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都未曾料到,原本只是简单的请旨巡视,想为圣上消除西北隐患,却不曾想,竟意外地引出,圣上要微服私访,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而且,观察圣上的神色与言辞,越到后来,他对于此次微服私访的决定似乎愈发坚定,且有越来越坚决、不容更改的趋势。
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彻底傻眼了。
若圣上真的微服出巡成行,这一路上千山万水,风险重重,万一有个好歹,那最先请旨巡视的他们,岂不是要被朝臣们的唾沫星子淹死,成为历史的罪人?
到时候,纵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圣上见他们二人面露犹豫,似乎还想再劝,眉头微微一皱,直接一挥手,语气坚定地说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你们不必再劝!”
接着,他扭头冲站在一旁的富海使了个眼色,沉声道:“来人,送南安王世子与林大人出宫!”
富海尽管心里也不赞成圣上微服私访,但他一向唯圣上之命是从,闻言,立刻躬身领命,亲自护送二人离开。
这是,彻底不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了。
早先那会儿,还是亲亲热热、开口闭口都是“铮儿”的称呼,如今却已变成了淡漠疏离的“南安王世子”;而往昔声声和蔼可亲的“如海”,也刹那间变成了冷冰冰、客客气气的“林大人”。
前后的转变,让人既感到好气又觉得好笑。
这下他们可算是明白,琳琅那恼人又让人无奈的性子,究竟是遗传自谁了。
黛玉仍不置可否,只是缓缓地站起身,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
在场众人中,唯一高兴的,唯有那调皮可爱的小琳琅了!
她眨巴着大眼睛,满脸喜悦,她想走出皇宫,看看外面世界的愿望,快要实现了。
小琳琅似乎看到,街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纷纷向她热情地招手……
她兴奋得不得了,小脸蛋上满是难以遏制的喜悦,红润润的小嘴一直咧着,从圣上决定微服私访的那一刻起,就没合拢过,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后了。
这一晚,林如海和南安王世子本是兴冲冲地进宫,以为事情能顺利办成。
然而,他们也没想到事情能顺利成这样,不止他们能去,还拐带得圣上和琳琅小公主也要去。
这就有点违背他们的初衷了。
故而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踏出宫门时,两人都是愁眉苦脸,一脸沮丧。
迎上前来的权景瑶见状,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还以为他们奏请的事情被圣上驳回来了。
她连忙上前询问,待弄清事情原委后,不由撇了撇嘴。
权景瑶穿到这个异世界还不久,她的骨子里还残留着现代社会的思想,并未完全接受这里君权神授、王权至上的观念。
因此,当听说圣上要微服私访时,她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感到惶恐,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在她看来,底下的官员都能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巡视,体察民情,那么作为一国之君的圣上,更应该亲自到百姓间多走走,多听听他们的心声才是。
只有真正深入社会的最底层,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这个国家的脉搏,更好地治理这个国家,让实施的政策更加贴近民生,惠及万民。
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最底层的老百姓心怀仁慈,理解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否则,脱离百姓,高高在上,难免会有“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荒唐笑话闹出来,贻笑大方。
故而,当权景瑶听说圣上要带小公主微服私访之后,她并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圣上体恤民情,微服私访,不是常理之中的事么?带着小公主一同前往,更在情理之中。
之前她担心林如海他们巡视之事繁琐复杂,圣上会不会因为种种顾虑而不允准。
现在得了准信儿,她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于是便安心地上床,沉沉入睡了。
睡着后,脸上还挂着一丝心满意足的微笑。
独留下林如海一人,在屋子里徘徊。
后来尽管也躺到了床上,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但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整个人就像贴在热锅上的饼子,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又覆过去,心绪烦乱,一夜都未能合眼,只是睁着眼睛,望着黑沉沉的屋顶,思绪飘忽不定。
距他们不远处的一座主院内,书房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那灯火通明,亮了一宿未曾熄灭。
天蒙蒙亮,晨曦微露,南安王世子与林如海相继走出各自的房间。
两人都顶着两个明显的黑眼圈,眼中透露出浓浓的疲惫。
他们默默地对视了一眼,又默契地转开头,无需多言,心照不宣地一同踏上了去往皇宫的马车。
本来,他们二人,今日是无需上早朝的,只要整理好准备出行的行装即可。
但,二人心中皆有事未了,就此离去,实在难以安心。
他们思量再三,决定还是最后再努力劝谏圣上一次,即便希望渺茫,也要尽到身为人臣的责任。
只是,两人刚行到半路,距离宫门口还有一里多路的时候,便听到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从身后远远的地方传来,声音瞬间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马上之人一连串的高呼声也随风飘来:“报~八百里加急,紧急军情,行人退避!勿阻行程!报~八百里加急,紧急军情,行人退避!勿阻行程!报……”
呼声一声比一声急促,由远及近,从他们马车边呼啸而过,带着刻不容缓的紧迫感,让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急忙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