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问题没毛病。
虽然这个时代的海外也有橡胶。
但是对于橡胶的应用还没有人研究,更没有普及开来。
更何况在明朝初期的人,他们有橡胶可用吗?
宋应星赞叹的说道:“前人先贤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找到了一种叫“胶草”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根茎可以炼出一种胶状物,其性能跟我们用的橡胶基本一致,完全可以用来密封蒸汽机的缝隙。
只可惜那种胶草的产量很少,所以蒸汽机在大明初期,才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如果能够逐步推广开来的话,大明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宋应星所说的胶草。
应该就是后世的橡胶草了。
橡胶草有野生的,也可以人工进行种植。
好处是可以一年收获一次,弊端是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没想到古人先贤在发现了橡胶之前,就已经把橡胶草给用上了。
而《永乐大典》里面竟然记载了这种事情。
难怪《永乐大典》会失窃了。
否则很多事情就没法自圆其说,就会自相矛盾了!
朱慈烺听得微微颔首:“既然如此的话,为何自从明初之后,那些使用蒸汽动力的宝船都没了呢?为何蒸汽机也都不见踪影了?”
宋应星:“启禀皇上,这个事情微臣还真没有考虑过,蒸汽机那么好的东西,为何没有人提及,也没有人再使用呢?这个事情背后肯定有阴谋……”
朱慈烺:“这个事情背后确实有阴谋,并且就跟我们不久前剿灭的“挑筋教”有关,只可惜剿灭了他们也没用,因为东西都被送走了!”
宋应星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说失窃的《永乐大典》,还有蒸汽机相关的技术和实物,都被“挑筋教”的人送去了海外?”
朱慈烺:“十有八九就是这样子,不然那么多的蒸汽机,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消失掉了呢?还有《永乐大典》的原本,又是被谁偷走了呢?
要知道大明的世家大族,还有佛门之类的势力,都已经被剿灭掉了,却没有发现《永乐大典》和蒸汽机的痕迹!”
宋应星还是有点疑惑:“问题是光凭“挑筋教”的话,他们肯定做不成这些事情,配合他们的人肯定不少。那些家伙真是该死,蒸汽机这么好的东西和技术,他们竟然会拱手送人?”
朱慈烺缓缓说道:“不管是那些世家大族,还是隐藏得很深的“挑筋教”。他们习惯了暗中掌控一切,做事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很擅长顺势而为。
他们应该是利用了儒教一家独大的心理,利用那些对奇技淫巧深恶痛绝的腐儒,悄悄的在暗中完成了他们的偷窃计划。”
宋应星又问道:“那些腐儒真是该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幸好陛下把他们给灭掉,并彻底改变了局面,否则天下苍生还会受他们的荼毒。
不过说到西方的红毛鬼,他们有了蒸汽机和相应的技术的话,为何那些西方来的红毛鬼,没有见他们使用蒸汽动力的宝船?”
朱慈烺:“那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太落后了,就比如现在把蒸汽机的技术和样品,交给深山老林里面的土着,你觉得他们能够造出来吗?”
宋应星:“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就是说那些西方蛮夷在得到我们的技术之前,他们在采矿冶炼和铸造等各个方面,都还是非常的落后。
所以他们这些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想要造出合格的蒸汽机,他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不够?”
朱慈烺:“应该就是这样了,否则这个事情没法解释。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朝廷大军早晚有一天会杀到西方去的。
到时候将敌人全都消灭掉,自然能够找到丢失的蒸汽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带着人把永乐大典多抄写几份,朕会派一批人手给你。
这一次对《永乐大典》重新抄写,至少要抄写10份,其中一份用来给你们研究,其他的九份分别收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以后就不用担心再失窃了……”
宋应星:“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
随后又再次对敌人进行审讯。
那些死硬分子依然还是不肯交代。
朱慈烺干脆让人将他们凌迟处死。
面对凌迟酷刑,其中有些人开始交代了。
只是那些家伙知道的情况也不多。
他们交代出来的信息,恰好证明了朱慈烺的猜测……
愿意交代的敌人给了他们一个痛快。
随后朱慈烺又对影卫和大明调查统计局,下达了永无休止的追杀令。
以后只要遇到了“挑筋教”的人,先抓起来进行审讯,审讯出各种信息或者是对方死都不愿意交代。
那就通通凌迟处死。
还有就是不断追查《永乐大典》和蒸汽机的下落,直至全部找回为止。
就凭大明如今的实力。
早晚有一天会完成这些任务的。
事情到了这里还没完。
朱慈烺很快就提出了亚欧大陆桥计划。
准备把铁路从大明一直修到欧洲的西海岸,铁路所到之处,就是明朝大军征战之地。
所有敢于反抗的敌人,全部都会被彻底消灭。
朱慈烺直接把西征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快些消灭敌人了……
穿越以前的朱慈烺,曾经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帖子里面进行了各种推测和猜想,说是明朝灭亡的背后,“挑筋教”就是幕后黑手之一。
当时对方的分析和推测,听起来有点像那么回事,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所以朱慈烺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就当是看乐子。
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啊!
再联想到二战时期的河豚计划。
那些该死的王八蛋死不足惜,朱慈烺发誓一定要将他们彻底灭掉。
别说是双方有着深仇大恨,就算没仇恨朱慈烺也不会放过他们。
了解一下x德勒的结局。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心寒的,都不会放过那些该死的家伙。
不过能够存在千年以上的民族,可不是那么容易彻底消灭的。
所以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
朱慈烺的亚欧大陆桥计划提出来。
立刻让朝堂上下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庞大了。
需要消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那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现在的大明朝廷虽然很有钱,但是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所以内阁和六部的官员,拿到了亚欧大陆桥的大概计划之后。
全部都陷入了沉默。
以范景文为首的文官,觉得这样根本就不划算。
在东南半岛不是准备开凿运河了吗?
走海路的话岂不是更省事?
还不如修条铁路到东南半岛,然后顺着大江大河直接进入印度洋。
那样的话走海路就更省事了。
只是他们也知道这个方案,既然他们能想到各种利弊,那么朱慈烺肯定也想到了。
所以他们现在思考的事情,是要怎么才能说服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