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战战兢兢地走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娘娘饶命!微臣知错了!”
秦婉好整以暇地坐在凤座上,手里把玩着一串白玉珠串,漫不经心地问道:“哦?周大人何错之有啊?” 她语气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大人不敢抬头,一股脑儿地将孙太傅如何指使他克扣宫廷学堂的经费,如何让他诬陷秦婉的事情全都招了出来。
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活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秦婉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不出她所料。
她缓缓放下手中的珠串,“周大人,你说,本宫该如何处置你呢?”
周大人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磕头求饶:“娘娘开恩!娘娘开恩!微臣愿意将功赎罪!微臣愿意……”
秦婉摆了摆手,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本宫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明日早朝,你便将此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皇上。”
周大人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连忙叩谢:“谢娘娘!谢娘娘!”
翌日早朝,孙太傅联合一众大臣,气势汹汹地弹劾秦婉,列举了她种种“罪行”,什么铺张浪费、蛊惑人心、干预朝政等等,简直是罄竹难书。
欧阳睿端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大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秦婉带着一群孩子出现在了朝堂之外。
这些孩子正是宫廷学堂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在他们身后,跟着几位新聘请的教师,其中也包括那位胆小怕事的李新师。
“怎么回事?” 欧阳睿微微皱眉,看向秦婉。
秦婉微微一笑,对身后的孩子们说道:“孩子们,将你们学到的东西,说给各位大人听听。”
孩子们便一个接一个地开始讲述自己在新学堂的收获。
有的说自己学会了算术,可以帮家里记账;有的说自己学会了识字,可以读懂故事书;还有的说自己学会了礼仪,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
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甚至,连之前胆小怕事的李新师也站出来,侃侃而谈新式教育的理念和好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朝堂外的赞誉之声越来越高,渐渐盖过了朝堂内孙太傅等人的弹劾声。
孙太傅脸色铁青,指着秦婉怒斥:“你这是妖言惑众!”
秦婉却只是淡淡一笑,看向欧阳睿,眼中带着一丝挑衅:“皇上,您觉得呢?”
欧阳睿看着秦婉,眼中满是赞赏。
他缓缓起身,走到秦婉身边,牵起她的手,高声说道:“朕以为,娘娘的教改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他转头看向孙太傅,语气骤然变得凌厉,“孙太傅,你身为三朝元老,却固步自封,阻碍改革,该当何罪!”
孙太傅脸色煞白,他知道大势已去。
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百姓们由衷的赞叹声,如同山呼海啸般涌来,将他之前所有的坚持和固执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颓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老臣…老臣知错了…” 他颤抖着声音,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哪还有刚才的嚣张气焰。
这反转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刮得朝臣们措手不及。
不少人心中暗想:还好自己没跟着孙太傅一起跳,不然现在跪在地上的就是自己了!
张嬷嬷看到连孙太傅都认错了,顿时慌了神。
她一向以孙太傅马首是瞻,如今孙太傅都倒戈了,她还有什么底气继续顽抗?
想到秦婉之前的手段,她双腿一软,也跟着跪了下来:“老奴…老奴也知错了!” 其他原本还在观望的守旧派,一看这架势,纷纷如同墙头草般倒向了秦婉,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山呼“娘娘圣明”。
这场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啊不,串戏了。
总之,秦婉的改革得到了全面支持,形势一片大好。
秦婉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她轻轻地拍了拍欧阳睿的手,在他耳边低语道:“皇上,今晚…臣妾…”
欧阳睿眼神一暗,握紧了秦婉的手,意味深长地笑道:“爱妃,朕…等着你。”
宫廷学堂里,曾经充斥着死记硬背的沉闷空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夹杂着欢快的笑声。
李新师不再畏畏缩缩,他挥斥方遒,讲解着算学,偶尔还会穿插几个小故事,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就连之前哭天抢地不愿上学的皇子公主们,如今也对学堂充满了期待。
谁说皇家子弟都是熊孩子?
在正确的引导下,他们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热情,进步神速,看得一众老嬷嬷们目瞪口呆,直呼“活久见”。
周大人原本还想着从中克扣点银两,给自己置办几套新衣裳,结果秦婉派人日日查账,账目清晰透明,让他无从下手,只好作罢,每天对着自己那身旧官服长吁短叹,悔不当初。
这场景要是让秦婉瞧见了,估计会笑着调侃一句:“周大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知道‘后悔药’不好买了吧?”
朝堂之上,欧阳睿龙颜大悦,对秦婉的改革大加赞赏:“秦卿,你推行的宫廷教改,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心甚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之前反对改革的大臣们,语气意味深长,“诸位爱卿,当以秦卿为榜样,勇于创新,勿要抱残守缺!”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
下朝后,欧阳睿没有直接回御书房,而是径直去了凤仪宫。
他屏退左右,牵着秦婉的手来到御花园深处的一处秘密花园。
这里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却鲜有人至。
欧阳睿轻轻将秦婉拥入怀中,深情款款地凝视着她:“婉儿,你辛苦了。”
秦婉嫣然一笑,伸手轻抚着欧阳睿的脸庞:“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荣幸。”
欧阳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低头吻住了秦婉的双唇。
这一个吻,饱含着感激、爱慕、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良久,唇分。
欧阳睿深情地望着秦婉,低声道:“婉儿……”
秦婉巧笑嫣然,柔声回应:“皇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凑到欧阳睿耳边,轻吐芬芳,“臣妾还有一事,要禀告皇上……”
欧阳睿的心跳漏了一拍。
婉儿在他耳边说话时的气息,像羽毛般轻拂过他的耳廓,撩得他心痒难耐。
“婉儿有何事,但说无妨。”他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皇上,臣妾觉得,这宫廷学堂的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还远远不够。”秦婉的声音轻柔,却掷地有声。
欧阳睿心中一凛
“哦?婉儿有何高见?”
秦婉狡黠一笑:“皇上,您觉得,如果把这宫廷学堂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会如何?”
欧阳睿倒吸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秦婉的目标竟然如此远大。
如果真能做到,那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其中的阻力,也必然是巨大的。
“这……恐怕不易。”
“臣妾知道此事不易,但正因为不易,才更要为之努力,不是吗?”秦婉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
“皇上,您说过,要以臣妾为榜样,勇于创新。如今,臣妾想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皇上可愿支持?”
欧阳睿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爱意。
“婉儿,朕支持你!”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婉开始着手准备全国教育改革的计划。
她深知,要推行这项改革,单靠皇上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她巧妙地利用各种机会,游说朝中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在看到宫廷学堂的成功案例后,也开始转变观念,纷纷表示支持。
当然,也有一些顽固派,比如孙太傅,依然坚决反对。
“女子干政,牝鸡司晨,成何体统!”孙太傅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指责秦婉,唾沫星子飞溅。
秦婉却丝毫不为所动,她微微一笑:“太傅此言差矣。臣妾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何来干政之说?难道太傅认为,女子便只能困于后宫,无所作为吗?”
一番话,说得孙太傅哑口无言。
他气得胡子乱颤,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在欧阳睿的强力支持下,秦婉的全国教育改革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百姓们纷纷称赞秦婉是“女中诸葛”,是“大齐的福星”。
秦婉的影响力也因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就在秦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个宫女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娘娘,不好了!孙太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