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早朝
所谓的以武定帅,肯定不是像影视剧那般,搞个擂台,让大伙儿轮流上去打一架。
那叫作秀!
是后世影视剧,纯粹为了突出动作优美,或者暴力的卖弄行为!
战场上,如果出现短兵相接,需要最高将领上阵厮杀。
那么,其实已经败了。
那个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将不再是一个武将能打十个,还是打一百个。
决定战场胜负的,其实是兵力的多寡,排兵布阵的能力,气势的强弱,地形的优劣……!
两军对战,首先就是弓箭手表演。
很大程度,弓弩手的强弱,会决定战争的走向。
秦灭六国,秦弩为六国所畏惧!
据说秦弩攻城,可射两百步,密集的箭雨,密密麻麻,如雨滴一般密不透风。
没有掩体,死路一条!
所以,军中比武,多比射箭!
咱们射得远,射的准,根本不跟你玩近战!
从唐朝开始,经历宋朝,军中选拔武将的规则,早就定了下来。
对应文官的科举,叫武科举!
只不过,宋朝崇文抑武,有段时间,曾经废了武科举,带坏了风气。
元朝更加不信任汉人,没有选拔武将一说,全是蒙古族内部举荐。
大明立国之后,实行的是武将世袭制,武科举名存实亡,很多年不曾举办。
一直到了土木堡大败之后,少保于谦被杀害,朝廷担心蒙古铁骑,再次袭扰京师。
所以,天顺皇帝不得不重开武科举,招募良将。
不过,荒废多年的武科举,不成建制,有些拿不上台面。
然后,到了成化朝,成化皇帝虽然沉迷修仙和房术。
但是,成化皇帝不仅大方,而且也很重视武将提拔。
自此,武科举的各项考试,才逐渐的成系统了。
不仅去掉了不实用的部分,还增加了纸上谈兵的策略问答。
策论!
无数武将头疼的一项,却有着甄别顶级将领的作用。
所以,这一次的比武,显然是按照军中的规矩。
此次比武与武科举一样,进行弓马、策论的比试。
而不是像菜市口的屠夫,拿着杀猪刀,哼哼哈嘿的,杂耍一通。
一帮武官,自然是不会反对武斗一番。
虽然,很多武将是世袭的,有些连骑马都不会,战斗力就是渣渣。
但是,少数敢挂帅出征的武将,弓马这活儿,还是熟练的。
大明能打的武将,还是有的。
至于策论,就看题目了,反正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肯定都不是,于少保那个级别的大神,都是胡吹八吹呗。
总之,按照武举的规则比试,谁也不占便宜。
那就打咯!
谁怕谁啊?
开干呗!
三三两两的武将回应:“臣等并无异议!”
大部分武将,以及文官都是默不作声。
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这活儿,也不关他们的事儿!
朱佑樘见无人反对,于是淡然笑了,下令道:“两个月后,西苑比武!
朕要与将士们,一起观看大明的以武定帅之战!
举凡正四品以上武官者,或者内阁九卿举荐者,皆可一试!”
哇哦!
陛下也要亲自观看!
这性质和b格,瞬间就不一样了!
上一次皇帝亲自观看武斗,似乎还是二十多年前,成化九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成化皇帝还没有开始修道,也没有和一干妃嫔鬼混。
还是个小伙子的成化皇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
可惜!
后来,他体验到了修真的快乐,再也没来西苑了。
至于,弘治大帝朱佑樘嘛……?
这么怕死的人,窝在皇宫都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
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西苑呢?
还是跟这么多将士一起?
简直天方夜谭!
不过!
这一次,朱佑樘是下了大本钱,冒了生命危险。
要不是,这一次事关重大,他才不会现身!
这些年,朱佑樘和张山风,重心一直在对付文官和儒家。
在武将的遴选方面,他们着实没有在意。
也就弘治六年的时候,听了大臣的意思,将武科举进一步的改革。
将武科举改为了先策论,再弓马。
策论不合格,不允许参加后面的比试。
他也仅仅是加重了,策论的重要性。
对于弘治大帝的第一次现身,武将可是热情澎湃,兴致高昂。
只是……
到时候输了,会不会很丢人呢?
到时候赢了,会不会很拉风呢?
老一辈的将领,心头快速计算,都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张山风。
这个杀胚,举荐的人,似乎是个二十左右的毛头小子,能打仗吗?
一众公侯,眼中同时闪过一抹灵光,露出了然的神色。
年轻!
对!
这是让年轻人出头的机会!
让后辈中,无法世袭的子孙,上场比一比!
没准儿,还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
反正,老夫已经位极人臣,嫡长孙注定世袭,也无需冒险。
不如,让其他的子孙去试试,也许能来个一门双爵!
英国公一脉,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打赢,就赚翻了。
打输了,就当磨练,与皇帝混个脸熟,还能乘机教育后辈一番。
以后少逛青楼别逗鸟,回家多练武艺勤看书!
于是,年轻一辈,就被悄然推入台前。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注定是一场,年轻人之间的战斗!
……
当然,如此精彩的赛事,如何少得了大明报社的报道呢?
几乎在下朝的第一时间,张山风就已经胸有腹稿。
一篇慷慨激昂的宣传,将老百姓的胃口,吊的飞起。
与此同时,各地大明报社的头条都是一样的。
大明远征军,以武定帅!!!
核心内容都是:西苑武斗,陛下与你们一同鉴赏,帅印之争!
短短的几天之内,老百姓的热情被点燃。
大明报纸,被疯狂抢购。
不过,更加疯狂的是将领!
那些出场的人,可是这些军中将领,膜拜的对象!
他们可是做梦都想封侯拜相,封妻荫子,想做到跟参加比试的人一样,世袭爵位!
这次出战的,不仅有镇远侯顾溥,还有宁晋伯刘福,以及……
都是能征善战,在军中有不俗威名之辈!
……
虽然,西苑是皇家林园,老百姓不能进入,更不可能亲眼去观看一番。
不过,大明如今已经勉强达到了温饱。
在娱乐项目匮乏的当下,青楼、赌坊是为数不多的娱乐。
但是!
这些地方,都不是正经人能去的,颇为消耗银钱。
相反!
每天一文钱,一份报纸。
实时播报,比武战况,谈论一下公侯夺帅之战,似乎是非常廉价的,娱乐选择。
而且,时间在三月,并非农忙的时节。
这无疑是广大农户,空闲时间最多的时候。
这时候很合适提升,这种大型体育项目的关注度。
现在,大街小巷,茶余饭后,都在谈论比武一事!
同时!
张山风不仅开出盘口,在很多地方制造气氛。
他也将参赛选手的身份背景,在大明报社上,进行跟踪报道。
而且!
每天的报纸头条,还让有名望的公侯名将,发表自己对武斗的预测。
例如:今天的报纸头条,就是英国公张懋出面。
他自然是力挺表兄——被先皇削了爵位的张瑾之子;
前两天的报纸头条,保国公朱晖,则是极力捧自己的儿子——朱麒。
他也想搞一个一门双爵!
其他公侯,也是非常卖力的,宣扬自己的子侄。
显然,排名预估,已经失去了公正性。
但是!
老百姓只在意内容精彩程度,并不在意内容的正确性,以及精确性!
所以,为了迎合老百姓的需求,大明报社疯狂的对参赛选手,进行包装炒作。
谁谁谁天生神力……
谁谁谁三岁习武……
谁谁谁战绩彪炳……
一连串的胡编乱造,疯狂胡吹,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不过,这些很容易审美疲劳。
没过半个月,就让人提不起兴趣了。
显然!
改出大招了!
大明报社,为了更加吸引百姓的关注度,陆续爆料一些花边新闻。
比如,预估排名第一的,镇远侯顾溥,就曾经出入赌坊,十赌九输,未尝一胜;
预估排名第五的,宁晋伯刘福嫖了青楼歌姬,从不给钱,还一次叫三个,据说……;
预估排名第八的,保国公朱晖之弟朱麒,经常不喜欢洗澡,传闻三个月才洗一次澡……
一连串的爆料,非常火热,老百姓疯狂抢购报纸!
但是!
大明报社被围了起来。
各路公侯被报道之后,名声已经烂大街了。
拼了!
你丫造谣也忒过分了,搞得劳资鸡犬不宁!
因为……
现在,每天都有人,拉着顾溥去赌钱。
听说,那家伙未尝一胜,妥妥的赌海明灯啊!
不找他找谁呢?
宁晋伯府方圆五里,已经很久没出现一个女性。
甚至,大妈都绕着走!
最惨的是朱麒!
现在除了家里人,没人敢靠近三步之内。
他连去青楼,开出八百两的天价,都没姑娘接客……
惨,惨,惨!
这是后世娱乐圈惯用的伎俩。
反正!
大明报社只负责报道,至于查实,交给锦衣卫和顺天府……
量那几个公侯,也不敢上门理论。
他们打不过张府的家丁!
至于围了大明报社呢?
呵呵!
立马就被打断了腿,大明报社是谁开的,知道吗?
第二天,大明报社再次报道。
宁晋伯刘福、保国公朱晖之弟朱麒,恼羞成怒,率军围攻大明报社。
结果!
他们反而被毒打一顿,闭门养伤。
然后,他们的预估排名疯狂下跌,最多的已经下降五名了!
一时间,气氛再度被引爆。
花边新闻,成为了家家户户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现在的焦点,俨然不是谁将夺得第一。
所有人关注点,已经变成了谁谁谁,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还有谁,敢再去大明报社,继续搞事情呢?
有没有人,能带兵冲进大明报社,砍了一众卖报的工作人员?
大明报社,是否还知道,哪家伯爷的兄弟,有什么特殊癖好呢?
亦或者是某位公爷的曾孙,其实不是亲生的……?
无论老百姓的关注点,是不是有被带偏了的嫌疑。
反正!
经过这样一番炒作,这场大战,已经被炒热了。
很多军户和老百姓、读书人,以及士绅富户,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明天的大明报纸,上面会爆料什么呢?
显然!
这场以武定帅,已经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
京城,张府
云衣拉着张山风,讨好道:“相公,透露一下呗!
明天大明报社,又要报道谁?
快说说,是不是英国公啊?
很多公侯都报道了,英国公的侄子,至今还没报道呢!
我猜肯定是英国公的侄子!”
云衣的话,无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一众仆人,心不在焉的干活,其实都在伸着耳朵偷听。
连牟双和秋灵,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张山风一脸神秘:“无可奉告!”
“切!”
众人满脸失望。
“哈哈哈!”
张山风则哈哈大笑。
新闻,当然要新,才能吸引人。
让云衣知道,等于全府都知道,等于小半个京城都知道,还如何神秘呢?
至于,明天报道谁……?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