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成都城。
今年的秋收情况,宛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整个刘备势力高层的心田,让他们满心惊喜。粮食总产量相较去年,增长了三成之多。
究其原因,一是大力开展垦荒工作,开辟出了一片片肥沃的新农田;二是真腊地区纳入了统计范畴,为总产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荆州那边局势稳定后,也带来了可观的产量增幅。
“荆州那边的情况已经确定了。” 诸葛亮手持一本精致的小册子,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刘平面前,恭敬地说道。
“详细说说。” 刘平停下手中正忙碌的工作,缓缓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期待,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轻轻翻开小册子,有条不紊地说道:“目前,整个荆州范围内,吾等成功占据襄阳以及江陵、长沙、桂阳、武陵、零陵五郡。”
他微微顿了顿,补充解释道,“襄阳本属南阳郡,而江陵乃是南郡的核心之地,只不过刘表掌权时,将南郡一分为二,变成了南郡和江陵郡。”
“总人口共计三百九十余万,耕地面积达八千余万亩。” 诸葛亮说到此处,又特意强调了一句,“耕地和人口,大半都集中在江陵和襄阳附近,反观荆南四郡,开发程度尚显不足。”
“依据工部和户部同僚们实地考察后的估算,荆南四郡在短时间内,能够开垦出至少八千万亩耕地。” 诸葛亮进一步说明,“这里所指的,皆是开垦难度较低的区域,基本上只需简单翻土,再经过一两年的养地,便能投入使用,用于粮食种植。”
刘平听闻这个数字,神色平静,并未感到太过意外。毕竟他心里清楚,荆南四郡地域广袤,大致相当于如今湖南省的全部,还涵盖了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部分地区。如此辽阔的一片土地,开垦出一亿亩耕地,从常理而言,倒也合理。
“要几年才能完成开垦?” 刘平目光灼灼,向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不假思索地回道:“土地资源是充足的,农具和牲畜方面,目前储备其实也足够。当下最大的难题,在于人口不足。户部那边的建议是,考虑从益州迁移一部分百姓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刘平听完,毫不犹豫地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语气坚定地说道:“此乃治标不治本之法。百姓迁移,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颇多,这且不说,关键在于,益州自身同样缺少人口,发展也深受其限。这种不切实际的困难,以后就不必再提了。毕竟,放眼望去,又有哪个地方不缺人手呢?”
“我亦有同感。” 诸葛亮微微点头,深以为然,接着继续说道,“另外,左都督关羽那边,希望户部能够专项拨款,助他在荆州整合出十万人马。”
“具体说说看。” 刘平闻言,坐直了身子,神情专注,显然对此事极为重视。
诸葛亮颔首示意,条理清晰地阐述道:“左都督的想法是,将水师扩充至五万人。这一部分所需的消耗,其实并非巨大。船只、装备等物资,襄阳当地的储备已然足够,只需工部的同僚前往,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即可。至于人手方面,原本的江州水师,加上荆州本地水师,人员数量也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除此之外,关将军还计划组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剩余的兵力,则以普通步兵为主。其中,弓兵五千,枪兵一万,其余的则编为刀盾兵。”
刘平听完之后,沉思片刻,缓缓点点头,问道:“户部那边对此事持何种态度?能给予专项拨款吗?”
诸葛亮无奈地摇摇头,如实说道:“户部的意思是,可以拨款一半,剩下的部分,让关将军自行想办法解决。实在没有办法的话,可从荆州的税收中,拨出一部分款项给关将军。”
“胡闹!” 刘平顿时皱起了眉头,面露不悦之色,“你去告知户部,荆州的税收,绝不能放给当地自用,哪怕是一成也不行。左都督筹建新军,本就是职责所在,也是为了壮大我军实力,责令户部全力支持,不得推诿。”
刘平心里清楚,关羽如今手握荆州军政大权,已然是整个刘备集团中,权力最大的地方镇守大员。北边的张飞,仅握有军权;南边的赵云,情况更甚,连军权都受到诸多限制。
若无成都方面的明确命令,赵云唯有在进行防御战时,才拥有指挥权。平日里,赵云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练兵、屯田以及防备南海诸国上。
诸葛亮自然也听出了刘平话中的深意,他微微低下头,低声说道:“户部那边认为,十万人马的规模,耗费太过巨大,而且从他们的判断来看,荆州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庞大数量的兵马。”
“你只需将我的意思,原原本本传达给户部即可。” 刘平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诸葛亮见刘平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而是将手中的小册子又翻了一页,继续汇报:“赵云将军率领的南海部,已经开始回撤,预计月底便能抵达乌戈郡。”
“这一次,赵云立下了大功…… 有功就该赏。大汉朝廷那边,对此事有何说法?” 刘平关切地问道。
诸葛亮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说道:“朝廷方面表示,要为关将军和赵将军请封爵位。”
“也行。” 刘平微微点头,认可了这个决定。
诸葛亮将小册子合上,总结道:“荆州目前的主要情况,大致就是这些。”
刘平陷入了短暂的沉吟,片刻后说道:“接下来,荆州的发展至关重要,将成为未来我军实力增长的关键要点,你一定要多多用心。”
“丞相放心便是。” 诸葛亮笑着回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两人又继续就一些细节问题,深入探讨了一会儿,随后,诸葛亮起身告辞离开。
刘平也没有在班房过多停留,眼见太阳渐渐西沉,便起身离开了办公之处。
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身体不太舒服,精力大不如前,因此已经很少像以往那样加班了。如今的他,基本上都是太阳升起后才起床,太阳落山便赶忙下班,试图调养一下身体。
“又胖了不少,之前就说要减肥,一直拖着没行动。唉.....” 刘平低头看了看自己日渐臃肿的身材,又抬手摸了摸两鬓悄然出现的白发,不禁长叹一口气。
他心中感慨,自己还不到四十岁啊,却已尽显疲态。此时此刻,他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后世诸葛亮会在五十出头的年纪,就因劳心劳力、积劳成疾,最终死在五丈原。
这般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的工作状态,哪里是在工作,分明是在玩命啊。
刘平一边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身体,一边暗自琢磨,是不是该将曾经练习的武艺重新拾起来。虽说成为绝世猛将已然没有机会,但至少能够借此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一些,有更多精力应对繁重的事务。
正想着,刘平忽然感觉眼前光线一暗,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不知何时拦住了自己的去路。
“啥事儿啊?” 刘平心中一阵疑惑,同时也暗自纳闷,怎么这人都走到跟前了,自己的护卫王铜棍他们还没有出现。
定睛一看,拦着自己去路的,原来是刘慵。
“兄长,大王有请。” 刘慵看着刘平,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恭敬地说道。
刘平闻言,微微一愣,随即问道:“什么事儿?”
“不知道啊。” 刘慵依旧保持着那副憨笑的表情,看起来质朴又天真。
“前头带路。” 刘平无奈地说道。
两人一路朝着汉王宫的方向走去,到了地方,刘平便看到刘备正与一位老熟人相谈甚欢。
“文和?” 刘平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贾诩竟然回来了。
贾诩笑着看向刘平,微微点头示意:“丞相,好久不见了啊。”
“你我都是凉州时的老兄弟了,何必如此见外?” 刘平对贾诩笑着摇摇头,言语中满是亲近之意。
贾诩笑而不语,并没有改口,依旧保持着应有的礼数。
刘平也深知贾诩的性子,因此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先走到刘备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问道:“不知道大王喊臣过来,所为何事?”
刘备听到他这话,笑着说道:“好啊你德安,你让文和别这么见外,自己倒跟我见外起来了。”
“大兄。” 刘平深知刘备的脾气,赶忙喊了一声,语气亲昵。
刘备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道:“找你来,是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文和,你跟他说说看。”
“喏!” 贾诩应了一声,准备开口......
贾诩要说的事情跟洛阳有关。前文曾经说过,洛阳那边摆了曹操、袁绍一道,收了公孙瓒,导致整个东北地区被洛阳吃了下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除了靠近幽州的部分,再往北洛阳那边开发起来很是困难,想要寻求刘备的帮助。
“这...莫名其妙啊。”刘平听完觉得有点离谱。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挨得着去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