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闱的惊天阴谋被成功粉碎,萧逸尘在林婉兮的陪伴与协助下,迅速稳定了朝堂局势。百姓们尚未从这场皇室风波的震撼中缓过神,朝堂之上的氛围却已凝重得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一场新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这天,萧逸尘正在御书房与几位重臣商议着灾后重建的事宜,边关加急军报如一道惊雷,打破了短暂的平静。西北边境,匈奴部落突然集结了大批精锐骑兵,在两国接壤处频繁挑衅,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局势岌岌可危。
“匈奴此次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萧逸尘面色凝重,目光从在场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大将军赵峰率先出列,抱拳请命:“陛下,匈奴狼子野心,长久以来一直觊觎我朝边境。如今他们公然进犯,臣恳请率大军出征,定要将匈奴贼寇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不敢再犯我朝!”
然而,宰相孙铭却忧心忡忡地摇了摇头,上前谏言:“陛下,如今我朝刚经历宫闱变故,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且此前为应对边境战事,国库损耗巨大。若此时再兴兵伐匈奴,恐怕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国内动荡啊。依臣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去议和,探清匈奴的真实意图,再做定夺。”
朝堂上瞬间分成两派,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萧逸尘眉头紧锁,心中一时难以抉择。退朝后,他独自在御花园中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林婉兮听闻消息后,匆忙赶来。见萧逸尘满脸愁容,她心疼不已,轻声问道:“殿下,可是为匈奴进犯之事烦恼?”
萧逸尘叹了口气,将朝堂上的争论告知了她。林婉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臣妾以为,议和与出战并非完全对立。如今我们可先佯装议和,派遣使者前往匈奴,拖延时间,同时暗中调兵遣将,加强边境防御。待我们准备充分,若匈奴执意进犯,便予以迎头痛击;若他们愿意罢兵言和,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萧逸尘听后,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婉兮,你的想法甚是周全。就依你所言,朕这就安排使者前往匈奴,同时命赵峰将军秘密集结兵力,随时准备出征。”
几日后,使者带着丰厚的礼品,前往匈奴营地。匈奴单于表面上热情款待,可当使者提出议和条件时,单于却故意刁难,提出了诸多苛刻要求,显然是毫无议和诚意。
与此同时,赵峰将军在边境秘密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日夜操练,严阵以待。林婉兮担心赵峰将军有勇无谋,在战场上吃亏,便将自己从古籍中研究出的一些战术策略,整理成册子,派人送给赵峰。
赵峰收到册子后,如获至宝,仔细研读。他按照林婉兮所写的战术,重新布置了防线,又挑选了一批精锐骑兵,组成了一支突袭部队,隐藏在山谷之中,等待时机。
不出所料,几日后,匈奴单于果然撕毁了暂时的和平伪装,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边境杀来。赵峰将军见敌军来袭,不慌不忙,按照既定战术,先是派出小股部队佯装败退,引诱匈奴骑兵深入。
匈奴骑兵见汉军不堪一击,以为有机可乘,便穷追不舍。当他们进入汉军的包围圈后,赵峰将军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汉军如潮水般涌出,将匈奴骑兵包围。
匈奴骑兵顿时乱了阵脚,就在他们试图突围时,隐藏在山谷中的突袭部队也从后方杀出,对匈奴骑兵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匈奴骑兵死伤惨重。
匈奴单于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赵峰将军率领的精锐部队拦住了去路。一番激战,赵峰将军生擒匈奴单于。
匈奴群龙无首,剩余的骑兵纷纷投降。这场战役,汉军大获全胜,边境百姓欢呼雀跃。
消息传回京城,萧逸尘大喜,当即下令犒赏三军。林婉兮得知胜利的消息后,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这场战争中,林婉兮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萧逸尘对她愈发钦佩,两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然而,林婉兮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只要匈奴的野心不灭,边境的威胁就始终存在。她和萧逸尘必须未雨绸缪,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继续努力。
战后,林婉兮与萧逸尘共同商讨,决定在边境修筑坚固的城墙,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遣得力将领长期驻守。此外,他们还积极发展国内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
在林婉兮和萧逸尘的努力下,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民间流传的一段佳话,被人们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