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跟手下人交谈了一番。
大概搞清楚了这边的情况。
晚上几人给黄宗羲办了个简单的接风宴。
次日一早,几人又在衙门里边碰了一个面,把当天的工作安排好了之后。
张同知陪着黄宗羲,两人一起去拜访李自成。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以前的大明了,没有文贵武贱的说法。
朝廷的统兵大将都是大权在握,地位超然的存在。
更何况驻扎在这里的人还是李自成,其名声和威望都要远超一般的兵团长。
并且还是天武皇帝登基之后,亲封的两个国公之一。
秦良玉的忠国公是流爵,李自成的顺国公却是世袭罔替。
黄宗羲他们当然不敢有一丝的轻视。
非常正式的前来拜访李自成,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李自成也相当的守规矩,自从地方官员陆续到来之后,他就一直住在了军营之中。
对地方上的事务就不再过问了。
经过士兵的通报之后。
黄宗羲和张同知被请了进去。
李自成在大帐里面召见了他们。
两人恭敬的行礼:“下官参见顺国公。”
李自成:“两位大人不用客气,快快请坐。来人、上茶……”
张同知:“多谢国公爷,这位是黄宗羲黄大人,是刚刚到任的知府,特意来拜访一下顺国公。”
李自成:“黄知府太客气了,我们之间文武不通统属,见面之事不用着急,要是因此而耽误了朝廷的失误,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黄宗羲:“顺国公您说笑了,别的且不说,就凭您为朝廷立下了开疆拓土之功,我们过来捡个便宜,沾了您的光,那就必须得过来拜访您一下才行。”
李自成谦虚的说道:“黄知府过奖了,我们只不过是在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而已。”
黄宗羲:“陛下乃是神仙般的明君,顺国公能够被陛下重用,这本身就说明了顺国公的不凡之处……”
李自成开心的笑了起来:“哈哈哈,那就多谢黄知府的夸奖了。对了,黄知府刚刚赶过来,可还适应这边的气候与生活?”
黄宗羲说道:“回顺国公的话,这边的气候跟中原确实大为不同,下官暂时还有些不太适应,后面肯定会慢慢适应的。
湿热的气候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倒是对顺国公和将士们来说,这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你们经常要深入山林跟敌人作战,而我们只要好好的待在这边就行了……”
李自成:“黄知府所言甚是,在刚刚进入东南半岛的时候,很多士兵都因为不适应而病倒了,甚至还有人因此而丢了性命,不过现在大家都已经能适应了。
说到辛苦的问题,我们的大部分将士并不会长期待在这边,所以我们的辛苦只是一时的,而黄知府你们要长期在这边工作,那才是真的辛苦了……”
双方见面之后寒暄几句。
相互之间都很给面子。
花花轿子人人抬,几人先聊了一通场面话。
最后才说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黄宗羲问道:“听说顺国公你们不日即将启程南下,万象这边将会留下多少兵力?我们又该如何配合?还请顺国公明示。”
李自成:“这里会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大概有11,000多人,后续的驻军数量是多是少,那就需要看朝廷的旨意了。
现在万象这边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已经由你们接手了,交接工作只剩下了一个流程问题,黄知府现在已经到任,我们走一下流程即可。”
黄宗羲:“感谢顺国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不知驻守此地的是哪位将军?”
李自成:“这边有不少敌人逃进了深山老林,过后可能还会生出一些麻烦,我就让作战经验丰富的刘芳亮驻扎此地,有他在,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黄宗羲:“多谢顺国公,请问顺国公你们这一边,可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
李自成:“我们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就不劳烦黄知府和各位大人了。”
黄宗羲:“那就多有打扰了,回头准备好了各种文书,我们再来拜访顺国公,告辞。”
李自成:“两位客气了,慢走不送……”
告辞离开之后,黄宗羲他们就准备各种文件。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之间完成了交接工作。
李自成也带着回校的大部队,乘船顺着湄公河去了更南边。
黄宗羲跟刘芳亮见了几次面,协商好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配合?
随后就开始慢慢的加快工作进度。
这边除了巨龙铜矿之外,还有几处中小型的铜矿,另外还有金矿和银矿。
矿产资源相当的丰富。
黄宗羲他们一边组织人手开矿,一边修建从各处矿场到码头的道路。
顺便还向朝廷打报告,申请派技术人员过来支援建设。
就在他们如火如荼的搞建设开发的时候。
有一伙敌人已经在暗中的盯住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