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妃被处置后,宫中看似恢复了往昔的平静。然而,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安宁。
一日,刘琼在整理衣物时,竟发现一件华服上绣着诡异的图案。那图案似是一张扭曲的鬼脸,令人毛骨悚然。刘琼忙将此事告知唐德宗,唐德宗观之,面色阴沉,道:“此乃不祥之兆。”
是夜,刘琼梦到昭德皇后。皇后神情哀怨,泣诉道:“吾之冤魂未散,宫中仍有祸端。”刘琼惊坐而起,冷汗淋漓。
次日,刘琼与黑衣人谈及此梦,黑衣人眉头紧皱,道:“恐是皇后示警。”
未几,宫中又生异事。一仕女在庭院中突觉身体沉重,仿若被无形之力拖拽。待旁人发现时,仕女已昏迷不醒。刘琼与黑衣人赶至,仕女悠悠转醒,目光呆滞,喃喃道:“有鬼,有鬼索命。”
刘琼心忧,与黑衣人加紧探查。
一日午后,刘琼在花园偶遇一宫女,宫女神色惊惶,道:“姐姐,近日我总觉有双眼睛在暗处窥视。”刘琼安抚道:“莫要惊慌,许是你多心了。”宫女摇头道:“非也,昨夜我分明见一黑影在窗前闪过。”
几日后,又有仕女中毒,命悬一线。众人皆惊,不知此毒从何而来。刘琼暗忖:“莫非又是冤魂作祟?”
唐德宗闻此,怒不可遏,道:“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黑衣人四处寻觅线索,却屡屡碰壁。
一晚,刘琼独自在寝宫,忽闻窗外传来女子轻笑之声。她开窗望去,却空无一人。正欲关窗,一双手从窗外伸出,抓住刘琼衣袖,刘琼惊恐大呼。黑衣人闻声赶来,那双手却瞬间消失。
刘琼惊魂未定,道:“此宫中究竟藏着多少冤魂?”黑衣人沉声道:“定要将其一一揪出。”
又过数日,一宫女在井边打水,忽觉井水冰凉刺骨。低头看去,井中竟映出一张陌生女子的面容。宫女尖叫,昏厥过去。
此事传遍宫中,人心惶惶。
刘琼与黑衣人愈发觉得此事蹊跷,定要寻出根源。
一日,刘琼在整理书房时,发现一本古籍,书中记载着一种邪恶的咒术,可令死者冤魂不散,为祸人间。刘琼心中一凛,忙将此书拿与黑衣人。
黑衣人翻阅之后,道:“莫非这宫中有人在施展此邪术?”
正思索间,忽听外面传来喧闹之声。出去一看,只见一仕女疯疯癫癫,口中胡言乱语:“冤魂索命,冤魂索命!”
刘琼上前,试图安抚仕女,仕女却猛地挣脱,冲向宫墙,一头撞去,当场身亡。
众人皆惊,刘琼更是心痛不已。
唐德宗得知此事,痛心道:“这宫中何时才能安宁?”
刘琼道:“陛下莫忧,臣妾与黑衣人定会查明真相。”
黑衣人四处探访,终于从一位年长老者口中得知,多年前,宫中曾有一位妃子因嫉妒昭德皇后,暗中施咒,后被发现,打入冷宫。
刘琼道:“莫非是她的咒术未消?”
黑衣人点头道:“极有可能。”
他们决定前往冷宫一探究竟。
冷宫之中,阴森寒冷。刘琼与黑衣人小心翼翼地前行。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传来女子的哭声。
黑衣人喝道:“何人在此装神弄鬼?”
哭声戛然而止,却有一女子身影缓缓浮现。
女子面容憔悴,眼神哀怨,道:“我本无意害人,只是心中怨恨难消。”
刘琼道:“你既已身死,何必再纠缠不休?”
女子泣道:“我生前遭人陷害,死不瞑目。”
黑衣人问道:“究竟所为何事?”
女子道:“当年,我与昭德皇后同时怀有身孕,那恶毒之人恐我生下皇子,危及她的地位,便设计陷害于我,令我一尸两命。”
刘琼道:“既如此,你当向陛下申冤,而非在此作祟。”
女子道:“我冤魂被困,无法面见陛下。”
黑衣人叹道:“吾等定会为你申冤。”
女子闻言,渐渐消失。
刘琼与黑衣人将此事回禀唐德宗,唐德宗下令彻查当年之事。
经过一番追查,终于找出当年陷害女子之人。
唐德宗大怒,道:“此等恶毒之人,绝不姑息!”
将其严惩之后,宫中的灵异之事渐少。
然未过多久,新的诡异又现。
一仕女在夜间醒来,竟发现自己身处荒野,四周迷雾重重。她惊恐万分,拼命奔跑,却始终无法回到宫中。
刘琼与黑衣人得知后,四处寻找。
终于在一处偏僻之地找到仕女,仕女目光呆滞,口中念念有词:“鬼,有鬼……”
刘琼问道:“究竟发生何事?”
仕女颤抖着道:“有一女鬼引我至此,说要我替她报仇。”
黑衣人沉思片刻,道:“看来这宫中冤魂不止一二。”
刘琼忧心忡忡道:“这可如何是好?”
黑衣人宽慰道:“莫急,吾等继续探查。”
一日,刘琼在宫中散步,忽觉有人在背后轻轻拉扯她的衣角。回头一看,却空无一人。
正疑惑间,听到一细微的声音道:“救救我,救救我……”
刘琼四处寻找,终于在一角落发现一破旧的布娃娃。布娃娃的眼睛仿佛在流泪。
刘琼拿起布娃娃,只觉一股寒意袭来。
此时,黑衣人赶来,看到布娃娃,脸色一变,道:“此乃邪物。”
刘琼惊道:“这究竟是何邪物?”
黑衣人说道:“这布娃娃或许被人施了咒,吸附了冤魂。”
刘琼道:“那该如何是好?”
黑衣人思索片刻,道:“需寻得高人破解此咒。”
于是,他们四处打听,终于寻得一位隐居的高僧。
高僧来到宫中,看到布娃娃,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此冤孽深重。”
经过高僧一番作法,布娃娃上的邪气渐渐消散。
宫中总算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然而,刘琼与黑衣人深知,宫廷之中的阴谋与诡异或许并未彻底消失,他们仍需时刻警惕,以防再有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