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日光灯在深夜里泛着惨白的光,键盘敲击声稀稀落落,像是疲惫者无力的叹息。李阳轻手轻脚走过工位,瞥见不少员工趴在桌上小憩,电脑屏幕还亮着未完成的代码、策划案。数据安全攻坚战结束不过半月,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而团队紧绷的神经,终于在持续高压下出现了裂痕。
“李总,小王提了离职申请。”人事主管抱着文件走进办公室,神情凝重,“他说高强度工作让身体吃不消,想休息一段时间。其实最近还有几个骨干私下找我聊过,大家都太累了。”
这句话像重锤砸在李阳心头。小王是技术部的核心成员,数据安全升级时连续三天三夜守在机房,如今却要离开。推开玻璃门,冷风卷着细雨扑面而来,李阳掏出手机,通讯录里满是员工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熬夜奋战的身影,此刻却显得那么脆弱。
第二天清晨,李阳取消了原定的例会,召集所有中层干部开会。会议室里,部门负责人个个面色憔悴,黑眼圈浓重。“我知道大家都快撑不住了。”李阳没绕圈子,“这段时间,我们像在打仗,可战士也需要修整。从今天起,技术部实行弹性工作制,市场部和运营部每周必须保证一天双休。”
市场部张经理苦笑:“李总,业务高峰期在即,双休的话......”
“我知道难。”李阳打断他,“但士气比进度更重要。接下来,我会亲自带大家调整节奏。”
当天下午,李阳在公司群里发了条消息:全员五点准时下班,停车场集合。当员工们带着疑惑走出大楼,看到公司门口停着两辆大巴,车身上印着“温泉度假之旅”几个大字。
“今天不聊工作,只谈放松!”李阳站在大巴前,举起两箱饮料,“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今晚温泉、烧烤、篝火晚会管够!”
大巴车上,气氛渐渐活跃起来。程序员小李偷偷打开游戏,邀请旁边同事组队;客服部的姑娘们分享着最近追的剧。李阳挨个和员工聊天,给晕车的同事递上晕车药,和年轻人讨论热门游戏,听老员工回忆公司创业初期的故事。
到达度假村后,李阳亲自上阵烤肉,油星溅到手上也不在意。“张师傅,您上次说孩子报了奥数班?”他边翻转肉串边和后勤部老张闲聊,“我认识几个教育机构的朋友,要不要帮忙打听打听?”
篝火晚会上,李阳被员工们推着上台唱歌。跑调的歌声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王也跟着鼓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看着大家放松的模样,李阳悄悄给人事主管发消息:明天安排专业按摩师到公司,给每个人做肩颈放松。
团建结束后的周一,办公室氛围明显轻松了些。李阳开始了“一对一谈话计划”,每天抽出两小时和不同员工交流。在和运营部新人小林的谈话中,他得知对方因缺乏指导常加班到深夜,当即安排资深员工和小林结对帮扶。
“李总,其实大家不是怕辛苦。”技术部老王在谈话时坦言,“只是总觉得在打一场看不到头的仗,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句话让李阳彻夜难眠。第二天,他召开全员大会,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详细的业务规划图:“接下来三个月,我们要完成三个关键项目。每完成一个,全体放假三天!”他举起手中的奖金方案,“而且每个项目都设置专项奖励,奖金直接发到个人!”
财务部核算奖金时,李阳特意强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钱要花在刀刃上。”他甚至自掏腰包设立“金点子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当客服部提出的“育儿知识问答抽奖”活动让用户活跃度提升20%时,整个部门都收到了丰厚奖励。
一个月后的清晨,李阳走进办公室,看到小王正在工位上调试代码。“李总,我想撤回离职申请。”小王挠挠头,“那天团建时,我突然觉得,这么拼的团队,值得我留下。”
窗外阳光正好,李阳望着忙碌的员工们,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付出,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艰难时刻成为团队的灯塔,带领大家穿越风暴,迎接曙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关注员工的需求,让这个团队不仅能打硬仗,更能在温暖中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