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战到达乾清宫时,正有三位朝中重臣极力劝谏崇祯立刻关闭内城城门。
这三人分别是:
定国公徐允祯
礼部侍郎魏藻德
工部侍郎叶初春
此时的崇祯已经被说动了,因为史可法不在他的身边。
史可法正在内城和外城相连的三座城门处组织民众撤往内城。
有史可法带兵进行组织和动员,外城民众会以最高的效率井然有序地撤入内城。
否则一旦发生大规模拥挤和踩踏事件,估计没几个人能进得了内城。
也就是说史可法并没有如沈战想象的那样跟大臣们在皇宫里扯犊子。
崇祯为什么会被说动,因为徐允祯、魏藻德、叶初春三人的观点看上去都很有道理。
徐允祯的说辞是:“陛下,贱民的性命不值得珍惜。
如果因为放外城贱民入内城而耽误了关城门的时间。
那么内城恐有被流贼直接攻破之危险。
再说了,放几十万贱民入内城除了消耗粮食也没什么实际作用!”
崇祯一听对啊,外城有六十多万平民。
这要是全部放入内城还不是得皇家粮仓供他们吃饭嘛。
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少放一些进来,或者干脆不放。
不过呢,因为崇祯始终有一颗做明君的雄心,所以他有点犹豫要不要放弃外城的老百姓。
这时礼部侍郎魏藻德站出来补了一刀。
他的说辞是:“陛下,史可法下令外城民众放弃粮食辎重空手入内城。
届时内城粮食紧张必然要实施粮食管控。
一旦八十多万民众因粮食不足的问题发生民变。
臣恐皇城会被暴民冲垮。
届时我大明必亡于这些暴民之手!”
崇祯一听有道理啊!
八十多万民众聚集在内城,朝廷勉强能保他们不死就不错了。
天天吃饱吃好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有心人煽风点火必生祸端。
冲垮皇宫的说法有点过头了,一万勇卫营将士也不是吃素的。
问题是这些暴民去冲击内城的粮仓崇祯也受不了啊。
那些粮食按照计划能吃到二月初四。
要是全让暴民们给祸害了,这大明京师可就没法守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耳朵根子发软的崇祯已经倾向于尽早关闭内城的所有城门了。
幸好他还有一个顾忌,那就是黄得功手里的五万大军和外城城墙上的一万多守军。
老百姓崇祯可以不要,这些战兵他必须得要。
所以崇祯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让黄得功带着大军往内城逃。
一旦黄得功的大军入了内城,那就立刻关闭城门。
工部侍郎叶初春因贪生怕死的缘故极力主张早关城门。
他的说辞是:“陛下,内城居住的皆为我大明的达官贵人。
身份差一点的也是巨富商贾。
平民的数量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为前面这些人服务的。
若是骤然放五六十万平民入内城。
那么光是住宿问题就能把工部给拖垮。
第一,工部没有足够的物料和人手给涌进来的平民盖临时居住点。
第二,若是平民们有组织地冲击官员和富商府邸。
那么我大明内城不战自乱。
请问到时候官兵是先镇压城内的暴乱,还是先上城墙御敌。
攘外必先安内,因此臣建议为了内部的稳定拒绝外城的平民入内城!”
崇祯一听有道理啊!
这他喵的冬冷寒天的,把几十万百姓放入内城却不给他们提供住处。
这些眼看着就要被冻死的百姓不闹事才怪呢!
几十万人参与打砸抢,强占官员和富商的府邸。
那种景象崇祯光是想想就觉得恐怖。
不行,朕不能因心软而酿下大祸。
到这里崇祯基本上下定了关闭内城城门的决心。
正当他准备派太监给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的守城将领传旨时,沈战及时赶到。
崇祯一看到沈战顿时感觉有了主心骨。
“沈爱卿,你来得正好。
大臣们多有建议朕及时关闭内城城门者。
朕觉得众爱卿说得甚是有理。
朕准备让黄得功立刻带兵入内城。
然后就关闭内城城门。
你觉得如何?”
沈战双眼微眯,左手已经握上了绣春刀的刀柄。
这是他杀人的前兆!
沈战,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武将。
因为崇祯皇帝的宠信,他有带刀入宫的特权。
当沈战杀气外放的时候,十几个围着崇祯嗡嗡嗡的文官全都噤若寒蝉。
这些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们再敢多哔哔一句沈战的刀就会落到他们的脖子上。
不是架在脖子上,是一刀把脑袋砍掉那种!
沈战扫视全场,文官们无一人敢跟他对视,他这才看向崇祯。
“陛下,您可知道那广宁门的城墙是如何被流贼炸塌的?”
“朕知道,他们先在城墙上挖了几个大洞,然后放炸药进去炸了城墙!”崇祯一脸气愤地说道。
沈战再问:“那陛下知道广宁门城墙上的大洞具体是如何挖出来的吗?”
“这个……,朕不知也!”崇祯迷糊地说道。
沈战提起一口真气厉声说道:
“让微臣来告诉陛下和诸位大人那些大洞是怎么来的。
流贼右将军刘希尧付出了两万八千人的代价才挖出了六个大洞。
而这两万八千人中有两万六千人是投降的明军和流民。
真正的顺军精锐只有两千人而已,且皆为弓箭手!”
“俘虏该死!”
“流民该死!”
听闻真相的大臣们纷纷开骂。
“啊!!!”崇祯震惊,他没想到攻破广宁门的主力竟是俘虏和流民。
迎着一片骂声和震惊声沈战再次开口。
“末将想问陛下和诸位大人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放弃外城的六十万百姓。
然后李自成让人驱赶这些百姓去内城的城根下撬砖挖洞。
那么我军要如何防守住内城?”
“啊……!”
“这……!”
崇祯和一众大臣瞬间懵逼。
沈战没有跟他们讲什么爱民如子,以民为本的废话。
而是赤裸裸地告诉他们这些百姓你不要回头就会变成敌军。
刺痛永远比说教有效一百倍!
这下崇祯和大臣们是真怕了。
如果沈战说的是真的,广宁门的城墙是被两万多俘虏和流民给挖塌的。
那么如果李自成派五六十万流民来挖内城的城墙根。
那场面……,众人不敢往下想了。
“沈爱卿,朕该如何做?”崇祯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沈战迎着崇祯期盼的目光不容置疑地说道:
“朝廷全力配合史大人组织外城百姓入城。
工部立即组织人力改建官员和富商府邸。
每个五进院子至少安排三百名百姓入住。
其它府邸以此类推。
户部立刻制定施粥计划。
施粥点务必覆盖整个内城,以保证无一人饿死。
寻找空地大量搭建临时窝棚,让外城百姓有个能睡觉的狗窝也好。
请陛下相信臣,只要您不放弃自己的子民,大明必不会亡!”
“啪嗒!”崇祯的眼泪滴到了袖子上。
沈战的话戳中了他的痛点。
他一心想做个好皇帝,奈何自身无能、大臣一个比一个坏。
要是所有朝臣都如沈战这般,大明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好,一切都按爱卿说的办!”崇祯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后坚定地说道。
沈战上前一步寒声说道:
“陛下,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在此事上凡阳奉阴违者锦衣卫皆斩之!”
“我滴妈呀!”在场的十几个大臣魂都吓飞了。
他们刚刚还在心里想呢,自己的府邸绝不会接收任何一个流民。
玛德百姓死不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天下是皇帝的,也是文官集团的。
百姓存在的意义就是被压榨,他们的命比杂草都便宜。
沈战:各位大人别光说不练,我等着看你们的表演。
然后,就是人头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