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间雾气缭绕,苏青柠带着李玉竹沿着山路缓步而上。这是一条古老的石阶小径,两旁种满了茶树,朝露未干,满目苍翠。
\"师父,\"李玉竹一边走一边说,\"沈家这处别院,位置真是绝妙。\"
\"不错,\"苏青柠点头,\"背靠龙井山,面朝西湖,视野开阔。最妙的是这片茶园,品质上乘,是上贡的来源之一。\"
转过一道山弯,别院终于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院内假山叠石,水榭环绕,处处显露着精心的布置。
\"沈老爷和徐会长已经在里面等着了,\"管家迎上前来,\"请随我来。\"
穿过回廊,来到主厅。厅内陈设简约雅致,正中摆着一张巨大的红木茶案,案上各色茶具一应俱全。
\"苏供奉来得正好,\"徐会长笑着起身,\"我们正在讨论赏茶会的细节。\"
\"让我看看,\"苏青柠走到窗前。从这里望去,整个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这视野,确实适合品茶论道。\"
\"不止如此,\"沈德元说,\"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可以设置品茗区。再往上,有一处观景台,是整个临安城最好的观景地。\"
\"那就按区域来分配,\"苏青柠说,\"主厅用来招待重要宾客,回廊设茶点品鉴,花园做品茗区,观景台留作雅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人马正沿着山路而来,为首的是个身着锦袍的中年人。
\"这是......\"苏青柠看向徐会长。
\"是浙东茶商吴家的大掌柜,\"徐会长解释,\"想必是听说了赏茶会的事。\"
\"来得正好,\"苏青柠说,\"李玉竹,去准备一下,我们来个即兴茶会。\"
不多时,吴掌柜在随从的簇拥下走进主厅。看到厅内的阵仗,他略显诧异:\"原来徐会长和沈老爷都在,幸会幸会。\"
\"吴兄远道而来,\"徐会长笑道,\"正好和苏供奉见见。\"
\"久仰大名,\"吴掌柜拱手,\"敢问这赏茶会......\"
\"请先尝茶,\"苏青柠示意李玉竹上前。只见她手持紫砂壶,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茶香四溢,吴掌柜接过茶盏,轻轻嗅了一下,眼前一亮:\"这是......\"
\"龙井配菊花,\"苏青柠解释,\"我加了一味养肝明目的药材。吴掌柜常年在外奔波,想必眼睛时常不适。\"
吴掌柜惊讶地看着她:\"苏供奉好眼力!我确实......\"
\"而且,\"苏青柠继续道,\"这茶还搭配了一款特制点心。\"
李玉竹端上一盘精致的糕点,形如菊花,金黄剔透。
\"此糕名为'菊影',\"苏青柠说,\"用杭白菊和蜂蜜制成,可以清热明目。\"
吴掌柜品了一口茶,又尝了块点心,面露惊喜:\"妙啊!茶香清冽,点心甘美,相得益彰。难怪江南茶商都在传,说苏供奉要开创一番新天地。\"
\"吴掌柜过奖了,\"苏青柠笑道,\"我不过是把北方的养生之道与江南的茶艺结合罢了。\"
\"说起这个,\"吴掌柜放下茶盏,\"听说苏供奉要在临安开设'茶语坊'?\"
\"正是,\"徐会长接话,\"这是我们茶商会与苏供奉的合作项目。吴兄若有兴趣......\"
\"有兴趣,当然有兴趣!\"吴掌柜连连点头,\"浙东的茶商也想分一杯羹啊。\"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一位身着儒衫的老者,气度不凡。
\"是杭州茶学会的钱会长,\"沈德元低声说,\"当代茶圣啊。\"
苏青柠听说过这位钱会长,据说对茶道研究极深,着有《茶经续篇》,在江南茶界极有威望。
\"老朽冒昧来访,\"钱会长拱手,\"听闻苏供奉的茶艺独树一帜,特来请教。\"
\"钱会长说笑了,\"苏青柠亲自上前沏茶,\"晚辈不过略懂皮毛。\"
她取出一套特制的茶具,这是她从汴京带来的珍品。只见她动作优雅从容,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水温、火候、浸泡时间,无不精准。
\"好茶艺!\"钱会长赞叹,\"这手法,融合了南北两派的精髓啊。\"
\"钱会长慧眼,\"苏青柠说,\"我在北方学茶时,就觉得南北茶道各有千秋。比如北方重火候,南方重水质;北方讲究养生,南方追求意境......\"
\"正是如此,\"钱会长捋须点头,\"老朽着《茶经续篇》时,就想探讨这个问题。只可惜,南北相隔,互相了解太少。\"
\"所以我想在赏茶会上,\"苏青柠说,\"请钱会长做个主讲,谈谈南北茶道的融合之道。\"
\"哦?\"钱会长来了兴趣,\"苏供奉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不过,光说茶道恐怕不够......\"
\"当然,\"苏青柠微笑,\"我会准备一些特制点心,配合钱会长的讲解。让大家不仅能听懂,还能品出其中滋味。\"
\"妙极!\"钱会长击掌,\"这样的茶会,才有意义。\"
徐会长和沈德元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有了钱会长坐镇,这赏茶会的档次顿时提升了一个层次。
就在众人交谈正欢时,一个小厮匆匆跑来:\"禀报各位,杭州知府大人到了!\"
知府大人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走进主厅,看到厅内群贤毕至,也不觉意外:\"果然热闹啊!\"
\"下官等恭迎大人,\"众人起身行礼。
\"都坐,都坐,\"知府摆手,\"本官是来找苏供奉商议要事的。\"
苏青柠亲自上前:\"大人请上座。玉竹,换一壶新茶。\"
李玉竹心领神会,取出一套官窑茶具,开始沏茶。这是专门为接待官员准备的。
\"听说这赏茶会办得很大?\"知府品着茶问道。
\"回大人的话,\"苏青柠说,\"我们打算借此机会,展示一下临安的茶文化。\"
\"茶文化?\"知府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正是,\"苏青柠解释,\"临安作为天下茶都,理应在茶道上有所作为。这次请来了钱会长这样的茶道大家,就是想......\"
\"想借机提升临安的文化地位?\"知府接话,\"有意思。本官听说你还要开设'茶语坊'?\"
\"是的,\"苏青柠说,\"这不仅是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文化平台。我们打算......\"
她将计划详细说了一遍,重点提到了对临安文化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知府听完,沉思片刻:\"好!这事本官支持。不过......\"
\"大人请说。\"
\"这么大的场面,光是民间操办恐怕不够,\"知府说,\"不如这样,本官以府衙的名义,给这赏茶会加个封号如何?\"
众人眼前一亮。有了官方背书,这赏茶会的档次立刻就不一样了。
\"那就多谢大人了,\"苏青柠说,\"不过临安城各路茶商众多,还请大人......\"
\"这个你放心,\"知府笑道,\"本官会让府衙发个告示,凡是正经茶商,都可以参加。这也算是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徐会长和吴掌柜都露出满意的神色。有了官府的背书,这赏茶会就不会成为某些人的独角戏。
\"对了,\"知府突然说,\"听说你那'四季点心'很有特色?\"
\"正好,\"苏青柠示意李玉竹,\"我刚改良了配方......\"
当新一轮点心端上来时,厅内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那精致的造型,诱人的香气,无不显示出非凡的手艺。
\"这才是真正的官商结合啊,\"钱会长在一旁感叹,\"既讲究商道,又不失雅趣。\"
\"说起官商结合,\"知府品着点心,忽然说道,\"前几日朝廷来文,说是要在临安举办一场大型茶事会,各路官员、商贾都会参加。\"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徐会长第一个反应过来:\"大人的意思是......\"
\"不错,\"知府点头,\"若是咱们这赏茶会办得好,说不定能为茶事会打个前站。\"
苏青柠心中一动:\"不知这茶事会何时举办?\"
\"九月初,\"知府说,\"正好是新茶上市的时候。\"
\"那时间倒是刚好,\"苏青柠说,\"我们的'茶语坊'也该开业了。\"
\"苏供奉好算计!\"知府哈哈大笑,\"不过本官倒是有个提议。\"
\"请大人示下。\"
\"这赏茶会不如分两场,\"知府说,\"第一场就在这别院,以品茗论道为主。第二场嘛......\"
\"在'茶语坊'!\"苏青柠接话,\"正好可以作为开业庆典。\"
\"妙啊!\"徐会长拍案,\"这样既能让大家见识临安的传统茶道,又能展现新的发展方向。\"
\"而且,\"钱会长补充,\"两场的风格可以有所区别。别院这场重在雅致,'茶语坊'那场则可以......\"
\"走新派路线,\"苏青柠说,\"让大家看看茶道如何与时俱进。\"
就在这时,李玉竹端来一个精致的食盒:\"师父,您要的'茶话礼盒'好了。\"
\"来得正好,\"苏青柠打开食盒,\"这是我专门设计的茶点礼盒,每种点心都配以不同的茶......\"
食盒分为四层,每层都暗合四季主题:
春层:碧螺春配梅花酥
夏层:龙井配荷花糕
秋层:铁观音配桂花饼
冬层:普洱配玉兔糕
\"这礼盒不仅雅致,\"苏青柠解释,\"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在家也能体会品茶的乐趣。\"
\"高明!\"知府赞叹,\"这就是把生意和文化完美结合起来了。本官先预订二十盒!\"
\"下官也要十盒!\"周围的官员纷纷附和。
\"诸位且慢,\"苏青柠笑道,\"这礼盒要到'茶语坊'开业才能正式发售。不过......\"
她看向徐会长:\"徐会长以为如何?\"
\"明白,\"徐会长点头,\"茶商会的会员可以优先预订,对吧?\"
\"不止如此,\"苏青柠说,\"我打算请各家茶商提供精选茶叶,让这礼盒真正成为临安的名片。\"
日落西山时,众人才依依惜别。看着宾客的身影消失在山道上,苏青柠长出一口气。
\"师父,\"李玉竹收拾着茶具,\"今天真是太成功了!不仅有了官府支持,连钱会长这样的泰斗都愿意出面......\"
\"不,\"苏青柠摇头,\"这才是开始。\"
她走到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的西湖,微风送来阵阵茶香。
\"临安城的水很深,\"她轻声说,\"今天来的都是明面上的人物。那些没来的......\"
\"师父是说......\"
\"知道为什么我要分两场办吗?\"苏青柠问。
李玉竹想了想:\"是为了照顾不同人的需求?\"
\"一半对,一半错,\"苏青柠说,\"第一场在别院,确实是为了照顾传统派。但第二场在'茶语坊'......\"
她转身面对徒弟:\"是为了给某些人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表态的机会,\"苏青柠意味深长地说,\"临安的茶商,明面上是团结的,但暗地里......\"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急匆匆跑来:\"苏供奉,刚收到消息,杭州城南的几家茶商联名上书,说要抵制赏茶会!\"
\"来得好快,\"苏青柠不以为意,\"打听清楚是哪几家了吗?\"
\"是叶家、魏家和......\"
\"够了,\"苏青柠抬手止住,\"我明白了。\"
待小厮离开,李玉竹忧心忡忡:\"师父,这......\"
\"不必担心,\"苏青柠微笑,\"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您是说......\"
\"临安的茶商,早就该洗牌了,\"苏青柠说,\"这次赏茶会,既是机会,也是考验。那些真正有实力、有眼光的,自然会来。至于那些......\"
她看向远处沉沉的暮色:\"自己放弃机会的人,就别怪别人了。\"
夜色渐深,别院里只余星光点点。苏青柠站在观景台上,看着脚下万家灯火。
\"玉竹,\"她突然说,\"明天开始,我们要准备一场更大的手笔了。\"
\"什么手笔?\"
\"让他们看看,\"苏青柠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什么才是真正的茶道。\"
第二天一早,\"食医斋\"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只见那人身着绸缎长衫,气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