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疑惑道:“为何?”
三妹抬头看向前方一片橙红色的天,缓缓道:“前些日子冷得直哆嗦,可这才几日就突然暖和得只需要穿薄衫。”
“这是天出异象,必有大灾啊!”
姜氏和大嫂脸上的笑意,随即消散。
她们看向林书棠,“书棠,你懂天象,你瞧瞧,是不是真的还有大灾?”
林书棠上次为了让她们相信有大冰雹,所以谎称自己会看天象。
她接过姜氏的话,回道:“三妹说得没错,天有异象,必有大灾,不过娘和大嫂不用太过害怕,只要我们到了燕州,就不会有事。”
“燕州没有灾?”姜氏疑惑地问。
林书棠迟疑了一下,旱灾也是灾吧,等丹州的大地震一过,气温会再次上升,到时候连续一年不见下雨,各地都会闹旱灾。
燕州想躲也躲不过,但和其他地震虫灾相比,已是最微不足道。
她回过神来,笑着回道:“暂且没有。”
姜氏和大嫂听后,纷纷一同长松口气。
这时,奚玉珠和奚月瑶也一同下马车。
他们一行人在马车外搭了火架子,冯嬷嬷带着他们一同做了吃食,有煮好的肉丸汤,和细面以及米粥。
林书棠简单吃过之后,正准备拿一些给段砚洲送去。
她刚起身,远处突然跑来两位小厮。
“大人!大人!言大人!”
正在喝汤的言县令闻声抬头朝前方看去,见着两人顿时笑道:“你们二位怎么来了?”
两位小厮着急忙慌道:“言县令啊,你们停在这里做甚,这里每日都有暴民经过,见人就抢,还是随我们一同进县内歇歇。”
“暴民?”言县令皱眉担忧地看向四周,“这里有暴民?”
两位小厮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是啊,前几天那个大冰雹,可是死伤无数,他们都要往西逃,所以每日有不少灾民从此处路过。”
“闹了快一年雪灾,土地都冻着,能吃的也都吃了,大家都已经是穷途末路,这不只能在逃荒路上烧杀抢掠,只为能活命。”
“言大人,你和我们大人过去也算是知己,快些随我们去县衙吧。”
他们说着,目光落到林书棠他们这一排的马车上。
言县令眉头深锁,走到段枫和谢怀恩跟前道:“大人,将军,二位觉得如何?今晚先去县衙过夜?”
段枫犹豫着。
谢怀恩将目光看向林书棠,“书棠,你觉得呢?”
林书棠抬头冷着眸光打量起那两位小厮。
两位小厮被她的那森冷的目光盯着,纷纷低下头,不由自主地避开她的目光。
林书棠暗觉不对。
这两人不对劲,若是没亏心事,怎么就这么急着避开目光?
她想罢,缓缓抬头朝前方庆阳县看去。
现在正是晚饭时,平常百姓大多现在都应该在生火做饭,可是放眼看去都未见到炊烟。
就算大家都粮食短缺,可也不至于连一点炊烟都不见。
只能是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百姓。
这位庆阳县县令连自己的百姓都护不住,怎么可能护得住他们。
看来他们这么急着要言县令带着人去县衙是另有所图。
她开口拒绝道:“爹,舅舅,言大人,我们还是快些赶路得好,就先不歇息了。”
谢怀恩听着觉得也对,朝言县令道:“没错,我们还是快些赶路要紧,不如就谢过这位庆阳县县令的好意。”
言县令轻点头,“也好,我们继续上路。”
两位小厮一听急了,连忙上前拦住他们说道:“大人,现在天色已晚,还是先进县内歇息吧,不然等天黑暴民们来了,你们都逃不掉。”
林书棠上前打断他们道:“就不劳烦二位了,我们急着赶路,不一定会遇到暴民,就算遇到了也无事,我们手里没有粮食,他们想抢,也抢不了。”
“没有粮食?”两位小厮喃喃自语说着,眼神中透着一抹失落。
林书棠朝身旁的三妹和段砚洲使了眼色。
两人立马心领神会,偷偷绕到两位小厮身后。
小厮们一双眼睛还在偷偷打量他们的马车,段砚洲和段秦舟趁着他们未留意时,一跃上前,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