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李佗匆匆赶到,对四公主李荣冬进行一番检查后,确实并没有伤到眼球。
这个小插曲还是影响到了家宴,且不说这场家宴过于寒酸,而皇后跟两位公主已经是貌合神离,终究是越来越不像一家人。
宴席草草结束后,姬皇后看着满桌的菜肴已经没有半点胃口:“不,李贤是预言贤子,将来飞升仙界比什么都重要。”
成仙,这是很多人的梦想。
只是飞升仙界的方式有多不同,有的是通过个人努力通过玉虚宫的考核飞升,但亦有人想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她打一开始就没打算像李允隆那般孜孜不倦地努力修仙,而是希望通过李贤的指引,从而轻松进入仙界生活。
正是如此,哪怕现在台下城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她仍旧没有后悔一直偏袒李贤。
时光匆匆,眨眼已经来到年底。
一场雪吹过山峦,整个天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身穿皮裘的李锋站在新落成的陈塘关城楼上,正俯视着脚下蜿蜒的山路。
这座雄关通体用青石砌成,高十五丈,厚六丈,横亘在两山之间,如同一把巨锁,牢牢封死了通往五台山的唯一通道。
“相爷,最后一批滚木礌石已经就位,春节前必定可以竣工。”镇北将军铁蛮山抱拳禀报,胡须上还挂着雪花。
这两三个月以来,大量的物资运送到这里,二十万军民日夜赶工,终于在入冬前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这陈塘关横亘在进入五台山唯一的通道之上,算是跟五台山的修仙者进行了切割。
李锋微微颔首,铁甲在冷风中发出轻微的碰撞声,额头的刘海微微上扬。他伸手抚过城墙上的垛口,触感冰凉而坚实:“这里的粮仓储备如何?”
“回禀相爷,即便今年真的大雪封山,这里的储备粮足够咱们的驻军渡过严冬。”铁蛮山认真回答,而后进行补充:“按您的命令,我们在关内挖掘了地下冰窖,储存了大量冻肉和腌菜。”
“很好,今年的气温要强于往年,这点你们务必做好心理准备!”李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投向远处云雾缭绕的五台山方向:“台下城那边有什么动静?”
他虽然目前没有成仙的规划,但亦是不打算让这帮人称心如意,特别混沌钟如同巨石压在心头,总是沉甸甸的。
正是如此,他修建了这一座陈塘关,既是跟夏国皇室和仙谷划出三八线,亦是将他们困于五台山之中。
“昨日又有九十七名百姓趁夜来投,其中有几个还是士兵!”铁蛮山递上一份供状,脸色十分郑重地道:“这是他们的供词!台下城的存粮已不足,盐更是稀缺,导致他们内部都产生了矛盾。”
李锋伸手接过供状,并没有立即查看。
他太了解这种围城战术的效果了——不需要强攻,饥饿和寒冷就是最好的武器。更何况,他还有更毒的一招。
不管那帮修仙者的实力多强,他们终究还是凡夫俗子。不仅一日三餐要进行解决,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修炼资源,而这些在台下城将会越来越稀缺。
“你们继续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百姓来投!只要台下城的百姓来投,一律给予承诺的口粮和田地。咱们要让那些还在山下城的百姓知道,投到大唐帝国这里,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活得很好!”李锋的声音透着自信,认真地叮嘱道。
“相爷英明!”铁蛮山知道李锋这是要彻底掏空台下城的人口,从而让那般高高在上的仙谷中人或夏国皇室将没有使唤或压榨。
一旦台下城成为一座死城,那么这帮修仙者别说让混沌钟九响,哪怕自己的生存都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正是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城墙阶梯传来。
副将李靖来到李锋近处,于是单膝跪地:“报!北门抓获一名自称从台下城来的信使,身上搜出给相爷的密信!”
李锋的眉头微挑,只是不确定是霜还是其他人:“带上来!”。
两名士兵押着一个中年女子走上城楼,这个女子的身体高大,只是呈现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眼中却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跪下!”李靖踢向女子膝窝,她却硬挺着不肯弯曲。
李锋抬手制止了李靖,走近细看这名信使:“你是谁的人?二公主?”
台下城,城主府内。
李贤望着窗外飘落的初雪,眉头紧锁。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加上夏国皇帝确实无心于政务,所以他反而成为这座城的实际管理者。这是他回来后的第三个月,亦是他焦头烂额的第三个月。
台下城的情况惨不忍睹,哪怕诸葛亮再世,亦是无法治理好这里。不仅是人口大量流失,而且物资极度匮乏,日子简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太子殿下,户部的统计已经出来了。”随行的户部尚书秦康老了十几岁的模样,颤巍巍地呈上一份奏报:“城中现存军民共计八千七百三十二人,比上月又减少了五千余人,粮仓……粮仓仅剩十日的口粮了。”
不知该喜还是该悲,喜的是人口进一步减小便不需要养那么多人,悲的是哪怕只剩下这点人仍旧养不了。
李贤接过奏报,手指微微发抖。
自从李锋建起那座该死的陈塘关,台下城就成了孤岛。外面的物资进不来,里面的人不断逃出去,甚至他们跟外界已经彻底失联。
李贤终于是能够当家做主了,但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巨坑:“盐呢?”。
“咱们最后一批食盐已经用完,现在只能寄望于派去的人能商量成功,让李锋卖点盐给咱们!”户部尚书秦康苦涩地道。
一阵刺骨的寒风从窗缝钻入,李贤不由地打了个寒战。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
李贤突然想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于是急切地询问道:“咱们的木炭储备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