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副药喝下去,邹老头和太医们又开始摸脉研究变化了,甚至男子和女子都是分开看的,想知道各自有何不同之处。
沈璃看着熬粥,等晚间难民们吃饱了才离开。
“这疫病有点厉害啊大人,您还是别来了,这里有我们就好。”马峥正说着,一个盖了白布的担架便从身边经过,也是吓得不轻。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倒是沈璃这身子看着就不禁折腾,虽然可能有些力气,但还是觉得很容易生病。
“是很厉害。”沈璃看着那被抬走的死者,略微叹了口气:“造孽啊。”
若是河堤不出问题,这一切就可以避免了。
说是天灾,实则极有可能是人造成的,不知道李睿在济州那边查的怎么样了。
等她回到府衙的时候,连翘和芍药已经将房间收拾出来了,正站在院门口东张西望呢。
“小姐您回来了。”芍药见到沈璃便跑了过去:“您还好吧?”
“放心,染病也没那么快。”沈璃摸着她的头安抚。
芍药听得眼睛都红了:“呸呸呸,小姐才不生病呢,快回屋沐浴换身衣服吧。”
沈璃沐浴过后只觉一身清爽,又换上了一身常服,轻薄的中衣外套上一件红色纱衣,容颜都明媚了许多。
“我有这样一件衣服吗?”沈璃穿上才意识到这一点,她极少穿这么艳的衣裳。
“小姐好眼力,婢子正要说呢,刚刚姑爷派人来送东西了,其中便有新做的几身衣裳和新的官服,想来姑爷知道您怕热,这才给您送一批更轻薄的衣裳。”芍药接话。
“他这动作够快的,才几日的功夫便赶制出了衣裳。”沈璃原本没怎么在意穿什么,如今倒是站在镜前仔细看了看。
红色是好看,艳就艳了点,反正也没人有心思看。
“不止衣裳还有些吃食,大人说您离家久了难免想念常吃的饭菜,便在就近州府买过来让您务必要尝尝。”
沈璃笑了笑:“他哪是担心我想念饭菜,他是担心我饿着。”
“那您要吃吗?”芍药问。
“不急。”沈璃微微摇头:“他可给我带了什么消息来?”
“有一条,大人说表少爷前日回京述职了,比预想中快了许多,国公爷举行家宴姑爷也去了,说全家人身子都很好只是担心您。”芍药继续道。
“没有了?”
芍药摇头:“没有了。”
沈璃了然,看来没什么大事。
她从镜子里看身后的连翘,这才意识到她从自己回房间就没怎么说过话,看起来神情恹恹的。
“可是身子不舒服?”沈璃转过头拉住她手腕,探手便摸向了她的额头。
“婢子没事,只是昨晚没睡好吗,小姐不必担心。”
沈璃触手便觉微微发烫,顿时瞳孔一缩:“我扶你回房间。”
这丫头习武身体好,发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芍药,去取治疗疫病的药来煎了。”
芍药震惊之后便是担忧,愣在原地半晌,随即便快速跑了出去。
连翘也是睁大了双眼:“婢子发热了?”
“不妨事,回去歇歇好好吃药,很快就会好的。”沈璃安抚她。
“婢子可以自己回去,您别过来。”连翘的第一反应是挣脱了沈璃的手,迅速向门外跑去。
沈璃愣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不要这样紧张,我让你自己回去便是,一定要好生休养。”
“是。”连翘还不忘了行礼,随即转头就跑。
沈璃叹了口气,这疫病来势汹汹,希望邹老头和太医能早些研制出的对症的方子吧。
上一世可是持续了月余,死的人不计其数。
她重新坐下,开始写疫病棚户的改良方案。
棚户面积小,通风不好、人员密集,急需扩建,以及家家户户要多分发药材泡过的水,无事不得外出,粮食直接送到家中。
不仅仅是病人,接触过病人的人也不能再出门了。
此前她的条例中便有这些,但李大勇管控的并不是很严格,如今看来不严格是不行的。
连翘当夜便发起了高热,芍药自告奋勇去照顾并且不准沈璃靠近,沈璃一个人在房里睡不着,仔细听着旁边的动静。
终于到了天快亮人才退了烧,沈璃才眯一会儿天也就亮了,她便又睁开眼忙公务,督促知府等人按照自己的条例去做。
时间一日日的过去,连绵夏日酷暑难耐,疫病即便在这样的季节传播也仍然很凶,城里一批又一批人倒下。
一些体质不好的人用药也没能挺过去。
沈璃收到各县求药方的公文,又收到工部来问疫病何时能控制得住,工部要派人来修河堤。
连翘之后芍药也跟着病倒了,沈璃要处理的事越来越多,饭也是越吃越少。
“大人,您还是早些休息吧,别累坏了身子。”一个府衙派来的小丫鬟为她添茶的时候小心劝着。
她虽然跟着沈璃没两日,但能感觉到这位沈大人是个好官也是个好人,对她们下人也很和善。
“无妨,你先休息吧,我这不用做什么了。”沈璃头也不抬的道。
“您若是累倒便得不偿失了,婢子听说通州的林将军就是操劳过度染上的疫病。”
小丫鬟说者无心,沈璃闻言却顿时抬起了头:“你说林将军?哪个林将军?”
“便是那位林婉儿将军,来往送信的人说的,想来不会有错。”丫鬟回。
沈璃皱起了眉,来的时候林婉儿还在叮嘱她不要逞能,到自己身上就不注意了。
“你可听到病情如何了?”沈璃尽量让自己神情淡泊些。
隔墙有耳,她和林婉儿的关系并不能表现的过于亲密。
丫鬟摇头:“这个不知道,只听说卧床不起了,还有残余叛军退到深山没打完呢。”
沈璃心中忐忑,她距离虽然不远却是走不开,想帮忙也帮不上,毕竟林婉儿最缺的是能治病的药。
朝廷应该会管的。
————
林婉儿病倒的消息传入京都,皇帝便在朝会上让大臣们举荐人选。
“陛下,臣愿往。”萧启出列道:“区区叛军,臣顷刻间便能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