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仓?这只股不起眼吧?”
梁牧超盯着沈晚澄,试探着问。
“就是因为它现在不起眼,才更有潜力呀。”
沈晚澄淡淡一笑,“我相信作为货运龙头老大的顾氏迟早会发现它的潜力。”
梁牧超看见沈晚澄说起“九龙仓”时,眼神对此充满了信心。
这让梁牧超真的有点吃惊了。
现在“九龙仓”这只股还严重被低估,单支股的价格不过20港币,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支股。
但和顾瑾行关系很好的梁牧超却是知道,顾瑾行作为顾氏集团的掌舵人,非常看重“九龙仓”。
接下来一年里面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拢“九龙仓”的实际控股权。
而且顾瑾行虽然从小被当成顾氏集团的唯一继承人培养,并不代表顾瑾行没有竞争对手。
明面上,顾瑾行作为顾氏集团的现任总裁,已经完全接手家族企业。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先不说顾老爷子还未卸下董事长的职称,就是顾氏集团内部也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这些声音在顾瑾行在内陆遇险腿残眼瞎后变大了很多。
所以,“九龙仓”控股权对于顾瑾行尤为重要。
梁牧超并不是真正游手好闲的二世祖,不然也不能成为顾瑾行的好友。
所以梁牧超清楚顾瑾行的计划。
但是现在,梁牧超发现,在证劵交易所无意中遇见的一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的靓妹,竟然也发现了“九龙仓”的潜力。
相信顾氏?
不就是相信顾瑾行嘛?
如此想的话,这靓妹竟还算他顾哥的知己?
梁牧超捏着下巴在心里盘算,到底要不要将靓妹介绍给顾瑾行呢?
这么漂亮又聪明的女人,谁不喜欢,他也喜欢啊。
嗯...顾瑾行不是有未婚妻了嘛,还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是让他来和两位靓妹做朋友吧。
梁牧超笑着对沈晚澄说,“真巧,我也看好‘九龙仓’,刚买了2万只股。”
一只股20港币,两万只股就是40万港币。
这只是梁牧超随便来证券交易所玩玩的手笔。
沈晚澄挑了挑眉,“原来你不是靓仔,而是靓少啊。”
梁牧超又愣了一下。
他第一次遇见一个普通人这样坦然自若地打趣他。
“别叫靓少,生疏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沈晚澄不是自来熟的人,当然不会就这样叫梁牧超的名字。
她只说,“梁少,我先去将股票买了。”
沈晚澄她们的银行卡中原本有一万七千港币存款,赌马下注时用掉了三千港币,剩一万四千港币。
赌马的10万港币,其实实际汇入她们银行账户的是8万3千港币,自动扣除了百分之十七的税收。
所以现在沈晚澄银行卡中的实际存款是9万7千港币。
沈晚澄不知道顾氏集团掌握“九龙仓”控股权需要多久时间,但上一世这场商权变换用了足足两年,所以沈晚澄估计顾氏需要的时间少说也要半年以上吧。
也就是说,可以肯定的是,半年内这只股会持续不断地飞涨,那沈晚澄这半年都不能动买股票的这笔钱。
所以,以防万一,沈晚澄不能将存款全部购入股票。
沈晚澄最终决定买8万港币的股票,留下1万七港币日用消费。
等沈晚澄完成股票买入手续,梁牧超与沈瑶已经交谈甚欢了。
梁牧超知道沈瑶和沈晚澄来自内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看不起。
还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港岛人,有义务带沈晚澄和沈瑶去尝尝地道的港式菜。
又正好到了中午午饭时间,梁牧超就强烈要求要请沈晚澄姐妹吃一顿。
要说梁牧超会做人呢,他带沈晚澄和沈瑶去的店,并不是什么星级酒店,西餐厅,怕沈晚澄她们吃不惯,还觉得他显摆。
梁牧超带沈晚澄姐妹去的是离证券交易所很近,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的海鲜饭店。
进入饭店,梁牧超为沈晚澄和沈瑶拉开座椅,让她们坐下后自己才入座。
沈晚澄她们不熟悉这家店的特色,拒绝了点菜,梁牧超就先询问她们有什么忌口,之后才点菜。
行为举止尽显绅士风度。
沈晚澄虽然知道梁牧超这种公子哥,要不是对她们姐妹有兴趣,是不会对谁都这样客气。
但是依旧对梁牧超印象很好,也愿意交梁牧超这个朋友。
所以在饭桌上话也多了起来。
这是一顿非常令人愉快的午餐。
梁牧超很健谈,不论是沈晚澄和沈瑶说得话题,他都能搭上话。
最主要的是梁牧超带她们来得这家饭店,菜品真的很合沈晚澄和沈瑶的胃口,很好吃。
招牌的卤水鹅咸鲜多汁;
潮式马友冻鱼,沈晚澄平时不是很爱吃鱼的人,都忍不住赞一声太滑嫩鲜美了。
还有特色丝瓜烙,从内地过来的人,对蔬菜一般都不怎么感兴趣,但这道炸得酥脆的丝瓜烙加上特制的甜辣口酱汁,让沈晚澄和沈瑶都赞不绝口。
还有什么韭菜鸡红,甜品反沙芋等等。
都非常有特色,也很好吃。
一顿饭,沈晚澄和沈瑶都吃得十分满足。
见她们吃得满意了,梁牧超自然而然地在分别时问沈晚澄她们要联系方式。
沈晚澄这才意识到,她和沈瑶可能需要一个传呼机了。
所以,在梁牧超留下自己的传呼机号走后,沈晚澄和沈瑶便直接去商场买传呼机了。
作为在信息化时代生活过的21世纪现代人,沈晚澄真的觉得传呼机挺麻烦的,所以她才一直没有买传呼机的想法。
但是随着她们在港岛发展变好,交际圈也会扩大,传呼机就非常必要了。
不过沈晚澄到了商场才发现,这个时期,就是她看不上的传呼机,也才刚刚进入香港市场不久,最便宜的传呼机价格也在一千港币以上。
她们大部分的钱刚刚投入股市,银行卡存款只剩下一万七,若是一下拿三千港币买传呼机,还是很让人肉疼的。
至少还没有感受过即时通讯快乐的沈瑶,觉得十分肉疼,在沈瑶看来,座机电话已经是这个时代很神奇的产物了,比她们古代的飞鸽传书,烽火传讯可牛逼多了,用不着再买传呼机。
最终,沈晚澄暂时就只买了一台1400港币的传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