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个月,对那些蜥蜴爬虫坠毁在龙江海槽里的星际战舰的调查便有了结果,只是结果让深海栋梁非常失望。
针对星际战舰他有自己的关注重点,这也是三位栋梁的普遍共识,他也是带着其他两位栋梁的期许开启龙江计划2.0的。
那就是深度了解这艘星际战舰使用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武器系统和生命维持保障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蜥蜴爬虫的星际战舰所使用的并非是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只是纯粹的简单的化石能源火箭系统,燃料舱里还有未被烧完的几百吨液体燃料,能量密度甚至还不如地球人现在所普遍使用的化石燃料能量密度高,就类似21世纪初的东西。
而为这艘星际战舰提供能源保障的能源系统,经过核能专家的研究,它堪堪达到地球人现在正在使用的第四代核电站的水平。
不止如此,这艘星际战舰的武器系统似乎也只有核弹而已,武器专家们经过简单研究也很无奈。它们武器舱里的核弹虽然个头巨大,可似乎当量非常有限,好像它们还无法做到有效小型化,就类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落后产物。
而飞船里的的生命维持保障系统也是简单的一塌糊涂,虽然有几台造型怪异的大型设备,但经过专家组的拆解研究,这些设备的作用好像就是为了供氧,净化污水,以及类似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样的简单落后设备。
“那艘飞船里没有休眠舱吗?”同步收到报告的游所为不可思议。
“有个毛。 我看过它们飞船里的舱室,舱室的空间利用率很高,这艘飞船峰值状态之下大概能装下十二万只爬虫,如果它们真的是在星际远航,大概率也是在利用不断繁衍新老交替的方式实现的。不过,虽然它们的燃料仓很大,但想依靠化石燃料实现星际远航根本就不可能,这应该就是一艘运输人员的运输舰,燃料峰值状态之下,以它们那落后的化石燃料动力系统,也只够从地球飞到火星。 ”
望着屏幕对面的星光栋梁,深海栋梁面露无奈,他筹划布局了20年。居然就得到了这么个落后的东西,多多少少让他有些沮丧。
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建造飞船所使用的外壳材料了,它虽然被星光栋梁冠名为曙光材料,可即使如此,经过材料专家们的研究和测验,它的强度也远远低于盛国脑联集团,盘古工程项目组经过改良所提炼的曙光合金。
提炼曙光合金的原材料地球上的保有量很少很少,而且几乎都是深埋在地下一万多米的深处,想要开采提取成本极高,提炼工艺也非常非常的复杂,李彪为了攻克它曾费了不少功夫,可谓很不容易。
而那些蜥蜴爬虫能在那么落后的状态,大规模使用这种材料建造星际战舰,大概率也是因为这种材料在它们的母星上保有量应该不少。
总得来说,这艘外星战舰没有什么能让深海眼前一亮的技术。
它对于地球人迈入宇宙星际时代可谓毫无建设性的帮助或启示。真要说的话,也就这个飞船的外壳能稍稍缓解一下曙光合金的提取压力,把它拆了回炉重造,也许能勉强提取出建造两艘曙光星际战舰的曙光合金。
“行,我知道了!”游所为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虽然报告中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但也因为它足够落后平庸,一个更严肃的问题就摆到了两位栋梁面前。
无论是深海栋梁委员会还是星光栋梁委员会的那些专家们都很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
已知,这艘星际飞船没有休眠装置,还是传统化石能源系统,它就不可能拥有足够多的燃料从遥远的星际飞到地球。没有休眠装置,即使那些蜥蜴爬虫的极限寿命达到了265岁,但是,经过对那些骨头碎片进行检查,属于蜥蜴爬虫婴儿的骨头碎片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利用不断繁衍新老交替的方式实现星际远航,并到达地球的看法从根本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说的直接一点,这艘星际飞船最多只支持,类似地球到火星这样的近距离航行。太阳系很大,它真的不像是从太阳系外航行进入太阳系的。
而太阳系内的几大行星都已经探明了是没有智慧生命存在的。
说的简单一点,这艘星际飞船出现的可谓非常突兀,就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突然就出现在地球上一样,它从哪里过来的完全无迹可寻。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一辆汽车要到b点燃料是不够的,理论上它是过不来的,但它就是出现在了b点,燃料竟然还有富余,这也就意味着,它不是跑过来的,很可能是搭了别人的顺风车。
这让星光栋梁想到了一种可能——空间虫洞。
这也是那些专家们心底生成的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如果代入‘空间虫洞’的设想理论,一切好像就都解释的通了。可是,这些蜥蜴爬虫的文明实在不像是掌控了‘空间虫洞’的样子。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原因,还得把它拖回本土仔细深入研究才能知道了。
“飞船上的控制系统损毁情况怎么样?”游所为望着对面的深海栋梁,坐在他身后的专家组仿佛也都非常失望,一个个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没有精神。
巨大的落差真的让整个深海栋梁委员会都失望至极,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们的期望显然都太高了。
“不太理想……”深海栋梁委员会的一位专家面露无奈:“我们进入了它们的控制核心,它们在海水中泡了太久了,虽然拆出了一些可能存有信息的硬件,但经过仔细勘验,真的不像是还能修复的样子。”
另一位专家也遗憾补充道:“如果飞船上能有一个独立的封闭舱室能隔绝海水也许还有机会,可惜了……”
是挺可惜的,经过初步检查,整艘飞船似乎所有的舱室没有一个是关闭的,结合隐匿在海底的龙江海怪,可以想象,整艘飞船上的所有爬虫蜥蜴应该都是同时受到了精神攻击才坠毁在龙江海槽的,不然也不会如此狼藉。
深海栋梁道:“我安排船把它拖回去,你组织人手上来看看,那些可能存有信息的硬件设备我们已经封存好了,你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得到些什么。”
“嗯……”
结束与星光栋梁委员会的会议,深海很快便开始组织拖曳这艘庞然大物。
这艘星际飞船虽然庞大,将其中的海水排空,它所拥有的浮力足以支撑它像船一样浮在海面之上,一艘强功率拖曳船就足以轻易将其拖回本土。
之后,参与龙江计划2.0的所有船只驶离了龙江海域,所有船只在龙江海域之外就此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龙江五号科考大船则载着蟹将军全速驶向盛国南海天门岛。
深海栋梁要在那里介绍地球人的邻居兼盟友——深海鱼人族,为了不至于让它的出场引起不必要误解,深海甚至亲切的为它准备了一张演讲的文稿。
龙江五号的行程安排传到了第三栋梁那里,他老人家非常欣慰,深海果然长大了,知道以大局为重,这才是地球的未来领袖。
盛国本土。
刚刚结束与深海栋梁委员会的连线,游所为坐在指挥中心目光犹豫,他当然也感受到了深海栋梁的情绪低落,如果让他坐那个位置,他肯定也会失望。
不过,他相信深海一定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一定会的。
思忖了好一会,游所为将目光投向身后的专家组,询问道:
“寄生者2号的寄生论证进展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还剩下最后一道论证程序。”
“成绩怎么样?”
“完美,完美的无懈可击。”
游所为会心一笑,将目光投向那位回应的院士,这是一位盛国科学院德高望重的科研巨匠,现已经暂代盛国科学院的院长之职,能得到他如此之高的评价,看来,刘鑫在背后真的做了不少的努力,成果斐然。
“好,通过了论证第一时间通知我。”
拿起保温杯,游所为刚要下班回家,夜凯少将面露兴奋已经火急火燎的迈步跑来。
“所为,大突破!大突破。”
凯哥竟如此失态,让人不可思议。
“怎么了,慢慢说。”
“是童周,“固水工程”已经取得了大突破,他的‘休眠技术’已经通过了可行性论证。”
“好!”
游所为大喜过望非常欣慰,果然,将这事交给他们办就是对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显着突破,虽然,这和‘襁褓计划’的技术积累有很大关系,但童周和李彪的个人能力也不可小觑。
接过夜凯少将手里的简报,游所为又坐了下去,简报上拥有关于‘休眠技术’的更多细节。
童周已经为‘休眠技术’的应用做好了流程和规划。
‘休眠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瞬间改变人体内细胞组织和细胞液的物质结构,实现方式就是急速冷冻。这种所谓的冷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液体结冰,这种冷冻并不会伤害到脆弱的人体细胞。
要想实现休眠,所需必要设备——休眠舱。
看到这里游所为不禁会心一笑,让李彪去帮童周果然是对的,童周专注研究,没做过‘老板’,可能也并不懂产品制造。
再好的研究成果要想应用,终究是要体现到产品上面,而‘休眠舱’的制造显然李彪更加拿手。
休眠流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禁食。休眠者要最低禁食3天,以保证排空胃囊和肠道中的食物残留。
第二步,助眠。完成禁食的休眠者进入休眠舱做好休眠的前期准备,之后在休眠舱内注入助眠气体,让休眠者进入昏睡状态,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体内脂肪能量的流失。
第三步,急冻。当休眠者进行昏睡状态,休眠舱将均匀的释放‘急冻光波’,以保证瞬间冻结休眠者体内细胞和填充细胞间隙的细胞液,让细胞彻底停止分裂或繁殖的活性,进而让休眠者进入休眠状态。
第四步,润肤。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者的休眠舱里将会填充‘潜航液’,以保证休眠者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休眠而引起体内水分的流失,进而造成其他未知损伤。
而唤醒休眠者也分为四步。
第一步,排液。排空休眠舱里的潜航液。
第二步,急速解冻。对休眠者进行急速解冻,瞬间改变休眠者体内被冻结的细胞和填充细胞间隙的细胞液的物质状态,让他们的细胞重新恢复活性。
第三步,叫醒。利用休眠舱内的精神针灸功能对休眠者进行相对柔和的叫醒,以保证休眠者拥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四步,注液。在确保休眠者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无异常之后,为其注入易吸收的特制营养液,以保证第一时间恢复休眠者的活力。
看到这里游所为就懂了,休眠技术的应用设想,李彪在其中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毕竟报告里提到了‘急冻光波’。
这种武器系统的立项晚于‘固水工程’,但报告里说休眠技术已经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这也就意味着,急冻光波武器系统应该已经有实验型产品问世了吧。
这也确实符合彪彪的性格。
难怪凯哥会如此兴奋,他显然也看到了简报里的‘急冻光波’,休眠舱里的急冻光波是实现休眠不可或缺的东西,但,一旦将其拿出来这可就是妥妥的高科技武器了。
凯哥是个军人,身为军人的底色,他自然也会更加关注武器方面的发展。
不过,仔细想想,彪彪又要主导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又要参与‘固水工程’又要协助武器研发精力真的够吗?
通过华龙筛查彪彪近一个月的通讯往来,游所为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他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繁忙,反而有时间去找张迪陪他钓鱼。
这家伙是真的够闲,知道如何为自己减负,充分释放了手下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他让诸葛高明主要负责可控核聚变实验设施的建设,让颜路配合童周参与‘固水工程’,让伏念协助‘急冻光波’武器系统的研发。
他虽然没有过度参与负责的项目,但似乎也是无处不在。
他虽然向下放权,但也时刻关注最新动态,可谓粗中有细,精准拿捏。
这才是领袖应有的气质,从他身上,游所为甚至看到了第三栋梁的影子。
“果然,不愧是傲耀文明的奠基者,开启宇宙航行的第一人啊。比不了,真的比不了。”
游所为苦笑着收起手机,拿上保温杯离开了自己的指挥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