经断亲了就是两家人!”
晚上光宗耀祖二人添油加醋说完,
闻着时不时从隔壁传来的肉香味,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神色不明,
知道于芸娘和聂桑榆二人早出晚归卖豆腐,本来没当回事,
但是听到他们最看不上的一家生活越来越好心里如何都不舒服!
这是情绪直到李二柱一家赶着牛车达到顶峰!
要知道牛车村里只有两家有,一家是村长家,一家则是以赶牛车为生的李二叔一家。
李二柱本来想买驴子的,但是聂桑榆考虑到几个孩子的营养问题,就改了买头母牛。
春天可以耕种,平时可以拉磨,最重要还可以产牛奶!
从李家分的下等田,已经被聂桑榆放了草木灰沤地。
这是小时候听老人说的养地方法,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聂桑榆找到村长,告知想要批地重新盖房的想法后,
村长都是吓了一跳,豆腐生意这么好么?
聂桑榆选的地方大,给的钱也合适,村长自然没有不乐意,
心里不由感叹,老李家这是被鹰啄了眼,错把珍珠当鱼目了!
李二柱一家日后怕是了不得了!
桂花婶子更是幸灾乐祸,“能帮衬一下就多帮帮来弟,那孩子是个好的!”
村长不满道:“人家改名了叫桑榆,再说了,我这不是帮了么!”
桂花婶子满意了。
老李家则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