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迅速拿起桌上的纸笔,开始认真地撰写借调文件。他详细地写明了借调的人数、借调期限、借调目的以及借调期间人员的管理责任等内容。不一会儿,文件写好,秦安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文件递给许繁:“老营长,您看看这文件行不行,要是没问题,咱们就签字。”
许繁接过文件,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对秦安写的文件还算满意。看完后,他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秦安:“秦安,文件我签了,你也签上字吧。从现在起,这二十个人在借调期间就归你管了。”
秦安连忙接过文件,恭恭敬敬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收好:“老营长,您放心,我这就去点人,争取尽快把黑市的事情处理好,把人还回来。”
“好了,事情办好就行,走吧,咱们一起,我也好看看你选了哪些人。”
两人一同走出办公室,来到保卫处的训练区域。
许繁走到队伍前,清了清嗓子:“兄弟们,先停一下。今天有个事儿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分局那边因为黑市出了人命,情况紧急,需要咱们保卫处支援二十个人,大家列队,让秦科长挑选下去调拨的人。”
听到许繁的指示,原本正在训练的保卫处成员们迅速停止手中的动作,以整齐的队列站好。
秦安向前走了几步,眼神在队伍中来回扫视。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人,在心中默默筛选着合适的人选。
随着秦安不断点名,被选中的队员一个接一个地出列,整齐地站成了一排。许繁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对秦安挑选的队员暗自点头,这些队员大多是保卫处的骨干力量,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素质。
不一会儿,二十名队员挑选完毕。秦安看着这二十名队员,严肃地说道:“兄弟们,这次任务艰巨,黑市出了人命,情况十分危急。但我相信,以你们的能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在借调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及时汇报,注意自身安全。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二十名队员齐声回答,声音响亮而坚定,充满了斗志。
许繁走上前来,拍了拍站在最前面队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保卫处的骄傲,这次借调出去,代表的不仅是你们自己,更是咱们保卫处的形象。希望你们能不负使命,平安归来。”
队员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不会辜负许繁的期望。
“好了,大家回去收拾一下装备,跟秦科长出发。” 许繁说道。
队员们迅速解散,各自回到宿舍收拾装备。秦安则和许繁站在原地,等待着队员们归来。
“老营长,您放心,我一定把他们安全带回来。” 秦安说道。
“尽量就好,出任务哪里有不受伤的?只是尽量不要出了人命就好。”
秦安听了许繁这话,神色一凛,郑重地点点头:“老营长,我明白,我会想尽办法保障兄弟们安全,也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这次黑市整治,我定要揪出那些闹事的家伙,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
说话间,去收拾装备的队员们陆续归来。他们身着整齐制服,腰间别着手电筒、枪支等装备,每个人都神情严肃,透着一股即将奔赴战场的英气。
“报告!装备整理完毕,请指示!” 为首的王强身姿挺拔,大声向秦安汇报。
秦安回应道:“兄弟们,出发!”
二十名队员迅速整队,步伐整齐而有力地朝着厂门口走去。繁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这次行动能够顺利完成,队员们都能平安归来。
待队伍消失在视线中,许繁深吸一口气,转身返回保卫处办公室。此刻,他需要重新调整安保部署,确保在人员借调的情况下,厂里的安全防线依然稳固。他坐在办公桌前,展开人员名单和安保排班表,目光在上面反复扫视,陷入了深思。
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开始重新规划。他将原本一些次要岗位的人员进行了调动,加强了关键区域的安保力量,同时还安排了几个机动小组,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忙完这些,他揉了揉太阳穴,靠在椅背上,心里想着秦安那边的情况。
就在这时,许大茂来了。
“哥,我把宣传稿带来了,您再给好好看看,提提意见。” 许大茂说着,便将宣传稿递到了许繁面前。
许繁接过宣传稿,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还是认真地看了起来。他逐字逐句地读着,不时地点点头,对许大茂写的内容还算满意。“大茂,写得还行,就这样吧,这次宣传可是轧钢厂上面领导交代下来的,你千万别有小心思。”
“哥,您这话说的,我哪敢有什么小心思呀,事情还分轻重缓急呢,这个弟弟还是拎得清的。”
“拎得清就好,这宣传稿关系到我们厂在上级单位的印象,更关系到能否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要是出了岔子,谁都讨不了好,要是表现的好了你的位置也不是不能往上动上一动。”
许大茂连连点头:“哥,您放心,我都懂。而且这次宣传,主要也是为了彰显咱保卫处的功绩,我肯定不会掉链子。”
“行了,你先回去。这段时间,你多留意厂里的舆论走向,还有,宣传的形式和渠道,你也再好好琢磨琢磨,争取让这次宣传效果达到最佳,你小子鬼点子多,好好琢磨琢磨,你也应该想想怎么进步了。”
“哥,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宣传形式和渠道的事儿,我早就开始琢磨了。您想啊,厂里宣传栏肯定是要好好利用起来的,另外我还打算把宣传稿做成横幅,张贴在厂里各个显眼的位置,保证大家一抬头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