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金千里坐下后,卡尔扎说道:“如今战事吃紧,公务繁多,我本应好好感谢你,但你也知道现在的状况。我也不拐弯抹角了,现在让你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杜坎山的事情。”
金千里心中疑惑,元帅竟然对他与蒂薇的事情只字不提,而是要和他谈论公事。
先前突如其来的大礼,转眼间又转到了战场的事情上,实在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十分奇怪。
眼下元帅发问,他只好如实回答:“相信三皇子已经向您说了其中的事情。虽然定下了火攻之计,但最终的实施还需要元帅定夺。”
卡尔扎微微颔首,“请你过来,是希望你能把整个计划详细地跟我说一遍。”
金千里自然乐意,于是将那日对辛罗所说的话,以及这两日所思所想,包括想到的几个小漏洞的补全方案,一一详细道出。
卡尔扎先前听辛罗所说时本已心惊,如今再听金千里本人解说,不禁暗暗佩服他的思维缜密和想法奇特。此人简直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卡尔扎心中感叹,如果眼前这个少年的身世、地位与自己相差不远,女儿嫁给他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卡尔扎听完金千里的计划后,心中盘算了一番,觉得没有漏洞便开始准备。
金千里又说了,明后两日会有大风,正好利于火攻。而行事的将领,他心中也已有了人选。
到了半夜,元帅唤来那位军中将领,授意他带兵前往杜坎山。
这位将领麾下不过百余人,全部是骑兵。他们没有直接前往杜坎山,而是想方设法瞒过敌军的斥候。
所以一整晚都在频繁调动,以此来迷惑敌军。
这百余人的调动,在偌大的军营中,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
卡尔扎按计划行事后,便派人前去通知辛罗和金千里。
金千里得知后,感到十分意外,心想是不是因为蒂薇的关系?
却不知卡尔扎有他自己的考量,如今战事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就在他犹豫是否要采用金千里的计策时,不想接到了两份情报。
一份是两公国得知拉科城增兵后,也开始陆续调集军队,将近二十万大军将派往此地。
另一份情报,提到西边的咯里王国也有一些军事动作。
因此,他决定冒险一试,用一场战争,来检验金千里是否只是纸上谈兵。
如果输了,也就损失几万人而已,眼下的战事本就已经这样了,顶多再加一次兵败。
但如果胜了,可以改变许多事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形势都将对他有利。
而且,他早就看出三皇子并非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平日里待人谦恭有礼,但骨子里的东西自然能看出来一二。如今宫中的那位,对他和元帅府百般打压、分化。
这次派三皇子前来,没想到金千里这等奇才从天而降,说不定真能逆势而为。那他便可以大加利用。
如果胜了,就把这份天大的功劳推给辛罗。
等三皇子羽翼丰满时,他便可坐山观虎斗,或者暗中帮助辛罗,从中谋取利益。
毕竟,辛罗还是他的女婿。
卡尔扎深思熟虑后,便决定下来。
毕维格特,即将步入不惑之年,身为七级初阶剑士,已追随卡尔扎二十载春秋,堪称军中宿将。
回想起瓦塔城那一役,他身负重伤,在绝望的守城中,援军无望,麾下士兵十不存一,幸得忠诚士兵舍命相护,才得以突出重围。
突围之后,他忆起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皆长眠于瓦塔城之下,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不禁蹲下身来,嚎啕大哭,良久方止。
后来,在元帅的耐心劝慰下,他才收起悲痛,带着满腔的怨恨与委屈,来到了拉科城。
身为军人,守卫国土乃其天职。经过十多日的沉沦,毕维格特重新振作,再次握剑,屹立于城墙之上。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他毫无惧色,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
此后,他又重新集结了近两千士兵,日夜操练,誓与敌军在拉科城决一死战。
他和众多将领一样深知,拉科城或许将成为他们的最终战场。
从维第卢败退至贝格米兰,再到瓦塔城沦陷,最后被敌国联军追杀至拉科城,这对于军人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耻辱。
各级将领,无不渴望洗刷这份耻辱。
深夜时分,他率领数十名护卫,正追赶前方的数十名逃兵。
这些逃兵皆归他管辖,作为上司,他有责任将这些逃兵捉拿归案,依军法处置。如今的拉科城,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他环顾四周,估摸着此地距离拉科城至少三十公里,而离杜坎山则不过数公里之遥。
其实,他正是卡尔扎连夜召见之人,受命前往杜坎山布置疑兵之计。
起初,这道突如其来的军令,让他倍感疑惑,但身为军人,服从命令乃是天职。
于是,他挑选了一百多名骑兵,其中不乏一些军中的油滑分子,波鲁顿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人时常偷奸耍滑,不守军纪。
波鲁顿,二十四岁,入伍三年,一直在城卫军中担任小队长。初入军营时,他也曾怀揣着上阵杀敌的壮志豪情。
然三年的军旅生涯,渐渐消磨了他的热血,使他变成了一个令人不齿的兵痞,逃岗溜号,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但自从被分配到将军毕维格特麾下后,严格的日夜操练,让他心态发生了转变,逐渐找回了昔日那个渴望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自己。
眼下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敌军已深入帝国腹地千里之遥。
波鲁顿虽深知自己三年的陋习难以一朝一夕改掉,但他已开始暗自严格要求自己,悔恨过去的放纵。
这两日,禁卫军抵达拉科城,城中的士兵们欢呼雀跃,终于不必再像以往那样夜不能寐,生怕城池在夜晚被攻破,自己沦为敌军的刀下亡魂。
可好景不长,波鲁顿刚从睡梦中被一名士兵唤醒,说是将军要见他。
波鲁顿忐忑不安地走进营帐,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过错,已经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
没想到,将军却命令他带领士兵制造事端,然后趁乱冲出城门,连夜逃走。
他当场被吓得几乎要尿裤子,大哭着求将军饶他一命。
毕维格特见状有些哭笑不得,耐心地劝导了他半天,最后再三保证,这只是一个高度机密的军事行动,而他正好是执行此任务的最佳人选。
波鲁顿虽半信半疑,但也知将军的为人,不像是会故意陷害他。
于是,他回去后挑选了数十名士兵,其中大半都是痞子老兵,使得这场戏演得颇为逼真。
按照计划,他带着这几十名士兵向东逃窜,毕维格特则带人一路追赶,成功地躲过了敌军的斥候。
他们绕了一圈后到达预定地点,接着穿过几道山岗,终于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
两部人马汇合后,有近两百名士兵。
波鲁顿带着士兵跑过来迎接毕维格特将军。
毕维格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士兵,再环顾四周,只见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说道:“前面就是杜坎山,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将军,我们这是要做什么?”士兵们纷纷询问。
毕维格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下命令:“走过前面几道山岗后,大家砍些树枝绑在马尾上,到时听我号令行事。”
士兵们虽然不解,但也不敢违抗命令,纷纷牵马走向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