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汇报:“大…大人,村里的…私塾…破败不堪,根本…无法使用!而且…而且……”他顿了顿,似乎难以启齿,“根本没有…教材!”
柏宇轩心头一沉。
没有教材,如何开展教育?
他快步走向村里的私塾,亲眼所见比助手描述的更糟糕。
所谓的私塾,不过是用几根木头勉强支撑起来的茅草屋,屋顶破了好几个洞,阳光直射进来,屋内昏暗潮湿,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几张残破不堪的桌子歪歪斜斜地摆放着,上面满是灰尘和污渍。
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挤在一张桌子上,争抢着看一本破旧不堪的书,书页缺失,字迹模糊,但他们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柏宇轩心中一痛,这些孩子,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但却被困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缺乏最基本的学习资源。
南诗雅也跟着走了进来,看到眼前的景象,她不禁皱起了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她走到一个孩子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柔声问道:“你想读书吗?”
孩子害羞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你会识字吗?”南诗雅继续问道。
孩子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我…我不识字,但是…我想学。”
南诗雅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她看向柏宇轩,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宇轩,我们一定要帮帮这些孩子。”
柏宇轩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立刻派人去附近的城镇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教材。
然而,得到的消息却让他感到无比失望。
原来,附近的教材印刷都被一个叫李书商的人垄断,他抬高价格,牟取暴利,导致很多乡村根本买不起教材。
“李书商?”柏宇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来,我们得去会会这位李书商了。”
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看来,有人要倒霉了。”
“备马!”柏宇轩沉声说道。
柏宇轩和南诗雅骑马来到城中李书商的店铺。
店铺装修得富丽堂皇,与周围破败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李书商的财大气粗。
柏宇轩径直走到柜台前,开门见山地说道:“李老板,我是新来的县令柏宇轩,听闻你垄断了教材印刷,抬高价格,不知可有此事?”
李书商斜睨了柏宇轩一眼,不屑地笑道:“柏大人,生意场上,价高者得,这可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您要是买,就出价,不出价就请回吧,别耽误我做生意。”
“李老板,读书是国家大事,你如此抬高价格,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你可知罪?”柏宇轩语气加重了几分。
“柏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可是合法经营,何罪之有?倒是您,一来就干涉我的生意,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李书商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
柏宇轩冷笑一声:“规矩?本官就是规矩!你若执迷不悟,本官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李书商丝毫不惧,反而更加嚣张:“柏大人,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也敢威胁我?我背后可是有……”
柏宇轩没有理会李书商的叫嚣他转身离开店铺,南诗雅紧随其后,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回到县衙,柏宇轩立刻召集了一批当地的文人朋友。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一起编写一套简易教材,并且利用当地的资源自己印刷,绕过李书商的垄断。
文人朋友们对柏宇轩的提议非常赞同,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编写出了一套简易教材,并且找到了一个当地的作坊,开始印刷教材。
当第一批教材印刷出来的时候,柏宇轩和南诗雅激动不已。
他们看着那一摞摞崭新的教材,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
“诗雅,”柏宇轩看着南诗雅,眼中充满了柔情,“我们一起……”
柏宇轩和南诗雅带着新印制的教材回到了那个破败的私塾。
孩子们看到他们手中的书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纷纷围了上来。
柏宇轩和南诗雅将教材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书本,如同珍宝一般,心中充满了欣慰。
一个名叫孙村童的小男孩,紧紧地抱着手中的书,眼眶红红的,他走到柏宇轩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道:“谢谢大人,谢谢您给了我们读书的机会!”
其他孩子也纷纷跟着鞠躬,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感激:“谢谢大人!”
南诗雅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让她深深地感动。
她轻轻地靠在柏宇轩的肩上,眼角泛起一丝泪光。
柏宇轩温柔地搂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们会让更多孩子有书读。”
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些简易教材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内容有限,无法满足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
柏宇轩深知,要真正实现教育改革,还需要更多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以及更完善的教育体系。
可是,合适的人才何其难寻!
柏宇轩四处打听,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他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焦虑。
“看来,我们得另想办法了……”柏宇轩喃喃自语道。
南诗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宇轩,你还记得……”
南诗雅的话点醒了柏宇轩。
他猛然想起,之前在京城结识的一些落魄文人,他们虽然怀才不遇,但才华横溢,正是编写教材的最佳人选。
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京城,收到柏宇轩来信的文人们欣喜若狂。
他们早已厌倦了京城的尔虞我诈,渴望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机会。
于是,他们收拾行囊,纷纷启程前往柏宇轩所在的县城。
有了这些文人的加入,教材的编写工作进展神速。
他们博采众长,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编写出了一套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新教材。
新教材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知识,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些地方私塾的先生,比如老学究赵学究,对新教材和新教育体系充满了抵触情绪。
他们固守传统,认为新教材是离经叛道,新教育体系是哗众取宠。
他们不仅拒绝使用新教材,还煽动学生抵制新教育体系,给柏宇轩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柏宇轩看着手中的新教材,眉头紧锁。
他知道,赵学究等人代表着一股顽固的势力,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教育改革造成严重的破坏。
“看来,我们得想个办法……”柏宇轩喃喃自语道。
南诗雅走到柏宇轩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宇轩,别担心,我们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柏宇轩看着南诗雅,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诗雅,你说的对,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了一封信。
写完之后,他将信交给身边的侍卫,沉声说道:“立刻派人将这封信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