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院对于文建凡的请假还是很宽容的,目前,留在棋院学习的那些同志在听过文建凡的棋理课之后,都开始长棋了,以前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的棋谱,现在再看,感觉落的子处处都不在棋理上,虽然让他们再次对弈,还是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比起以前,那还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都知道在棋院就相当于是读大学,文教授的教导处处在理,能和他下一盘指导棋,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暴露出来,这样很方便自己提高。
附中的欧老师不想放人,刚刚放完的暑假,才一上课,学生就要请长假,没这道理啊,再说年纪轻轻的小少年,万一在路上出点啥事,那不是糟蹋了这么好的学生么?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怕他独自出去采风,越是有很美风景的地方,越是危险,“安全,安全第一,要是没人陪你回去,那就别回去了吧。”欧老师说道。
“欧老师,我保证不乱跑,你也知道,我这半年都没回家了,心里总是牵挂着我爷爷奶奶,之前我在棋院也没休息过,棋院的领导还给我批了假呢,不信您看我的假条。”
年纪小是没人权的。
想当年,五岁多就和老大开始往城里跑,八岁就开始给单位送货赚钱,谁有他们两兄弟的本事?再说这次回家是要给嗲嗲娭毑好好说一说的,争取让他们和老大都去四九城去。哪怕心里知道他们二老不回去,那也要做做工作不是。
欧老师批假的时候,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文建凡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女老师就是这么麻烦,总把学生当小孩子,尽管文建凡再三保证了自己会注意安全,欧老师还是恨不得跟着文建凡回家的态度,好不容易出了学校,文建凡终于自由了。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要带回家的,四九城的特产能带回家的也就是六必居酱菜和酥糖了,其他的肉类文建凡怕放不了那么久,就不带了。
兴冲冲地跑到李老爷子的住处,就激动的对他喊道:“干爷爷,我走啦,大概二十来天就回来了,我估计咱们家的电器快到了,您到时候记得收起来就行,另外我写的那个电影剧本您记得给他,算了,我等他来了再回去吧。”话说到一半,文建凡就知道不好了,说话的音量也降了八度,变得有气无力了。
他还是太冲动了,这事儿他没算计好,就想依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是人家罗主编好不容易来一次,总不能自己不接待他吧。
于是他就像个早泄患者,兴冲冲地进洞房,还没上床就蔫了。
李老爷子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哈哈哈哈,你不是陆地小神仙么?你不是不犯错么?你不是一直以冷静自居的么?怎么?朋友来的不是时候?哈哈哈哈,你要笑死我,哈哈。”被李老爷子嘲笑了好一阵子,还没办法反驳。
气呼呼的文建凡把酱菜和酥糖一扔,一屁股坐在地上,掉起了金豆子,还是怎么哄也哄不好的那种。
以前文建凡处处都像个大人一样,不论是表现还是思维,都很成熟,虽然个头小,但熟悉他的人都把他当个大人,不敢哄骗他,今天他的表现还是暴露了他很小孩子气的一面,李老爷子笑归笑,还是很心疼他的。
“思乡之情谁都有,爷爷知道你想他们了,他们也想你,都怪这什么主编来的不是时候,偏偏在我们建凡想要回家的时候来,要不爷爷帮你揍他一顿,给你出出气,好不好?”李老爷子只能这么哄着文建凡。
“我就是想他们了,呜呜。”文建凡抱着李老爷子的胳膊哭的很伤心,从小就离家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唉,晚上爷爷带你去趟鬼市,怎么样?咱们不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找些想去的地方玩一玩,看一看,来了这么久,四九城都没好好逛一逛的吧?”李老爷子有些可怜这个自律的孩子。
文建凡没说话,还在一个劲的哭。
“以前我没见过自己把自己蠢哭的孩子,今儿可算是见着了,来,让让爷爷好好看看,看看是个啥样儿的。”李老爷子作死的笑话着文建凡。
这句话把文建凡逗笑了,“吭哧”,鼻涕泡糊了一脸,“哇”这下更没脸见人了!
这人呐,总有尴尬的时候,也幸亏这年代没有监控,要不然这段要是让人放在尴尬集锦里头,还不得恶心死个人啊。
当然,要哄好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比如一顿好吃的,要是不行,那就两顿。
文建凡吃了一顿致美楼的一鱼四吃之后,还提出了要吃海参的要求,那自然是下一顿的事情。
文建凡知道,尽管自己做了无数的威胁,老爷子也答应了保证不说出去,但是老爷子这种性格,一定会在“最适当”的时期把这个笑话说给他的家人听的。
鱼,文建凡百吃不厌,前提是鱼做得干净,致美楼的鱼就很好的满足了他的味蕾。
美食当前,一条十来斤的鱼被这俩爷孙造了个干干净净,文建凡还吃了个闷驴烧饼,把服务员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晚上,两人一起趟了趟鬼市。四九城鬼市很多,清朝时期就有三大鬼市了,一个在德胜门北河沿离果子市不远的地方,还有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和宣武门外的西晓市。
到了建国后,什么都要票证的时代,鬼市越发兴盛起来,被打击的多了,就只剩下几个比较大的鬼市了,大柳树和潘家园都是鬼市兴起之后演变出来的市场。
入夜之后,摊主出来摆摊,主要出售的物品包括旧书、旧画、旧家具、旧物件、旧衣服、古玩、首饰、钟表、挂货、甚至还有专门倒斗出来的东西。
趟鬼市三不问的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对于旧衣服、鞋子、肉类和大米之类的物品,文建凡没半点兴趣,专门看那些木质家具和瓷器、古画一类的老物件儿。
前些年比较混乱的时候,沿着河走一圈,都能捡到不少别人丢弃的古董字画。文建凡没赶上那个时代,只能用钱购买。
这个时候的物价很便宜,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物件,几块钱,十几块钱就能带走,瓷器文建凡认不太准年代,也就是这年月官窑的和民窑的还是能分得清楚。
文建凡走不动道了,先是在书摊上翻找自己想要的古书,万一碰上宋版的书籍,那就值得收藏了,先不说一页宋版一两金,宋代古书之所以珍贵,首先在于其稀有性。
由于年代久远,宋代以前的古写本几乎绝迹,而宋代雕版印刷术才小范围被应用,许多唐末以前的着作在宋代才被第一次印刷,因此宋代古书是最接近原本的书籍。
雕版印刷的书籍要是能碰到,那就如同大海捞金差不多,文建凡找了几家摊子,也只找到明朝或是清朝的几本旧书,用做旧手法做出来的书和真正的旧书还是有区别的,文建凡也不是全外行,在星城的朝奉先生那里,他还是学了些东西。
一番砍价还价,下来,花了二十多买了三本书。
然后他又开始看画,古画做假的多,文建凡的画画水平不算高,有些老画他实在是欣赏不来,感觉还没他的水平高,找了几幅傅抱石和李可染的作品,他们的画都不贵,几块钱一幅,文建凡打包收了七幅。
家具其实文建凡也喜欢,尤其是又大又沉的明清老家具,要是房间里全部用黄花梨的或者是用小叶紫檀的家具,文建凡都不敢想后世会是个什么价。
家具的事情急不得,那就看看瓷器吧,打眼也就打眼了呗,玩古玩的谁敢说一辈子没打过眼的,大不了自己多找几个帮手帮自己收这些玩意儿就是了。
能入文建凡法眼的瓷器不多,官哥汝钧定就不要在这里想了,能捡到几个明清时期的官窑就很不错了,
花了一百多,带回来三本旧书,七幅民国时期的画和两只碗、一个瓶子以及一个疑似五大名窑的瓷器,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四四方方的,像个花盆。
打不打眼的就不知道了,反正自己喜欢就行。
回到城里已经破晓,俩爷孙吃了早饭就分道扬镳,东西文建凡就留了那几本书,其余的都交给干爷爷保管,他自己还要回棋院销假。
陈院长自然是高兴的,这小祖宗的朋友来得实在是好啊,真的太及时了,不然只怕这小子还要自己去星城把他捉回来。
在他讲棋的时候,没人把他当小孩看,但平时搞体育锻炼的时候,哪怕文建凡蹲了那么久的马步,力气上,他还是比不了成年人,就连五十来岁的老同志他都比不了,这年月谁家的劳动力是吃干饭的啊。
货物其实已经到了津门港码头的仓库,就等着香江那边的电报,罗主编也已经启程了,今天他会到羊城,然后拍电报让津门装货,往文建凡这里送。
最大的问题是房子,文建凡的房子还只是建好了地下第一层,第二层还在搅拌水泥砂浆,要想完工,至少要等到十一月,能用的机械太少了,什么工作都是人工完成,怎么快得起来。
文建凡一直很孤独,棋院里都是二十多岁以上的大人,他们要么成了家,要么正在谈恋爱,谁也没空搭理他,好在他有自己消磨时光的办法,不然一个人的生活还真的不如回家呢。
最近他还在继续写书,而且改掉了一部分哈利波特里面的内容,原着估计是没想到自己写的书居然能这么火,所以难免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文建凡觉得主要问题还是人物,出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怎么可能会那么善良?还有正派有些技能,物品和人物太过于bug,而伏地魔和反派,以及一些黑魔法又被削的太过明显。
能改的地方文建凡都改动了,让情节更加合理流畅,对手的势均力敌才是书本的最大看点,不然只能哄哄小孩子了。
前三本的英文版文建凡还在写,按照他的估计,这样的书籍只怕中文观众没什么代入感,还是要靠外国人去带动销量。
中文的还是需要仙侠一类的小说才能带动,比如说《佛本是道》、《诛仙》,这才是国人喜欢的,但是文建凡真的不打算再祸害内地人了,就连歌曲,都尽量抄袭小本子的和湾湾以及南韩的。
内地的音乐落后他们不止一个时代,机器设备也落后太多,文建凡也只能在机械器具上想办法,只有等到八零年代,再把后世的LEd完全弄出来,申请个专利,再把无人机弄出来,甚至连最赚钱的金融、地产和石油都不需要碰。
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低调才是王道,再说自己又不要混江湖,更不需要打打杀杀的。慢慢来吧。
当货车开到棋院,喊文建凡出来签收的时候,文建凡只觉得头晕,货车上满满当当全都是大纸箱子,家里需要这么多电器吗?一个个的大纸箱子,上面印着toShIbA、mItSUbIShI ELEctRIc、YAmAhA的字样,不用看就都知道里面全都是电器了,清一色的外语字母不知道羡慕了多少棋院的高手们。
大家都在猜测这些大箱子里面都是什么电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电器让一个小孩子签收。
“你看那个大箱子,就是最大的那个,那是什么啊?还有那个长长的,扁扁的箱子,那是啥啊?怎么和别的商标不一样啊?”
“那个最大的应该是冰箱,那两个矮的,扁扁的箱子里搞不好是两台摩托车,至于那些,应该都是电器吧,我擦,这狗日的小子真特么牛逼啊,只是他这么多电器,就那么一个破宿舍,他往哪放啊!”
“要不我们去问他买点电器?”
说这话的是刚进棋院没多久的,只要是出过国的基本上都能认出这些电器来。
这些东西对没见过世面的国人还是很有杀伤力的,现在结婚追求的只是三转一响,谁家要是有台电视机,哪怕他家孩子是个瘸子,都有傻姑娘往上面凑。
陈院长出面,招呼大家都来搭把手,帮忙把箱子全都卸下来,还专门帮他找了间库房放置这些电器,也算是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