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磕头后,把剩下的纸钱全部倒在坟前,焚烧。
这一幕,好些个扫墓的村民都看到了。
“宋老三一家,真的孝顺,做人也厚道。”
“是啊,刚在山下宋老大还在和他们吵吵呢!”
“这是不想和他们碰面,等人走了再来烧钱,这么多,老太太今年不愁没钱用喽!”
“宋老大就不是个玩意,他们咋对人老三一家的,咱还不知道!”
“老爷子心忒狠,自己儿子,孙子也能下这么重的手。”
“你忘了一个,还有他闺女,不一样被他赶出家门了。”
“是哦,嫁出去就没回过门,老头子作孽哦!”
初五后,就开始窝在家里吃吃喝喝,享受难得的清闲。
“小安,过完年送你去念书怎么样?”
“我去念书?”
他念书干嘛,身体残疾,又不能科举。
“嗯,嫂嫂想让你学得一技之长,念书知理,就算是不科举,将来也可以自己开书院做夫子,或者也能给别人做账房先生。总之,你能有个防身技能,不需要靠种田为生,你觉得呢?”
宋风咬着唇,他没想过以后,只觉得现在的日子过的极好,就这样在院子里待一辈子,他想他是愿意的。可是听嫂嫂的意思,他长大还是要搬出去的。
“我害怕!”
眼里的恐惧方小宁看的真切,让她有些不忍。
“嫂子,识字一定要去学堂吗?”他不排斥学手艺,也不排斥念书,能读书,他甚至有些高兴,就是,他怕生人,不想和人接触,最起码,现在不想。
“你想识字,不想去学堂?”
宋安点头,不安的看着嫂子,他的要求会不会有些过分了。不去学堂,如何念书?
方小宁:……
罢了,她不为难一个孩子。
“不想去咱们就不去,念书的事,先放放,等嫂子想想咋办。”
“嗯。”
“娘,年后,我想做腊肉,腊肠来卖,你们觉得怎么样?掌柜的不是说我们的腊肉好吃,够味吗?我想着这个好做,也能出量。风哥年前就想卖,就是看大家实在太忙,就打消了念头。”
“红果儿已经用完了,山楂糕咱们没法继续做。小宁,天热,咱们还要卖凉皮,凉粉吗?”
这两样不能丢,“要的。”
“我们做的过来吗?”
“娘,我想把驴打滚给我娘家,你看成吗?锅巴就给我姥家,年后,小姑就来帮忙,还有村长婶子,如果还忙不过来,不是还有赵婶子,王家,周家吗,我想,他们应该都愿意来干活。”
就是点心吧,天热肯定生意没那么好,到时候,她还得再给他们想个辙,做个清爽的糕点,适合夏天的。
“行啊,年后你娘家也该起新房了吧?到时候让风子过去帮忙干活。”
“可能春耕后再起新房,娘还没定这事,不急。”
赚钱要紧,有了银子,娘才舍得盖好点的房子,多盖几间房。
…………………………
元宵节。
“娘,明天元宵节,你们要去看灯会吗?”她不能去,人挤人,一个孕妇凑啥热闹。
“我不去,风子要去不?”
“不去了吧。”
大家都不去,他去干嘛?
想到昨天岳父悄悄找他,想叫他驾车送他去镇上凑热闹,结果被小宁逮个正着,岳父当时吓的啥话都不敢再说,立马逃回家,他就想笑。
小宁,在岳父心里,到底是啥样?
“行,那咱们就在家里,明天把家里的红灯笼点起来,咱们在家包元宵吃。”
“后天风哥就去草垛子村接小姑吧,咱们要开始干活了。”
宋风点头,他现在浑身充满干劲,开工,又能挣银子了!
“成,这次接,小姑就要在咱家常住,小安,你是想自己一个人住,还是和大勇住?”她得问清楚,万一小叔子喜欢独处呢?
宋安眨眨眼,大勇很好,没有一点嫌弃他的意思,还处处照顾他,和他聊天,两个人住,好像还不错。
“一起吧,大勇挺好的。”
他愿意就行,她也觉得两个人住一起好,起码有个伴,小安就是太没玩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