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意见达成一致,便去找杨辉,商量好后,便一起去找李夫子。
李夫子看着五个学生,杨辉和冯辰两人已经十五岁,薛文逸十四岁了,这三人的确可以下场试试。
而宋桐小一岁,心理尚不稳定,这位学子平日里学的还不错,但一遇到考试,就容易出岔子,李夫子对他有些不放心。
林向安这位学生年纪小,但是反而是几人中最沉稳的,不骄不躁,性子很是难得,年纪小,反而是这几人中学的最扎实的。
在过去,学习中总能提一些很深的见解,也让他有所启发。
这五个学生也算是他第一次当夫子,亲手带大的学生,对他们的感情总归有些不同。
“既然你们已经想好了,我也不拦着。不过你们年纪还小,不必太执着结果,心放宽些。”
见几个孩子点点头,李夫子这才缓缓叮嘱,“杨辉,你读书刻苦,学习用功,考试中日常发挥就好。薛文逸你在诗赋上再下些功夫,冯辰四书方面你要多多温习巩固。”
说完就转头看向宋桐和林向安,“林向安年纪虽小,一向沉稳,我也不担心。但宋桐你最欠缺的就是稳定发挥,这方面你要注意一下。”
待李夫子提点完,五人异口同声的道谢。
“学生,多谢夫子指点!”
“李夫子,能请您作为廪生给我们五个互保结吗?”
互保结就是考生与同考四人,共同书写“五童互结保单”,同时需要本县的廪生给他们五人互保结。
只有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名额有定数,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
给童生作保可以收取一定的好处费。
“好,等县衙通知下来了,我带着你们去报名,一般会提前一个月,要等到明年一月份,还有五个月时间,你们要多准备。”
接着李夫子给他们提醒童生试的注意事项,五人耐心听着,等从李夫子的书房,都已经是晌午了。
现在李夫子不再向以前那样手把手带他们学习,现在更多的是自主学习。
李夫子布置出题,然后大家回去答题,再一对一请教。
毕竟每个人的进度,以及学习问题不一样。
可以在私塾学习,也可以在家里学习,但一般隔三四天得来一次私塾,找李夫子请教。
四书是必修,加起来大约字,《论语》《孟子》稍微长一些,倒背如流是基本。
而五经全部加起来约47万字,更多是熟读和理解,多看名家注解,加深理解。
“还剩五个月时间,我们是一起学习吗?还是单独准备?”
冯辰心里挺想大家一起学的,但怕自己耽误其他人。
原先有赵泽在,他俩半斤八两,但现在最差的就是他了。
大家长大了,渐渐有压力了,不能像刚开始蒙学那样轻松快乐了。
“我都可以。”
对于林向安来说,他自己学习,和一起学习,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宋桐想到夫子的提醒,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询问林向安。
“向安,我能和你一起学吗?我爹书房收集了一些名家注解,可以拿出来一起看的。”
冯辰赶紧附和,他老爹也收集了不少,只不过他看不懂,看几页就犯困,所以没啥兴趣。
见宋桐提到,突然就想起来了。
“啊,这样的话,我也一起,我家也有不少这样的书,都是我爹花重金四处收集的。”
四书五经的注解,除了看名家的,也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注解。
每个人经历不同,理解起来角度各异,多看一些,能更全面的看待。
但这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林向安觉得还不错,一起备考气氛更好。
人读书一定不能闭门造车。
“行啊,那就一起来私塾学习,若是遇到问题,也能及时请教李夫子。”
“那也加我一个!”
薛文逸原本想在家独自学习,但林向安都愿意来,那他也要来,连忙出声。
“杨辉,你也来吗?”林向安侧头问道。
杨辉犹豫了一下,他家离私塾有些远,一来一去,将近一个多时辰,这时间他想利用来学习。但他们四个一起学习,还能看相关注解的书,他挺羡慕。
最终觉得这样学习的机会太难得,还是点点头。
“我也来。”
......
还没有到家门口,就看到两个熟悉的小身影,在门口玩耍。
林嘉月看到他后,就咚咚地跑过来,冲进了林向安怀里,亲昵地喊道,“哥哥,你今日回来的有些晚。”
“慢点跑!”
赶紧稳住妹妹,这孩子已经长到7岁了,长的粉粉嫩嫩,但性格有点像个男孩子,特别活泼调皮。
或许是因为家里就她一个女孩子,备受疼爱。
相反弟弟王和忠性子很文静,两个人简直像生错了性别。
王和忠站在门口,等着林向安牵着林嘉月过来。
“哥哥!”
林向安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问道,“嗯,你们两个怎么今日在门口玩?”
“嘉月说要等你回来,我便陪她在这里等你。”
“下次别到外面等了,不安全。你们俩今日功课学习的怎么样了?”
两孩子四岁的时候,林向安就教两人认字。
林远从十一岁的时候,就跟着开始跑镖,已经两年了,一年到头,没多长时间住家里。
林桥帮着林秋兰打理店铺,王四顺经常待在乡下,和猪、鸡、鸭打交道,反正两头跑。
王和智、王和信已经搬出去了,五伯一家在镇上买了房子。
林家从原先的一家小铺子,变成了三家铺子。
多了林家杂货铺和林家酒肆。
林家杂货铺主要卖腌制品,以及一些其他地方特产。
这是赵泽在的时候,利用镖局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一条商路。
杂货铺还有赵泽的一份原始股,他占三成,林家占七成,每年会给他分红。
毕竟镖局经营多年的路线,有他们在安全。
而林家酒肆,专门做吃食,他记得各种小炒,专门聘请大厨一起研究,招牌是特色豆腐宴,在镇上小有名气。
“哥哥,你布置的我学完了,嘉月没有做完。”
见状林向安微微挑眉,瞧着林嘉月,问道,“你为何没做?”
“哥哥,嘉月太想你了,一直盼着你回来,就没心思做!”
林嘉月嘟囔着嘴,撒娇道。
说的理直气壮,林向安都不好指责她,虽然世道不支持女孩子读书,但他还是觉得读一些比较好。
“你不想读书,那是想学刺绣吗?”
家里现在能供养的起孩子,不指望她赚钱,但总得学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