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瞧见另一个朴素的银簪子,觉得适合许娘,也顺手包了。
\"客官,您拿好。共20两银子。\"
议论声变成了震惊的抽气声。
眨眼间就买了20两银子的首饰,这叫穷日子?
那她们三两都肉疼..岂不是要饭的日子?
江柔瞳仁颤动,直勾勾的盯着许毅,和小厮刚包好的梅花镯子。
她也很喜欢。
五两银子买个没流苏的普通梅花簪,她看了好久都没舍得。
他竟直接花了20两。
许毅哪来的银子?
那..他的梅花簪子是给她买的吗?
万一,他送给自己,他是收还是不收?他要是趁机要求亲,自己是不可能答应的。
江柔脑子乱成一团时,小蝶嘲笑的声音再次响起,“小二,你多余给他包,他哪有银子买,你看他那身破衣裳,像是有二十两银子的样吗?”
许毅穿的是许娘亲手缝的棉袄棉裤,踩的是千层底布鞋,许娘怕他硌得慌,还给他加工了下,垫上软乎乎的棉。
看上去不起眼,可满满的都是母爱。
舒服着呢。
给他千金都不换。
看在众人眼里就不是这样了。
尤其是许毅不反驳,更叫他们怀疑。
小厮脸上始终挂着笑,但眼里也闪过担忧。
不能白忙活吧。
许毅懒得纠缠,自顾从怀里摸出一百两的银票。
让小厮结账又嘱咐道:“给我找成碎银子。”
银票都是特制的花纹样式,根本不能作假。
许毅掏出来那一百两,都不用说话。
众人看着小蝶和江柔的眼神自动就不对了。
\"还以为是这个小伙子不学好。我看是这两个姑娘狗眼看人低吧。”
“那可是一百两,能揣着一百两银票出来,还一下子花了20两的,这叫穷人?”
“哎,那个漂亮姑娘可从没说话,都是小丫鬟嘴臭。”
“得了吧,纵容丫鬟说,小姐能是什么好饼。”
“人家小伙子不愿意计较,两人还不依不饶的,也得亏他脾气好呢。”
左一声右一声,只给江柔和小蝶说的面红耳赤。
小蝶气的飙泪,“有银子不早说。小姐,这许毅是诚心看我们二人出丑。”
江柔心里更复杂,他一下子能拿出一百两,也没她想的穷酸,他们又两情相悦,不然就..
这么想着,她才从匿身的红柱子后莲步出来,眼神如泣如诉,轻轻叫了声:“毅哥儿。”
这一句叫许毅猛地蹙眉,温润的脸色也冷如冰块。
宋婉宁叫他毅哥,他满心欢喜,到江柔这,他只觉得烦。
他落魄时,江柔生怕拖累。
而宋晚宁却任劳任怨,为他生下女儿,没有一句怨言。
再说容貌,江柔养尊处优二十载还没有宋婉宁白。
也没宋婉宁身上的柔和叫人安心的气息。
不由冷声道:“别叫这么亲近,许毅恐怕家中妻儿误会。”
不想纠缠,等小厮找了银子回来,许毅便干脆下楼,多一个眼神都没给。
江柔僵在原地。
满脑子都是许毅的话。
他哪来的妻儿?
不可能啊。
小厮提醒她小心脚下,这才反应过来差点踩空。
她魂不守舍的下了楼梯,盯着许毅的背影,慌乱的扯着小蝶,“快,拦住他。”
她想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蝶误以为自家小姐是气许毅态度不好,领命冲了出去。
\"许毅你站住。\"
许毅当耳旁风。
小蝶气急,挥手叫人:“大家快看啊,这个人恬不知耻的偷了张家少爷十五年的好日子,还差点骗了我们小姐跟他成亲过苦日子,我们家小姐心善跟他搭话,他竟然是这个态度。”
门边的许毅终于顿住脚,嗤笑一声,\"你当大家都是傻子吗?事情作何,大家都看的清楚明白,就算不知,出去打听便知晓,哪轮到你个姑娘空口白牙的胡说。”
许毅视线从围观人身上扫了一圈,扬声问道:“大伙说是不是啊?”
前后两句话,把众人想要声讨许毅的话堵在喉咙里。
这里人这么多,万一帮错人可不就叫人笑话。
这个许毅还真是牙尖嘴利。
小蝶气的够呛,没等再说什么,人已经走没影了。
许毅去到衙门,这回遇上县老爷的胖管家。
有这层熟悉在,管家上报,县老爷现场拍板,从明天开始,每天十个衙役去除草两个时辰。
估计着最多十天宅基地便能收拾完。
等宅基地完事,再去除荒地的草。
慢慢来,保准不耽误种地。
有了准信,许毅调转方向去了钱庄,换了碎银子和铜板。
许大山和许远已经等在原地了。
许毅说了县老爷的安排,许大山便说:“砖瓦我也问了。”
“若是全用青砖,廊檐用瓦,五进的院子要三百两银子哪。就这不算上家里该打的木床,窗户,桌椅板凳,要是找人建房,他包建房的人,劳力还得自己找。”
许大山想想这个大工程都有些泄气,“太费银子了,不如盖个两进院子得了,咱家老房子好着呢,我跟你娘还住这。”
许毅不赞同。
他再也不想跟爹娘媳妇分开。
\"就得盖个大房子,往后咱一家整整齐齐的住。”
怕许大山着急,他安慰道:“银子的事我自有办法。”
他算账:“咱们家现在有460两,给村民结账31两。剩下的足够盖院子了。”
“咱们这笋的生意还能有一段时间,爹尽管放心。”
他又说了自己的想法,老二哥不要老虎的银子,自家都留下就不合适。
三人一合计,给他买了十斤米,十斤面,一大坛子油,五斤猪肉,放在车上,一同给他拉了回去。
老二哥不想要,许大山叹了口气拍着他的肩膀劝,“你就收着吧,你大山叔从前想帮也是有心无力,现在条件好了,你尽管拿着,你要是不拿,叔往后都不好意思跟你借老牛了。”
“哞--”老牛好像听懂话,也跟着劝。
见他收着,许家父子才顺着小路往家走,顺便招呼村民可以来结账了。
结果等到家吃了饭,竟一个村民都没瞅见。
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