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居中去往梁山泊招安的这段时日。
司马懿在东京城中,主要是做两件事情,两件事关今后道路的要事。
一是开始收集关于江南方腊的消息。
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做不到这一点干脆就不要出兵。
眼下即将就要出征方腊,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不知道详细的情况肯定都是不行的。
这方腊家中原本有一座漆园,也算是当地的一家富商。
后来造作局的官员常来强取木材,拿了东西又不给钱,这就使得方腊一家损失惨重。
而说起这个造作局来,就不得不提朱勔那家伙了,他就是此事的主要负责人。
因为朱勔不断的搜求这些奇花异石,也就使得整个南方的这一类人十分不满,像方腊这样的情况可谓是数不胜数。
于是在这时候,方腊便率先站出来了,至此一呼百应,响应者无数。
自方腊起事以来,不过在短短十数日的时间内,就聚集起了几十万人的队伍,声势可以说是空前浩大。
这里头要说没有提前的蓄谋已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算不用调查大致也能猜到,这是江南的那些大族豪绅们,暗自联合起来搞的一次起义。
自古以来,起义造反的就只有种地的人。
如今在这里倒是出了奇,像方腊这样的人竟然也开始竖起旗帜造反了,如此可见朝廷对江南的剥削到了何种地步,已经到了不得不拿起大刀的境地了。
这样的规模虽然比不上那黄巾,但也可以勉强的说是相差不远了。
这方腊自起事以来,一路攻占州县,凡是被抓住的官吏,都要被割肉断肢,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
从最新得到的消息来看,方腊已经攻占了包括杭州在内的六州五十二县,可以说是真正的一路之地了。
司马懿很清楚,一旦出现这种叛乱的情况,最麻烦的还不是方腊本身,而是方腊他们所带来的影响。
方腊所占之地,目前最多不过两浙路一带,虽说不上太小,但也不算是很大。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整个南方都出现了极大的动荡。
淮南东西两路,江南东西两路全都乱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叛乱,而且愈演愈烈,这些麻烦加起来甚至已经超过了方腊一伙本身。
东京城东面的一座小院内,一座新置办的住处。
司马懿在厅堂内,站在一方墙壁面前,墙壁上就挂着整个大宋的疆域舆图。
而此时他的目光,则是专注的落在东南一带。
更准确的说,是落在淮南两路的位置上。
他有想到,这倒也是一处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怎样与宋江方说呢,或者干脆就用不说的办法来说........
也罢,此事待出发江南之后再提也不迟。
而司马懿在东京办的第二件事,就是打听关于北方的事情。
本来他对此的期待并不是很大,觉着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结果的事情。
可是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前往柴进与燕青新置办的茶果园游逛的时候,偶然听到了关于大宋与金国结盟的消息。
于是他又是极短时间内,开始打听起关于这个金国的消息。
原来这金国本是来自辽东以北的部落,名为女真部落,是从深山老林里突然冒出来的,实力十分强大,一路打到辽国溃不成军。
如今整个辽东一带,都已经是这金国的地盘了,近期已经要准备往辽国腹地攻去。
但是关于大宋如何与金国结盟的事情,就再也没有打听到了。
毕竟这种事情也算是秘密,在外界打听不到也实属正常。
也就是在这时,司马懿才猛地想起了之前公孙胜那句,‘北方有变’。
难道说这所谓的北方有变,就是指北方的金国吗。
对于此事,司马懿极为上心,他觉着此事非常的不简单,还要进一步打听才是。
于是在让时迁潜往皇宫寻找相关密报奏章的同时,又找了些其他借口去见了朱勔两次,准备在朱勔那儿旁敲侧击出些什么东西来。
之后根据几方消息汇总,司马懿得到一条关键信息。
结盟是真,而在此事当中促成结盟的人,是一个名叫赵良嗣的人,现为龙图阁直学士。
此时那赵良嗣刚刚从北方回到东京,又接连与皇宫中的皇帝,以及众要臣商议结盟之事。
听说最后商议的大致结果是,宋金两国会一并攻打辽国,然后共分燕云十六州。
那赵良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东京没待多少时日,就又收拾好东西出发去北方了。
这司马懿本去结交一下这赵良嗣的计划也落了空。
但就从目前所得知的消息来看,也足以推演出很多东西来了。
那赵良嗣说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那就是金国仅仅用了一日时间,就将辽国上京攻下,战力可谓是十分的强悍。
然而从皇帝和众臣的反应来看,似乎都并未将此事当成一回事。
这一点当日朱勔在跟他说起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了,朱勔是以说笑的口吻说出来的。
朱勔还说那赵良嗣是为了逃脱责罚,所以才故意夸大了金国人的实力。
不过一群从深山老林中跑出来的野蛮人,再厉害又能够厉害到哪里去呢。
金国之所以能连战连胜,那也是因为辽国自己内部出现了政变而已,所以才让他们捡了便宜而已。
至于那赵良嗣为什么要这样说,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将这结盟之事搞砸了。
这个搞砸了,并不是结盟出了问题,而是条件出了问题。
明明谈的条件是,宋国要燕云十六州,结果赵良嗣却只谈了六州下来,所以夸大金国实力也是为了免掉责罚。
司马懿听了,笑了。
他知道,那赵良嗣所言,绝非虚言。
那些女真部落的人,既然能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
而这辽国怎么说也是立国百年了,面对女真部落的叛乱,不但久久未能镇压,反而自己还丢城丢地,这又是一种实力的表现。
这哪里还需要亲眼去看,这局势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所以司马懿此时的结论是,与虎谋皮,他日必为虎所噬。
想到这里,他就算是真正明白了公孙胜的那句‘北方有变。’
这个北方有变,指的就是即将起势的金人。
于是司马懿的目光,又从舆图的东南一带,移至了北方一带。
他甚至都已经能够想象,待辽国灭亡之后,大宋也将遭到金国南下的巨大威胁。
而如今外强中干的大宋,又能够挡得住有着起势之威的金国吗。
还有那共分十六州,或者六州的结盟条件,这一点就真的很重要吗。
只要有实力,多少州拿不下,没有实力,全给你也守不住。
但很快,司马懿的嘴角微微翘起。
成就大事最重要的天时,就快要来了。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