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后,王保红拿着提前做好的下季度采购报表来到了县商业局。
在门口的传达室登记以后,被人领到了一楼的会议室。
里面已经有不少的人在等着了。
“您就是县供销社采购科的王科长吧!您好!您好!我是下面公社供销社采购科黄鸣。”
王保红微笑着握住他的手,谦逊地回应:“黄科长过奖了,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这次算是略有突破,还得多向您和各位前辈学习。”
寒暄间,王保红快速扫视一圈会议室,发现义县管辖下各个公社的供销社的骨干们几乎都到齐了。
心中暗忖这场汇报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自身供销社发展,更是全县供销系统交流协作的契机。
她正了正神色,找了个空位坐下,将报表小心地放在桌上,又再次翻阅熟悉内容。
不多时,商业局领导们迈着沉稳步伐走进来,会议室瞬间安静。
王保红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张飙,之前县供销社采购科的科长。
张飙也正望向她这边,眼神交汇间,他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似是在打招呼。
王保红心中涌起一阵复杂情绪,当初刚进采购科时,张飙作为科长没少给她历练的机会,虽说要求严苛,却也着实助力她成长。
可后来张飙高升,采购科面临诸多难题,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她和同事们身上。
此刻,在这会议室里重逢,王保红很快整理好思绪,回以礼貌微笑,便将注意力转回到会议上。
领导开场讲了几句鼓励与要求的话,便开启正式汇报环节。
王保红深吸一口气,站起身,稳步走到台前。
她先是简要回顾上季度采购工作亮点与不足,言辞简洁精准,数据详实有力,引得台下众人频频点头。
谈及滇省合作,王保红眼中放光,将如何发现商机、艰难谈判、达成以物换物协议等过程娓娓道来,重点突出新开拓的物资渠道与潜在市场价值。
“我们引进的滇省特色布料、手工艺品,既能丰富本地市场,经过加工创新,还有望外销创收,而且通过这次合作,与滇省供销社建立了良好沟通机制,为后续深度合作筑牢根基。”
随后,她展示下季度采购计划,拟加大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采购,利用滇省渠道拓展外销;同时推进民族融合手工艺品项目,从培训、生产到销售全链路规划清晰呈现。
汇报结束,台下掌声雷动,领导也投来赞许目光,提问交流环节,众人纷纷踊跃发言,王保红都一一耐心解答,会议室气氛热烈非凡。
她深知,今日这份认可,是团队辛苦拼搏的成果,更是义县供销社迈向更广阔天地的新起点,虽然前路任重道远,但信心满怀。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散去,王保红正收拾资料,张飙朝她走了过来。
“保红,好久不见,刚才听了你的汇报,真不错!”张飙的声音带着几分由衷的赞赏,“这几年你成长得太快了,滇省那事儿办得漂亮,我都没想到能开拓出这么多新路子。”
王保红笑着回应:“张科长,还得多亏您以前的严格要求,给我打下了基础,让我有勇气去尝试。”
“这次滇省合作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过程里困难不少,但都一步步扛过来了。”
张飙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是啊,采购科的工作不容易,我在的时候就知道挑战重重,如今看到你带着团队干得风生水起,我也放心了。”
“对了,你们接下来推进民族融合手工艺品的项目,虽然立意很好,但是我……还是建议你们步子不要迈太大。”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浮现出一抹关切与忧虑,“毕竟,现在这个时候也不是很合适。”
“如今外面形势复杂,各类运动此起彼伏,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这些精致玩意儿上。”
“物资供应有时还捉襟见肘,大家想的更多是怎么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你搞这些手工艺品,销路怕是不好打开,而且太扎眼了容易惹来非议。”
王保红心头一沉,她怎会不知当下的难处,可这个项目承载着太多希望,沉默片刻,她还是开口说道:“张科长,您说的这些我都懂,可这项目我们也是斟酌许久才定下的。”
“一方面,是想借着民族文化融合给乡亲们寻条增收的路,现在很多人家日子过得紧巴巴,能多份收入总是好的;另一方面,也是想为咱的传统文化传承出份力,那些老手艺要是在这动荡里断了根,太可惜。”
张飙轻叹了口气,神色凝重:“我理解你的苦心,保红,但做事得顺势而为。”
“这些话你当着我的面说说就算了,可千万别在外头乱讲,现在形势敏感,大家都在风口浪尖上。”
“搞民族融合手工艺品,本意虽好,可一旦被误解,扣上什么帽子,那麻烦就大了。”
“上头号召大干快上,集中精力搞生产、促运动,手工技艺这事儿,在有些人眼里,可能就成了不务正业、分散精力。”
王保红心头一紧,微微皱眉,她深知张飙所言非虚。
在这特殊时期,稍有不慎,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张科长,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们肯定会小心谨慎。”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不只为了经济效益,也是想给乡亲们找点事儿做,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要真因为不小心断了根,于心不忍啊。”
张飙拍了拍王保红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知道你重情重义,可如今保命、保项目要紧。”
“你回去跟大伙商量商量,把手头现有的材料利用起来,做一些简单又实用、符合当下需求的小物件,先维持着工坊运作,熬过这阵风头。”
“要是遇到难处,随时来找我,虽说我现在不在采购科了,但能帮上忙的地方绝不推脱。”
王保红感激地点点头:“张科长,多亏有您提点,您放心,回去我就安排。”
“我们一定低调行事,不给组织添麻烦,也尽量保住大家的心血。”
告别张飙后,王保红匆匆赶回供销社。一路上,她的心情沉重又复杂,脑海中不停思索着应对之策。
回到社里,她召集同事,将情况如实相告。
众人起初有些沮丧,但很快振作起来,开始重新规划。
大家把那些色彩鲜艳、稍显“张扬”的布料收起,改用素色、耐用的材料,制作诸如军绿色的布包、简易的针线盒等实用物品。
工坊里不再有欢声笑语,只有压抑的沉默和忙碌的身影,他们在时代的夹缝中,顽强地守护着那一丝希望之光,等待着云开雾散、大展宏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