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这是俗语不是谶纬,姑且也不算什么封建迷信的东西。
不过总有些人忌讳这些。
比如林蔚就挺不喜欢这个的。
只不过这次,他第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主要是懵了。
谁家外甥女会开口第一句就说死不死的呀。
等他意识到徐青青这话是在说“你要是我舅舅,那我正月里剃头你可记得死一死”,林蔚脸色挂不住了。
“徐长缨就是这么教你的?一点教养都没……”
话还没说完,林蔚只觉得眼前一黑,似乎有什么冲自己飞了过来。
等着鼻梁处一阵剧痛感传来,他才意识到,那是徐青青刚才拿在手里的书。
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指责徐青青。
身体就飞了起来。
徐青青一脚把人踹到了窗户上,“你又是什么东西,敢说我姑姑。”
舅舅?
再敢说姑姑一句不是,信不信她把这人打的喊“救救”。
列车的乘务员听到动静过来时,就看到林蔚趴在地上,整个人都很痛苦的模样。
两个乘务员连忙上前,“您没事吧?”
林蔚觉得自己的肋骨似乎断了,不然为什么单是呼吸都那么的疼痛难忍呢。
他也顾不上跟徐青青相认。
显然,这个外甥女压根不打算认自己这个舅舅。
他干嘛没事凑上去找打?
若是知道自己会挨打,林蔚压根不会来这一趟。
“扶我起来。”说话都疼得厉害,脸色煞白一片。
林蔚从车厢下来后,让人打电话喊救护车。
他得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至于其他的事情,再说吧。
徐青青看都没看一眼。
只是心中对林家越发嫌恶。
既然当初抛弃了她,现在又何必来找呢?
看自己出息了,所以就又想认闺女了?
凭什么你来认我,我就得认下你呢?
这世上的好事还不至于全都落到你头上。
不过林家人找自己不成,回头可别又找到姑姑那里。
姑姑怕不是会原谅。
徐青青想到可能出现的事,她当即拿出纸笔来,她要给徐如林写信。
姑姑最听徐如林的话,给他写信准没错。
至于信里头怎么说,徐青青说的十分直白。
看得指导员都颇是无语。
基地来往的信件都要经过好几道程序的审查,确保没有任何信息泄露出去。
一般来说,在基地工作的人是不跟家里联系的。
甚至有个别工作人员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的亲人在这里工作。
还以为死了呢。
徐青青这封信,来的颇是意外。
但她是个大名人,前段时间又给国家赢得很多荣誉。
再加上跟徐如林是失散多年这才父女相认。
不把信送给徐如林似乎不合适。
只不过指导员在最后一轮信件内容审核时,忽的明白为什么前面的人把信交给自己时,是那么个表情。
徐如林看到信件后,也有些意外。
林兰还活着。
这是好事。
他这一辈子,不曾辜负父母曾经的期待。
但愧对三个女人。
小妹长缨,女儿青青,以及妻子林兰。
长缨和青青现在都很好,只是还不知道林兰的下落,这让徐如林越发内疚。
而现在知道林兰还活着,这让他松了口气。
只不过这口气很快又提了上来。
青青不愿意认这个母亲。
徐如林多少是明白的。
比起自己失去她们消息的阴差阳错,林家当年可谓刻意为之。
压根不顾长缨和青青的死活。
如今又来认亲,说没有别的目的,谁信呢?
徐青青不喜欢这样的事,徐如林当然明白。
她在信中说的很明白。
她、不、喜、欢!
“我是姑姑养大的孩子,养育之恩远大于生恩,我也从未想过认亲……”
徐如林叹了口气,这孩子性格执拗,某种意义上可真是像极了徐家人。
至于林兰那里,如果知道自己还活着,她可能还会来找自己。
不过徐如林很清楚,他的身份如今还要保密。
林家那边,只会去找长缨。
这孩子是怕长缨心软,所以要自己写信给她,打好预防针呢。
选择题出现在面前。
徐如林没得选。
虽然青青在信里头没说,但不用想也知道,林兰有了新的家庭。
自己不出现在林兰面前,那就是对林兰最好的弥补了。
他的亲人,只剩下长缨和青青。
等着基地这边忙完,徐如林能够和家人重聚。
人生最后的这些年,就是弥补她们。
提笔写信,按照这孩子的意思来。
这是他对女儿最好的补偿。
徐如林的信到了金城军区那边时,军区这边的暖气已经开始工作。
热乎乎的管道,将寒意驱赶走。
虽然住在平房,不过也埋了暖气管道,不用担心冬天暖不热被窝。
当然,没什么比徐如林的信更让徐长缨高兴的事了。
只是姚维安发现,徐长缨好像也没那么高兴。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不妥当?要不跟我说说?”
徐长缨将信递给了他,“你说二哥怎么忽然间这么说呢?”
姚维安迅速看完了这封信。
字写得很好,而且看得出妻子的字就是学的这个。
“青青给她爸爸写的信吧?林家怕不是直接找了她。”姚维安毕竟是保卫部的二把手,在这种事情上看得分外明白。
“依照那孩子的性格,就算林家找去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又特意写信给你二哥。”姚维安笑了笑,“怕不是林家人开罪了她。”
徐长缨下意识地为侄女辩解,“青青不是小心眼的孩子。”
姚维安笑着抓住她的手,“我知道,估摸是言语之间提到你,把孩子的小炮仗给点燃了。”
能够让徐青青破防的事情不多,徐长缨甚至可以说是仅有的那个禁忌。
林家人能做出遗弃幼女的事,又指望他们有多么的道德高尚呢?
只怕言语间对徐长缨还会有所贬低。
那徐青青怎么可能忍?
说不定都会动手呢。
“这不,怕回头林家再来找你,你一个心软让她认亲,到时候她岂不是跟吃了苍蝇似的?索性先下手为强,让二哥写信给你。”
姚维安调侃道:“你绝对听他的话呀。”
至于徐如林,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女儿,他能不听闺女的话?
聪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