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宁荣:“艾区长提的这些办法很好,我的意见把它印出来上报下发。”
与会人员一致赞成。
中共树前区委 树前区公所
关于搞好“双增”,促进全区各项工作进步的鼓励办法(试行)
各乡镇党委、政府、区直各部门:
根据今年四月八日首长视察我区时,要求搞好“双增双节”、工作要创一流的指示精神和贯彻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为使我区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奋进、创新、务实、争优,特制定以下鼓励办法。
一、整体工作突出增收。县政府对区已实行财政包干,为改善我区财政状况,并实现超收分成,自己有资金办事业,要着重抓发展烤烟和乡镇企业,并以此作为各乡镇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全区各项工作实行按实绩考核的办法。各项工作,包括两个文明建设,全年按300分为总评标准分。其中:粮食、烤烟、乡企、计生各按50分,其他各项按当年工作量定考核分,年初制定,计划下达,年终考核,按各乡镇所得分值授奖。
三、每年县给区的财政超收分成,区与乡镇四六分成,乡镇多收多分。少收少分。完不成计划的不给。区和乡镇所得部分,按20%对干部论“贡”行赏,其余作自身机动财力,用作发展生产或公益事业。
四、各乡镇要创办企业,区和乡镇在自身集体办的企业中,每年可按实现的利润提取10%奖励有贡献的干部、职工。提倡干部带头入股办企业,在依法纳税后,利润归已。
五、为鼓励多出人才,学成归来,对区内考取大中专的学生和学校进行奖励。考取本科、大专、中专的学生分别按人500元、300元、200元奖励,凭录取通知书到区财会领取。培养出人才的区内中小学,也按此标准对等奖励,由学校统一领取,分配到任课教师。
六、区直各部门在县以上获先进单位的,区给予对等奖励。
本办法从九七年起执行。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五日
1997年终,树前区捷报频传。
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第一翻。
农业总值增长速度全县第一。
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全县第一。
财政税收增长速度全县第一。
在临川县委招待所,艾书正要休息,计查局郑副局长敲门求见。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美艳过人。她那脸上被红花旗袍映衬既显得十分娇嫩又几分严肃。进门坐下,艾书起身把房门开了拳头大的缝:“人家还是一个未婚女郎,闭门谈话怕影响人家名声啊。”艾书嘴不说心里想。
她说:“我冷你热,还挺封建的呢!”她语气很重,一字一句的说:“区长哥,统计执法检查,你们区隐瞒产值100多万元,是违法行为。”
他大吃一惊:“我们隐报什么?请指出来。”
她说:“你们硫磺厂500多支炉子,一支一年产20吨总可以吧?”
他说:“理论上是可以的。”
她:“那就是说年产上万吨了,退一步说年产八千吨、六千吨总是有的吧?但你们报多少?”
他:“报三千吨,产值一百二十万元。”
她:“对了,你们瞒报至少两百多万元。执法找到你的头上,至少要给个严重警告处分,我是关心你,才来找你自己补报就是了。”
他:“这个补报不行。虽说有这么多炉子,60多家业主,但问题很多:互相争夺资源,尔虞我诈,不顾安全,两年来死亡二十多人,与周边百姓关系恶化,百姓刀耕火种,禾苗枯黄,要磺厂赔偿,磺厂又不赔或少赔,常引起骚扰甚至斗殴;销售淡季时,互相砍价,旺季时又藏货不供,声誉极差;偷税漏税,一年总收个万把元税款。企业摇摇欲坠,如果办不下去了,那工业这一百多万产值不在了,次年又怎么交代?”
她:“区长哥,死脑筋。叫补报,这是尹实书记的意图。今年必须补报!给你处分,把你撤了,你还想明年?”
他:“撤了,如果是为少报数字撤的,倒也好听。”
她急了:“明给你说吧: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再有一百万,就是八零基础上翻第一番了。”
艾书:“郑局长,怎么不早说?绕这么大个弯子,这事好办。”
她:“响鼓不用重锤,什么办法?”
艾书:“全县蔬菜,有产量统计,无价格产值。仅这一项,全县100万人,每人年消费蔬菜50斤,累计就是5000万斤。一斤5分就250万,一斤6分呢就300万。”
她:“你太聪明了,不给你处分了。哈哈哈哈。你来当局长,我服你管。”
第二天上午,她又来到艾书住处,满面春风:“书记、县长说,你对临川翻番立了一功,要用个其他方式给你点奖励。”
临别,她做了个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