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18日,阳光穿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山林里。陈大山、小虎和李知青伸着懒腰从木屋走出,新一天的山林生活又拉开了帷幕。
“今天咱们去东边那片古老的桦树林,听说那儿常有松鼠出没,运气好还能碰上袍子。”陈大山一边往背篓里塞着干粮,一边说道。小虎眼睛放光,蹦蹦跳跳地去拿自己的弹弓,准备大展身手。李知青则满怀期待地整理着行装,这些天的经历让他对山林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三人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掩盖的小径前行,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陈大山不时驻足,给李知青讲解各种草药的特性,像能治疗风寒的柴胡,缓解跌打损伤的接骨草。一路上,鸟鸣阵阵,仿佛在为他们演奏一首欢快的山林交响曲。
踏入桦树林,高大的桦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陈大山警觉地观察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的迹象。
忽然,小虎指着前方,兴奋地喊道:“爹,快看,是松鼠!”只见一只小巧玲珑的松鼠,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树枝间灵活地跳跃。小虎迅速掏出弹弓,装上石子,瞄准松鼠。陈大山见状,轻轻按住小虎的手:“先别着急,松鼠动作敏捷,很难打中,咱们再等等。”
他们静静地潜伏在树下,等待着更好的时机。松鼠似乎察觉到了异样,在树枝上停了下来,两只小爪子紧紧抓着一颗松果,警惕地张望着。过了一会儿,见没有危险,它又开始啃食松果。
这时,陈大山悄悄绕到松鼠背后的树下,向小虎使了个眼色。小虎心领神会,故意弄出一点声响,吸引松鼠的注意力。松鼠果然上当,转身看向小虎的方向。就在这一瞬间,陈大山迅速抛出手中的绳套,精准地套住了松鼠。
“太棒了,抓到啦!”小虎兴奋地跑过去,看着被抓住的松鼠,爱不释手。李知青也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只可爱的小动物:“这松鼠可真漂亮,没想到抓它还得用这么巧妙的办法。”
陈大山笑着说:“在山林里打猎,光靠蛮力可不行,得懂得观察猎物的习性,智取才行。”
继续深入桦树林,陈大山发现了一些狍子的粪便和脚印,他判断狍子就在附近。三人顺着踪迹小心翼翼地寻找,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发现了两只狍子。
陈大山慢慢举起猎枪,动作轻缓,生怕惊扰到狍子。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时,一只狍子突然抬起头,警觉地竖起耳朵。陈大山立刻停止动作,屏住呼吸。
僵持了片刻,狍子似乎放松了警惕,低下头继续吃草。陈大山抓住时机,果断开枪,一只狍子应声倒地。小虎和李知青激动地跑过去,看着倒下的狍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今晚又能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了。”小虎开心地说。陈大山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打猎是为了生存,但我们也要珍惜每一次收获,尊重这些生命。”
带着捕获的松鼠和狍子,三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一路上,大家分享着今天的喜悦和收获。回到木屋,陈大山开始处理狍子,小虎帮忙准备调料,李知青则逗弄着新抓来的松鼠,木屋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