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拼音就是拼写汉字的一种符号,臣称之为汉语拼音!陛下请看。”
说着,包拯将提前准备好的汉语拼音表掏出来。
看着纸张上弯弯绕绕的东西,和算数数字大同小异,赵祯眉头紧锁。
“包卿,你说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能拼读咱们中原的文字?”
“是的陛下。”包拯斩钉截铁。
包拯随即从头到尾将声母、韵母和声调都说了一遍,又用“学而时习之”几个字,用汉语拼音拼读了一遍。
赵祯和百官均啧啧称奇。
其实古代对汉字也有注音,从古至今,古人都在常识尝试之中。
例如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譬况法、纽四声法。
而且古人早就明白什么是声母和韵母。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反切法。
它使用两个汉字来注音。
第一个字取声母,第二个字取韵母和声调。
关于注音的书籍也多不胜数,但无论哪一种注音方式,拼读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而包拯却将声调用一二三四声来标注。
更神奇的是,仅仅二十六个字母,只要掌握声母、韵母,以及四个声调,便能标注所有的读音,而且一目了然,比前任任何一本注音的书籍都要简单便捷。
“包卿,你的意思是,这二十三个声母和二十四个韵母便能拼读任何汉字。”
“是的陛下!”包拯笃定回应,作为一个穿越者,从小就学习汉语拼音,和汉语拼音打交道,能不确定么?
“那好,你再给朕拼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包拯不紧不慢,直接将这九个字的拼音直接写了下来。
xiu shen qi jia zhi guo ping tian xia……
并且都根据官话标注好声调。
嘶……
见包拯对自己创建的汉语拼音掌握得如此熟练,皇上和群臣均倒抽一口凉气,没有人再怀疑。
君臣之间,你看我,我看你,除了震惊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言语。
垂拱殿上反而陷入一阵寂静之中。
心中此时对包拯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天纵奇才!
良久,才见范仲淹开口:“包大人,也就是说,只要熟练掌握这二十六个符号,便能拼读所有汉字。”
“是的相爷!”
范仲淹本就技艺超群,仅凭包拯方才拼读了几遍之后,他基本上便已经记住了二十三个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他将汉语拼音拿在手里,仔细反复地琢磨实验。
一如包拯所言,无论什么汉字,似乎都怎能用汉语拼音来注音。
心中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久久不能平息下来。
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每一个人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音,就能知道所有汉字的读音。
这对初入学的人来说,乃是莫大的福音啊!
这无疑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妙,妙啊!”范仲淹道,“包大人发明词拼读符号,方是方便,只是看上去甚是别扭。”
包拯笑笑:“相爷刚刚接触,所以感到别扭,这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
范仲淹点点头:“说得也是!”
忽然面带玩味地道:“包大人身为宰辅,怎么会突然想着为文字注音,而且又是怎么想到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符号。”
包拯胡诌道:“不满相爷,包拯是在教孩子读书时候,颇感拼读之艰难,突有所感,遂开始专研汉字的声韵,从草书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终于创造了这些符号。”
百官均“哦”的一声,纷纷表示附和,突然间就适应了不少。
范仲淹道:“原来如此,看上去的确有草书的笔法,妙,妙,当真妙不可言。单凭此发明,包大人足以称得上文圣之名,彪炳史册了。”
“相爷过奖,文圣之名,包拯愧不敢当!”包拯含蓄一笑。
没想到他只是搬用了后世的东西,却让范仲淹给以如此高的评价。
包拯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将后现代的知识带到大宋,又会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
要是有一天大宋强大了,和西方开始接轨,他们看到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之后,又会是怎样一个场景,会不会觉得,他们可能也是炎黄子孙!
只听赵祯笑问道:“范卿以为包拯发明的拼音符号如何?”
范仲淹也笑着回应:“老臣以为极为便捷,有了汉语拼音,先贤们所作的韵律书籍皆可废矣!包大人造福苍生,功德无量!”
这无疑是范仲淹对包拯最大的认可。
赵祯笑道:“爱卿与朕所见相同,既然如此,礼部,即刻将汉语拼音颁布推行,天下所有官员,一个月内务必掌握汉语拼音。”
礼部官员正欲回应,包拯却再度打断道:“陛下,臣还有一项发明要启奏!待臣说完之后,陛下再做决定也不迟。”
“啊……”
“还有新的发明?”
“会是什么?”
对赵祯和百官来说,活字印刷、算数数字,汉语拼音已经够炸裂的了。
不敢相信,包拯竟然还有新的发明。
这倒地是什么妖孽。
赵祯迫不及待道:“还有何新奇发明,快快说来。”
群臣也全都竖着耳朵,目光齐刷刷地注视着包拯。
“臣要说的是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赵祯眉头紧锁,这对他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新词汇。
“陛下,标点符号便是句读之意。”
说着,包拯取出一篇文章,乃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只是他在上面添加了标点符号,呈递给皇上御览。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有句读之雏形,到宋朝,句读进一步完善。
但句读只是为了方便阅读,也已经开始使用顿号和句号,L号表示文章结束。
但句读不会出现在文章之中。
所以,赵祯才一看到包拯标注的符号,瞬间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只是包拯在文章之中又引入了更多的符号,让赵祯不是很理解。
比如“嗟乎”后面的感叹号。
“包卿,这个符号代表的是感叹么?”
“是的陛下!”
“那这一长横,代表什么?”
“回陛下,这是破折号,表示注释,解释说明。”
“两点呢?莫不是代表说话?”
包拯点点头,没成想皇上接受得这么快。
“包卿,文章之中添加了这么多符号,阅读起来的确是方便了不少,却也影响文章的美观。包卿的发明虽妙,但朕却颇觉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