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熙元年将至,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邵明珠这日与赵翔、张璞、郭芳等人开怀畅饮,仙人酔四个人喝了三坛子,直到邵明珠用筷子做了一个白旗插在酒碗里,张璞还不依不饶的捏着邵明珠的鼻子往下灌,这是幽州军军中的规矩,没有喝不下去的酒,把邵明珠直喝得醉眼迷离。
待接到需给司马煜上贺表的消息时,邵明珠已有了几分醉意。他摇摇晃晃地让人去通知赵灵儿来书房伺候笔墨纸砚,可不多时,仆人回来说灵儿夫人今日睡得早。邵明珠无奈,又让人去找拓跋婧瑶,没曾想,拓跋婧瑶竟推辞了,只说让慕容妹妹来伺候。
邵明珠踉跄着来到书房,只见慕容嫣已将绢表铺在案子上,笔墨也都准备妥当。
邵明珠定了定神,朝着慕容嫣行礼道:“有劳夫人了。”
慕容嫣赶忙说道:“侯爷不必这样,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
邵明珠听了,微微一笑,走到案前坐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然后屏气凝神,提起笔,蘸饱了墨,用漂亮的曹全碑书体开始书写起那首藏头诗:
两心相印意难休,情意绵绵无尽头。
若遇良辰花绽处,在水一方共兰舟。
长歌当哭相思苦,久别重逢泪欲流。
时过境迁情未改,又念前盟思悠悠。
岂因风雨初心变,在所不惜解君忧。
朝云暮雨皆成韵,朝思暮念伴春秋。
暮鼓晨钟催岁月,暮景桑榆意更稠。
他的笔触流畅,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灵魂,在绢表上跳跃着。
慕容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目光先是落在诗句上,可很快,便被邵明珠的书法所吸引。
待邵明珠写完,慕容嫣并未先对诗的内容发表看法,而是轻声说道:“没想到侯爷的书法如此炉火纯青。”
邵明珠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笑意:“夫人过奖了。”
慕容嫣走近几步,仔细端详着那字迹,继续说道:“都说字如其人,看侯爷的书法就知道侯爷是翩翩君子。笔锋规矩,下笔没有迟疑,灵活洒脱。”
邵明珠放下笔,说道:“夫人能如此称赞,实乃小生之幸。”
慕容嫣轻轻摇头:“妾身并非虚言,侯爷这书法,在我慕容氏的贵族子弟中怕是无人能及。”
邵明珠笑道:“夫人莫要再夸了,再夸下去,我这都要找不着北了。”
慕容嫣清冷的面容也露出一丝微笑道:“侯爷当得起这夸赞。”
邵明珠看着慕容嫣,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能得夫人伺候,又得夫人称赞,我今日这贺表写得也值了。”说完邵明珠便上前搂住慕容嫣的腰,因为他今天喝的有点多,酒壮怂人胆,便色胆包天起来。
慕容嫣先是一惊,随后推开他,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侯爷请自重。”
邵明珠随即觉得自己这次试探孟浪了,又看了看那贺表,便转移话题说道:“不知夫人觉得这诗如何?”
慕容嫣这才将目光转向诗的内容,仔细读了一遍,说道:“侯爷这诗写得情真意切,想必陛下看了定会欢喜。”
邵明珠微微叹气:“这诗中,也是我对这新的一年的期许,更是对你的期许,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夫妻之间没有隔阂。”
慕容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侯爷心怀天下,令人敬佩。只是希望侯爷给妾身一些时间。”
邵明珠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夫人,今日麻烦你了。”
慕容嫣说道:“侯爷客气了。”
邵明珠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喃喃自语道:“新的一年,不知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慕容嫣走到他身旁,说道:“侯爷不必忧心,妾身觉得新的一年定是美好的。”
邵明珠转头看着慕容嫣,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动人。他忍不住说道:“有夫人在,我相信定会美好。”
慕容嫣没有说话只是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邵明珠又说道:“夫人,这些日子,我对不住你。”
慕容嫣抬起头,眼中带着疑惑:“侯爷何出此言?”
邵明珠说道:“我平日忙于事务,疏忽了夫人。”
慕容嫣轻轻说道:“侯爷为天下苍生操劳,妾身理解。”
邵明珠握住慕容嫣的手:“夫人的善解人意,让我更加愧疚。”
慕容嫣微微挣脱了一下,邵明珠却握得更紧。
“夫人,以后我定多陪陪你。”邵明珠说道。
慕容嫣脸色绯红的抽出了手,点了点头。
这时,一阵寒风吹来,邵明珠脱下自己的披风,披在慕容嫣身上:“莫要着凉了。”
慕容嫣说道:“多谢侯爷。”
两人就这样站在窗边,良久良久。
不知过了多久,邵明珠说道:“时辰不早了,夫人早些歇息吧。”
慕容嫣应道:“侯爷也早些歇息。”
邵明珠看着慕容嫣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慨。
这一夜,邵明珠躺在书房的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慕容嫣的身影和她的话语。
第二天清晨司马煜坐在永康宫中,处理完一堆奏折后,正准备稍作歇息,崔福把邵明珠的贺表呈了上来。
她轻轻展开那绢表,一行行优美的字迹映入眼帘。当她读到那首藏头诗时,起初还未察觉,只是单纯地欣赏着邵明珠的书法。
然而,当她反复诵读几遍后,惊喜之情瞬间涌上心头。她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少女的娇羞,又有身为帝王的无奈。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司马煜轻声呢喃着,心中满是甜蜜。她仿佛能看到邵明珠在书写这首诗时,那专注而深情的模样。
司马煜站起身来,在殿里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握着那绢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诗句。“这个冤家,竟如此大胆,又如此深情。”她的心中既有嗔怪,又有欢喜。
这时,贴身太监小顺子走了进来,看到司马煜这般欣喜的模样,心中好奇。“陛下,何事让您如此高兴?”
司马煜连忙将绢表藏在身后,说道:“没什么,你退下吧。”
小顺子一脸疑惑,但也不敢多问,躬身退了出去。
司马煜重新坐回龙椅上,将绢表放在桌上,再次仔细端详起来。“邵明珠啊邵明珠,你让朕如何是好?”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纠结和期待。
过了许久,司马煜终于下定决心,提笔在绢表的背面写下了一行小字:“朕知卿意,望君莫负。”
随后,她将绢表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放在了一个锦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