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宿舍里江宇和张杰开启了“深夜茶话会”。
江宇眉头紧锁,把自己的疑惑一股脑儿倒给了张杰。
张杰一听,嘿嘿一笑,拍了拍江宇的肩膀:
“老弟啊,这事儿你就别瞎操心了。”
“屋顶漏雨漏风的,咱们又不用住里面,是吧?”
“咱们学校这水深着呢,你刚来可能不清楚,后勤那块儿,副校长的亲戚可是搞建筑的。”
“屋顶不漏,他哪儿来的活儿干?”
“所以啊,你要是发现哪儿漏了,直接找马主任说一声,修不修、咋修,咱们就别操那份闲心了。”
江宇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
“可万一漏雨导致电线短路,伤到学生怎么办?”
张杰耸了耸肩:
“这么多年了,你看哪次真出过事儿?咱们还是安心教书吧,天塌下来还有校长、副校长顶着呢。”
“来,别想那么多了,睡吧。”
说完,张杰打了个哈欠,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第二天早上,江宇刚踏进语文教研组的门,就听见孙和恩老师在那儿“开炮”:
“李老师啊,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想把一个烂班整成实验班,做梦呢!”
孙老师一见江宇进来,立马闭了嘴,气呼呼地往办公桌前一坐,跟个被点燃的火山似的。
江宇呢,装作啥也没听见,心里默念:
“刚来就和老师们吵架,多没面子啊,再说,吵赢了又能咋的?”
“我还是用实际行动说话吧,把初三二班带好,让那些说闲话的人自己打脸去。”
等孙老师上课去了,李梅凑近江宇:
“江老师啊,你班的学生说,要是你能早点来,不是孙老师当班主任,他们班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说孙老师耽误了他们。”
“这话传到孙老师耳朵里,他能不生气嘛,以为你在班上说了他啥。”
江宇一听,差点笑出声:
“李老师啊,我可不是那种背后嚼舌根的人。”
“这事儿啊,我不想解释什么,清者自清嘛,孙老师以后自然会明白的。”
说完,江宇坐下来,准备备课。
李梅见状,好奇地问:
“江老师啊,你是不是有啥新想法啊?我看你这两天都挺有精神的。”
江宇点了点头:
“李老师啊,你是教研组长,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我想在语文教学上做点改革,咱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用了几十年了,学生们都腻了。”
李梅一听,眼睛一亮:
“哦?好事啊!你想怎么改?说来听听。”
江宇嘿嘿一笑:
“这事儿啊,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点新鲜血液呢!”
说完,两人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仿佛已经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在向他们招手。
江宇心里盘算着一个大胆的教学新招:
“嘿,我打算用情景教学法来给学生们上一课,让他们亲自跳进课本里游泳,这样一来,那些知识点、生字词保证像烙印一样刻在他们脑子里,学得又快又牢!”
不过,他心里也犯嘀咕,不知道李梅这位教研组长会不会给他开绿灯。
“哦?这个主意我在教育界的八卦杂志上倒是瞄到过一眼,但听说那些尝试的先驱们都纷纷折戟沉沙了,你确定你不是在拿咱们班级当小白鼠吗?”
李梅半信半疑地问。
“嘿,您还别说,我在大学那会儿,梦里都是这些奇思妙想,虽然还没实战演练过,但我心里的小宇宙可是信心满满啊!”
江宇胸脯拍得啪啪响,其实心里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得嘞,那你先给我来个试讲小灶,先别声张,等你这招‘情景大挪移’练成了,咱们再昭告天下。”
李梅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对江宇这个年轻人还是挺看好的,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那可真是太感谢李姐了,我这就去磨刀霍霍向备课!”
江宇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教学界的改革先锋。
下课铃一响,办公室里瞬间热闹起来,江宇和李梅也适时刹车,结束了这场教改密谈。
江宇匆匆赶往教室,而另一边,孙和恩正拉着陈华、赵香吐槽大会呢,说江宇一来就给他穿小鞋,还造谣说他“老不死”,害得他昨晚数羊数到天亮。
此时,正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其实是紧张得要命)的江宇,鼻子突然痒了起来,心里默念:
“忍住,忍住,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打喷嚏,影响我光辉形象!”
转眼间,9月10日教师节到了,本想着能收到点鲜花、掌声啥的,结果学校就像忘了这茬似的,连个泡泡糖都没发,就放了一天假。
江宇呢,为了他的教学改革大业,干脆就泡在了办公室里,备课备得昏天黑地,连家都没回,这一天,平淡得就像白开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