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后,李国助穿上英国宽幅呢绒做的大氅,就匆匆登上了永明要塞的城墙。
他一眼就看见,永明要塞西北角的那座棱堡上有很多人。
于是他匆匆跑过去一看,果然是李旦正领着一帮人在那里安装调试大炮。
三浦按针和考克斯居然都亲自下场指导工人。
“爹,你们怎么都在这边装大炮呀?”
见李旦只是在旁观,并没有参与劳动,李国助就上前问道。
李旦转头一看,见儿子果然听他的嘱咐,穿的足够暖和,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都觉得女真部落若要来攻打要塞,肯定会从北边过来,”
“所以就一致决定优先在西北边的棱堡上安装大炮。”
“这样就算女真人在我们还没安装好大炮之时来攻打,”
“这座棱堡上的火炮也足以封锁金角湾东岸了。”
阿穆尔半岛北边是高山,陆上只有山的西麓可以通到半岛的南边。
然后还要绕过金角湾,沿其东岸,才能来攻打永明要塞。
所以要塞西北角上这座棱堡的确是防御要冲。
李国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这座棱堡上要装多少门炮啊?”
他这是明知故问,
永明要塞就是他设计的,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哪里该装多少门大炮。
“10门。”
李旦脱口而出,然后又补充道,
“要塞的六座棱堡上每座都要装10门大炮,正好均分了60门大炮。”
看来老爹还是用了心的嘛,尽管没有按针老师和考克斯先生那样的技术指导能力……
李国助这样想着,含笑点头道:“那多长时间能装好呀?”
“至少得三天吧。”
李旦回答的语气不太确定,但依然有充分的理由,
“所有大炮都得先在码头装上炮车,然后才方便推到城墙上来。”
“到了城墙上以后,还得进行调试,”
“有的大型火炮可能还要从炮车上卸下来,装到特制的炮架上去。”
“所以一天能给两座棱堡装好大炮,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李国助转头看向码头,果见很多人正在给大炮安装炮车。
轻型火炮装起来还比较方便,几个人就可以把炮抬到炮车上安装。
中型和重型火炮就不得不用吊架吊起来,才能放到炮车上安装。
这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倘若一不留神放猛了,就可能会砸坏炮车,甚至伤到人。
偏偏城防炮大部分还都是中型火炮,
所以单是在码头上给它们安装炮车,就已是相当的费时费工,
就更别提有些到了城上以后,还要从炮车上卸下来,再安装到专用炮架上去。
这无形中又要耗费不少时间。
所以李旦说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可见他对这件事还是很上心的,至少是认真请教过专家的。
李国助看了几分钟码头上给火炮装车的场景,就转头对李旦说:
“看样子我们得五天后再开股东大会了。”
“至少让装大炮的哥哥们都休息上一天。”
“怎么,那些做工的人也要参加会议吗?”
李旦有点不解地问道。
“嗯,所有人都要参加。”
李国助补充道,
“目前在这里的千余人,以后就都是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了。”
“这里冬天天寒地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估计不少人会坚持不下去的。”
“所以我打算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定的股份,成为公司的股东。”
“五天后的会议必须确定员工股的比例。”
李旦含笑点头:“嗯,他们都是我的好儿郎,每个人都应该有股份。”
李国助沉默片刻,说道:
“爹,城上冷,你又做不了什么,就别在这里干站着吹风了,下去休息去吧。”
“诶,这怎么行!”
李旦执拗地道,
“按针大人和考克斯都在那辛苦呢,我怎么好意思去休息?”
他突然拍了拍身上,
“你不用担心,我穿的暖和着呢,不会着凉的。”
李国助打量了他一下,见李旦也穿着呢绒大氅,还披着斗篷,便放心了。
于是他看向三浦按针那里,说道:“那我去按针老师那边看看。”
“好,你去吧。”
三浦按针正在指挥工人安装一门36磅重型城防炮。
这是17世纪最重型的舰载炮和城防炮,重达3250千克,炮架质量约为628千克。
在欧洲率先大规模使用36磅炮的是法国海军。
1627年法国请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建造的1000吨级的准战列舰“皇家”号建成下水。
其舰载炮中最大的就是36磅炮。
从这一时期开始,法国海军逐渐开始装备36磅炮。
然而现在是1616年,还是在东亚,能找到这样的巨炮也真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三浦按针的指挥下,工人们刚刚把这门炮从木质轮式炮架之上拆卸下来,
正准备用吊架把它吊起来,放置到旁边一个舰载炮架上安装。
木质轮式炮架由坚固的木材制成,配有大型的木质车轮,可以依靠人力或畜力较为便捷地进行拖动。
正是因为装在这样的炮架上,才能把它从码头运到城上来。
如果是中型或者轻型火炮,在城上继续用木质轮式炮架也没什么问题,反而可以根据战况快速调整火炮的位置。
但重型火炮用于城防或要塞防御时,一般都是安装在固定炮架上。
不过永明要塞的城墙现在还是木制的,没法构建坚固的固定炮架,所以只能把炮移装到舰载炮架上。
三浦按针工作很是投入,指导工人很是细致,有时还会亲自做示范。
李国助在旁边看了将近一个小时,他居然都没有察觉。
直到这门大炮安装完成时,他才注意到了李国助。
“诶,小少爷,你什么时候来的?”
李国助莞尔一笑:“老师做事真是很专注呢,我在旁边都站了快一个小时了。”
三浦按针略显尴尬地呵呵一笑,说道:
“那在这将近一个小时里,你有什么收获吗?”
“收获可多了!”
李国助骄傲地扬起头,
“我觉得可以像老师一样指导别人安装这样的大炮了,甚至我都能亲手安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