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治疗
李先生走进诊所时,我注意到他的步伐有些沉重。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商务西装,但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领带也有些松垮,显得疲惫不堪。他的身材微胖,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焦虑,眼神游离不定,仿佛在寻找什么,却又害怕找到。
“请坐,李先生。”我指了指沙发,微笑道。
他坐下后,双手紧握在一起,指节微微发白。“医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都想‘再赌一次,这次一定能赢回来’,可结果总是越陷越深。”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妻子已经威胁要和我离婚了,孩子也不愿意理我。公司那边也快撑不住了,我借了很多钱,现在连利息都还不上……”他的声音颤抖,眼眶泛红。
“李先生,你愿意和我一起探索一下,是什么让你一次次回到赌桌吗?”我问道。
他沉默片刻,低声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那种刺激感吧,赢了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我脚下。可输了之后,我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我拿起笔记本,记录下他的情绪波动和言语中的关键词。“听起来,赌博对你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更像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对吗?”
他愣了一下,点点头。“可能是吧……我总觉得,只有在赌桌上,我才能忘记那些烦心事。”
---
第二次治疗
一周后,李先生再次来到诊所。这一次,他的状态似乎更糟了。他的西装皱巴巴的,头发也有些凌乱,眼神中透出一种深深的疲惫。
“医生,我昨晚又去赌了。”他低着头,声音几乎听不见。
“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我轻声问。
“我本来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赌了,可昨天公司那边又出了问题,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于是我又去了赌场,结果输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责和绝望。
我决定从认知行为理论的角度切入。“李先生,当你感到压力时,赌博似乎成了你唯一的出口。但每次赌博后,你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反而更大了,对吗?”
他点点头,苦笑道:“是啊,每次赌完我都后悔得要死,可下次还是控制不住。”
“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方法,叫做‘认知重构’。当你感到压力时,试着问自己:‘赌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或者‘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缓解我的压力?’”我解释道。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试试吧……但我真的能改掉这个习惯吗?”
“改变需要时间,但只要你愿意尝试,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我鼓励道。
---
第三次治疗
第三次治疗时,李先生的状态有所好转。他的衣着整洁了许多,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坚定。
“医生,这周我试着用你教的方法,每当我想去赌的时候,我就问自己:‘赌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然后我发现,其实我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去散步,或者听音乐。”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这很棒,李先生。”我微笑道,“这说明你已经开始意识到,赌博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他点点头,但随即又露出一丝担忧。“可是,我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赌桌上的那种感觉……那种刺激感,真的很难抗拒。”
我决定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李先生,你觉得那种刺激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否让你想起了某些过去的经历?”
他沉默了片刻,低声说:“可能吧……小时候,我父亲总是对我很严厉,只有在我考试考得好的时候,他才会夸我几句。后来我发现,只有在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时,我才能感受到那种被认可的感觉。”
“所以,赌博对你来说,可能是一种寻求认可和成就感的方式。”我总结道。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许吧……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
第四次治疗
最后一次治疗时,李先生的状态明显好转。他的脸上多了一丝轻松的笑容,眼神也变得坚定而自信。
“医生,这周我一次都没去赌场。”他兴奋地说,“我甚至把赌场的会员卡都剪掉了。”
“这真是个巨大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我还和妻子谈了一次,她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开始重新规划公司的财务,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方向。”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希望。
“李先生,你的改变让我非常感动。”我微笑道,“记住,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你感到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找我。”
他点点头,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我鞠了一躬。“谢谢你,医生。你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的家庭。”
我目送他离开诊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窗外的教堂钟声响起,仿佛在为他的重生而庆祝。
---
后记
李先生的治疗让我深刻体会到,强迫性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通过精神分析法和认知行为理论的结合,我们不仅帮助他控制了赌博欲望,还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灵魂的重生之旅。而我,作为心理医生,只是这段旅程中的一个引路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