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主帅左梦庚派四万大军猛攻江阴县城的南门和东门。
四天下来攻城部队死了约四千人。
左梦庚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他手里最不缺的就是兵。
老爹左良玉还在江西那边继续征兵、练兵。
反正花的也是那些乡绅地主和富商的钱。
左家父子一点都不带心疼的。
左梦庚可以说有用不完的兵源。
自从打下了苏州之后,手下便向左梦庚进献了四个苏州名妓。
左梦庚亲自试货之后顿时陷入了温柔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古人诚不欺本将军。
这杭州和苏州的的名妓统统试过之后,左梦庚甚是认同古人的说法。
沈战:感情你个孙子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这么理解的呗!
左梦庚的想法:
任你江阴城军民的骨头再硬,炮再多。
只要老子肯舍出去三四万条人命还不是轻轻松松破城。
火炮大家都有,本将军手里有三万杆鸟铳你们江阴没有。
时间拖久了谁占便宜谁吃亏?
基于以上的想法左梦庚玩了一招眼不见心不烦。
攻城的苦力活儿就让下面的两个副将去盯着。
自己专心在帅帐里玩姑娘就行。
半个月之后这城它不破也得破。
等破城了自己就下令屠城,让将士们快活快活。
然后把屠城的消息四处散播。
估计后面的那些城池就好打了。
或者说打都不一定打,明末的软骨头可是不少。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左梦庚连续在大帐里玩了四天姑娘后,前方出事了。
沈战亲自带人端了叛军的炮兵阵地。
他回到自己的帅帐后立刻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田虎何在?”
“末将在!”
沈战:“本帅命你率步兵三营正面碾压江阴城南门的两万叛军。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若败你便提头来见。
另外,让辅兵把敌军炮兵阵地上散落的红夷大炮炮管和炮弹给我收集回来。
你可听清楚了?”
“末将领命!”田虎高声答道,他的心内无比火热。
以往这种打前锋的活儿都让杜寒的一营给包了。
这次杜寒刚打完山东的叛军。
全营还在休整当中。
所以打前锋的好事才落到了田虎的头上。
龙腾军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个道理。
跟着大都督打仗就是捡战功。
谁不往上抢谁是傻子。
沈战继续发布军令。
“辛思忠何在?”
“末将在!”
沈战:“本帅命你率步兵四营正面碾压江阴东门的两万叛军。
若败便提头来见。
别忘了把敌军的炮管和炮弹给老子收集回来!”
“末将领命!”辛思忠嗨了。
刚到南直隶就有仗打,自己这命也太好了吧。
沈战继续发布军令。
“谢军友何在?”
“末将在!”
沈战:“本帅命你各派一千骑护卫步兵三营和四营的侧翼安全。
你自己率剩下的三千骑严密监视左梦庚的大营。
可听明白了?”
“末将领命!”谢军友大声答道。
“其余各营谨守营寨!”沈战笑着说道。
不出他所料,其余各营的营长顿时发出了一片哀怨声。
“不是吧,这就完了?”
“打四万叛军只派三个营够吗,要不我们也去助阵!”
“待在大营里能淡出个鸟来!”
“滚蛋!”沈战不理众将的婆婆妈妈,让他们全都哪凉快哪待着去。
江阴城外的两股攻城部队已阵亡四千余人。
实际上只剩下三万六千可战之兵。
沈战:我派一万五千人去消灭叛军三万六千人,应该算很给叛军面子了吧?
左梦庚:……
午饭过后,江阴城头的军民们看到了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随着龙腾军的军旗和沈字大旗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开始了。
田虎带着步兵三营出了大营后直奔五里外的徐恩盛部。
徐恩盛此时已经从丢失重炮的恐惧中缓过来了。
听说自己的堂弟徐勇也丢了所有的重炮后徐恩盛反而没那么害怕了。
法不责众,左梦庚总不至于把俺们老徐家这哥俩全都砍了吧。
左梦庚:你觉得呢?
叛军斥候飞马向徐恩盛汇报军情。
“报将军,城西明军六千人向我军杀来。
敌军步兵皆骑马出行。
预计两刻钟之内就会抵达战场。
请将军早做定夺!”
“我他喵的!”徐恩盛听得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五六千的步兵出门五里还要骑马。
北方来的明军都这么豪横的吗?
沈战:也不是,只有本帅的部队如此豪横!
北方的军队大多穷得叮当三响。
他们跟豪横二字根本就沾不上边。
短暂的感叹过后,徐恩盛开始排兵布阵。
“传令,停止攻城。
全军迎击来犯之敌!”
徐恩盛摆出了一个中规中矩的阵型迎击田虎。
叛军的正中是三千鸟铳兵。
这些士兵整齐地排成三排。
很显然徐恩盛是要跟田虎玩火器对射了。
鸟铳兵的两翼各有两千人护卫。
其中包含五百盾兵、一千长枪兵和五百弓箭手。
这主要是防止明军骑兵的侧翼骚扰。
鸟铳兵往后是徐恩盛的中军。
他的身后是500骑兵和三千长枪兵。
面对田虎带过来的五千人,以及谢军友派出来的一千骑兵。
徐恩盛摆出了一个一万零五百人的阵型迎敌。
一万零五百人打六千人,怎么也不至于失败吧。
剩余的七千五百名叛军堵在江阴城南门外2.5里处。
他们的任务是防止城内守军出来捣乱。
普通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是二里。
2.5里刚好能够避开炮火的轰击。
问:徐恩盛的排兵布阵有毛病吗?
答:中规中矩,真的没啥毛病。
这样一支有火器、有盾阵、有长枪、有骑兵的万人大军真不是那么好啃的!
田虎:各位看官不要眨眼,我来啃给你们看!
很快,田虎的步兵三营抵达战场。
他在距离叛军二里的地方列阵。
很快,一个三千人的遂发枪兵军阵列出来了。
从江阴城头的方向看去。
明军和叛军的前方各有三千火器部队。
两军给观众的感觉是:势均力敌!
而观众们却忽视了一些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明军遂发枪兵身后的五十门马上佛朗机炮。
又比如遂发枪和鸟铳、弓箭之间的射程差距。
两军皆列阵完毕,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