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朱佑樘按计划提出了,要兴建图书馆之事。
显然,昨天他并没有说服两部官员。
不出意外,迎面而来的,是一声又一声的反对。
内阁,六部,御史都是带头反对的,甚至连武将都有人加入反对!
这次坚持要在各县设立图书馆,是为数不多的,朱佑樘亲自出面的提议!
同样,也是为数不多的,满朝文武,比较齐心,都要反对的。
陛下那所谓“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提议,在满朝文武看来,都是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
张山风则一脸昏昏欲睡,根本不想参与辩驳。
昨天的一通说辞,让张山风改变了想法,不反对建立图书馆。
但是!
张山风更清楚,他不能出言,更不能支持!
否则,就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反对而反对,引发更加强烈的反对!
大明朝堂,不知道什么时候养出的坏毛病,不以提议决定态度,而是以人来决定支持与否。
以张山风的树敌情况,一旦表态,就会变成朝堂争斗,性质立马变了。
他不表态,其实就是支持。
这场与文武官员的斗法,只能朱佑樘自己来!
看着一声又一声的反对,朱佑樘有点体会张山风的感受了,脸色逐渐就冷了下来。
好话说尽,不管用?
那就上硬菜!
老虎不发威,所有人就忘记了,谁才是领导!
只见朱佑樘冷着脸,寒声问道:“诸位爱卿,朕欲恩泽四海,教化百姓。
让更多人读书,为大明再添无数人才,此法有何不妥吗?”
徐溥颤颤巍巍的走出来,用着几乎病入膏肓的语气劝道:“陛下欲让天下人读书,此乃莫大宏愿。
臣等理应支持!
然而,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治大国,如烹小鲜!
凡国之大事,切忌急功近利,需缓缓图之!
臣以为,可以先在两京试行。
盖十座图书馆即可,如此百姓有书可读,万民沐浴皇恩,户部也不用开支太大,国库仍能保持充盈,岂不美哉?
陛下以为如何?”
朱佑樘立即反驳:“两京之地,能有多少百姓呢?
假若只盖十座图书馆,能让多少人读到书呢?
三千还是五千,三万还是五万呢?
徐公,你告诉朕,上次人口清查,大明有多少百姓?
是一亿四千万!
这还是没算上交趾布政史司,以及偏远之地的!
朕要的是,天下之民皆可读书,天下百姓之子女,皆可成才!
而不是做做样子,攒那么点功绩!”
天下之民,皆可读书!
多么宏大的愿景,盛唐都望尘莫及!
徐溥热泪盈眶,能遇明君如此,夫复何求?
但是,他真的时日不多了,看不到那一幕了!
嘴里念叨着什么,徐溥仰天一叹,隐约间只能听清几个字:“能否向天再借二十年!
很想看一看大明的盛世,远超盛唐的盛世……”
然而,徐溥是不反对了,有人却站了出来。
盛世,愿景,很吸引人。
但是,那都得有钱!
徐溥性格偏软,较圆润,虽隐忍而不够锋利,刘健却不一样!
刘健很不客气的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
读书识字,不过是为了做官。
盛世当以农为本,兵为矛,匠为基,商为辅,才可国富民强!
若天下之民,皆吟诗作对,天下还有何人耕种,何人戍边,何人贩卖,何人锻造呢?
臣以为,当如徐公所言,于两京之地,以及各地省城兴建几处,文人士子若要读书,不会在意多走一些路程。
如此学子可以读书,朝廷省去开支,岂不两全其美?
无需再建,亦不可再建!
否则,劳民伤财,或适得其反!”
刘健的话,引得满朝附和,一众大臣尽皆点头。
就连一向不关心这些事情的公侯,也接连称道。
朱佑樘冷笑:“刘公有所不知,朕欲创立之图书馆,并非全然八股之文章!
图书馆将包含万象,其中之一就有农书!
由大明农业大学编着,将最近这些年,他们积攒的经验,编纂成书!
此举,可以教农户如何建立暖棚,冬季种菜!
亦可教农户如何自制化肥,增加亩产。
也可以教农户改善土质,合理种植,增加收入!
……
还可以教农户如何嫁接育种,种出的瓜果更加甜美,更加容易丰收!
朕举一例,桃多毛而口感不佳,而果肉甘美,李皮光滑而果肉酸涩。
二者若能结合,将何等可口呢?
诸位卿家,可想一尝乎?”
一时间,大殿有些嘈杂。
这种玩法,千古未见!
让儒家这群官员,已经忘记了礼数,居然当场惊呼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此法也有人尝试过,虽皮滑而味酸涩,味道不佳!”
“……”
有人不服了,这不是扯淡吗?
桃是桃。
李是李。
哪有李子皮,桃子馅的玩法,搁这儿忽悠谁呢?
朱佑樘没有废话,伸手一招,萧敬显然早有安排,一群太监端着果盘走了进来。
小太监给每个大臣发了一盘,他们从未见过的水果。
朱佑樘拿起一枚,面带得意,内心滴血的笑着说道:“朕特意命人从琼州带了一些,来与众爱卿一起尝尝!”
有官员有些拿捏不准了,把玩起来,看了半天,又嗅了嗅,才有些不确定:“此果,看着的确像李,真能食否?”
虽然,是陛下赏赐的。
但是,对于从来没见过的果子,有人出于好奇,还在把玩,有人出于礼数,只是观察。
暂时,还没有人真的去吃两口。
张山风可就没有没那么多讲究,这东西,大疯哥可是没少吃!
这才五月,用后世的阳历,也就六七月的样子,没有到这东西量产的季节。
这典型的,是最早出产的一批。
而且,还是从几千里之外快递过来的,贵啊!
朱佑樘原本是为了买给朱厚照和皇后的,为了老婆孩子吃到好东西,他可是下了血本,从数千里之外的琼州,专门派人摘的新鲜的!
颇有一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感觉。
有人见到张山风嘎嘣脆的,开始不客气的吃了起来,一众公侯武将可没客气,跟着有样学样,也开始嘎嘣脆的嚼起来了。
甚至,有精明的人,还将桃核藏了起来,准备拿回去种一种,看看来年能不能吃上。
这也是对于油桃好吃的一种肯定。
于是,文官终于不再矜持,也开始品尝起来。
于是,接二连三的有人开始给好评了:“此果甚是甘甜!
即有桃的甜美,也有李的润滑,去除桃之皮毛,留之甘美。
不错,不错!”
朱佑樘见状开始劝说了:“此物名曰油桃,乃桃树与李树经过特殊手法种植而成。
此物在琼州和江南少数几个地方,已经开始试种成功。
现在,此果在江南的顶级酒馆和妓院,一枚十文!
诸位想想,产量比之桃树和李树一点都不差,一文钱能买多少桃和李呢?
普通农户,若能都种上此树,每年能卖多少银子呢?
朕以为,哪怕是大量种植,价格下跌得再厉害,也比现在老百姓种桃树与李树更好吧!”
刘健嘴角猛抽,在他看来,这些大学,都是张山风给公务员增加新鲜血液,为了压制儒家而创办的。
他一直没怎么看得起,张山风捣鼓的诸多大学,更是在朱佑樘无视了张山风多次提倡的替代儒家官员之后,再也没怎么关注一众大学了。
如今,朱佑樘告诉他,其中有一所大明农业大学,竟然捣鼓出一系列的优良的农产品,让大明老百姓能将地里的果子卖出天价,让老百姓真正的富庶起来!
这让刘健第一次感觉,自己是不是错了!
注意:儒家虽然腐朽,虽然保守,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儒生或者儒家官员敢轻视农耕!
所以,大明农业大学推出的油桃这一产品,以及这些年土豆,玉米的推广,猪牛羊的养殖新方法,还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无疑让所有人逐渐认同了,大明农业大学的成就和存在的意义!
任何时代,农业科学,都是自带好感光环的。
见状,朱佑樘精准把握了所有人还在震惊的时机,激情的演讲起来:“此果的种植之法,大明农业大学现已编着种植之法,正欲传告天下!
类似之物,大明农业大学已经研究出数十种!
都是一些地里能长出来的好东西,不仅口味甘美,产量极高!
若此类书籍,能让我大明百姓随时拜读,何愁民之不富呢?”
果然!
这一鼓噪,这一反问,问的刘健哑口无言。
刘健沉默良久,吐出一句话:“大明农业大学,国之重器也!”
农耕时代,大明农业大学的存在,无疑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比如,嫁接育种等种植技术,自古有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但是,由于没有科学规范的记录和理论依据,这些技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从事这方面的人才,几乎没有,官府更加没有重视。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也只是短暂的散发光芒。
更多的时候,都是无意识的,百姓靠着运气和意外,总结出一些东西。
这时候,想把这些东西整理成书,难度就非常大。
后世流传的,农业类书籍,相对于诗词歌赋和小说戏曲,更是少得可怜!
堂堂农业大国,千年传承,农书,居然屈指可数,何其讽刺!
所以,这一瞬间,刘健选择沉默。
他看出了朱佑樘想将农书发扬光大,想将农业提振到一个新高度的想法。
他不想阻拦!
在千秋万代的百姓利益,此刻的阻拦,将被历史铭记!
文人,终究是重名!
这一刻,刘健选择了沉默,其实已经是支持了!
朱佑樘成功的,以农书做为突破口,封住了一众反对的声音。
只是,一切从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