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这人总是听风就是雨,最容易被人利用,自己正好利用此次机会告诫他,莫要听信谗言,要不然灿之他就要没命了!
“炫之,你来得正好,这两位道长说的话极有道理。”景王看到儿子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连忙招手说道。
苏炫之抬眼一看,只见父王身后,张管家正带着几个穿着道袍的道人,有男有女,正装模作样地四处张望。
“世子,这位便是清风道长,他道行极高,要不是王爷德高望重,他是绝对不会管这凡尘之事。”一位膀阔腰圆的道婆手握拂尘对着苏炫之躬身行礼。
“炫之,就是这位王道婆治好了你二弟的病。这么多太医都束手无策,所以说有些病……”景王慢条斯理地说道。
“父王,那请问他们看出了些什么?”苏炫之不想听他这些神神叨叨的话,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问道。
那所谓白云观的道长,须发皆白,看上去倒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很能镇得住人。
他煞有介事地握着罗盘,闭着眼睛念了几句无量天尊,再慢慢睁开眼睛说道:“世子,贫道已经看了这园子的风水。”
“还请道长直言。”苏炫之原本只是想把他们赶走,可这会儿却突然改了主意。
偏巧他们进府,辰安就出事了,真会是这么巧吗?
“那贫道都知无不言了。”白发道长眼中精光四射,直直看向某处,“世子,这园子是否是为了您的大婚所建,处处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实在是称得上巧夺天工,只可惜当年修建之时……”
“当年修建之时又如何?”景王急着问道。
“王爷,当初与世子议婚,将要成为世子妃的人可还活着?这园子又是否为她而建?”他肃然问道。
景王倒吸了一口凉气,吃惊问道:“这又与她有什么相干?”
白发道长顿了顿,仰天嗅了嗅说道:“王爷,贫道一进此处,就发觉这园子里弥漫着好大的怨气,一位女子死不瞑目,一直徘徊在此处不肯离去,说是世子负了她。”
景王惊慌问道:“道长,难道是那女人阴魂不散,还要害人!”
“王爷,”白发道长颔首说道,“贫道只看出这园子里都是一个女人的怨气,她阴魂不散,所以,府中才会出现怪事。”
苏炫之听他一派胡言乱语,便知他们应该是从柳姨娘处听说了些什么,故意装神弄鬼,蒙骗父王。
“道长,那可有解法?”景王白着脸问道,“府中子嗣不丰,是否也是她在作祟。”
景王想着自己自从儿子发了疯病,断情绝爱之后,一心想要再生个儿子,可惜一直没能如愿,可不正是因为这个?
要是解了这个咒怨,说不定自己也能多有几个子嗣。
“王爷,她没有成为世子妃,怨气很重,又怎会愿意让王府子嗣丰盈,她恨不得王府绝嗣。”王道婆压低声音说道,“也是王爷有福,清风道长刚好云游至此,要不然……”
“道长,王府……”景王连连颔首,难得有这样的机缘巧合,他已经信了大半。
“你们可要知道,那女人是犯了杀人之罪,阖家又因叛国被株连九族,你们这是觉得陛下的皇权还压不住她一个女鬼?”苏炫之冷声笑道,“若是你们再这般装神弄鬼,我就将你们捉了送去京兆府!”
“炫之,炫之……”见苏炫之就要拂袖而去,景王连声叫道。
“王爷,既然世子不信,贫道这就告辞,只是王爷,这女鬼不除,王府将家无宁日啊!”
“父王,您可要擦亮眼睛,如今这世道,神棍众多,他们披着佛道的外衣,装神弄鬼,伤天害理,都是为了敛财。”苏炫之沉声说道,“若是让这样的人来治二弟的病,我怕……”
苏炫之点到为止,作为苏灿之的大哥,他对他已是仁至义尽。
“炫之,这件事你不用管,你二弟如今好得很。”景王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炫之向来看不上灿之,这是他巴不得灿之一辈子瘫在床上呢!
景王心中又气又恼,自己好心请道长看风水,他倒好,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仇人,真是岂有此理!
“父王,安安才好了一点,您就别带他们来这里装神弄鬼。”苏炫之低声说道,扬了扬手。
瞬间,一群护卫将那几个道士团团围住,押着他们出了园子。
景王见儿子这般不给他面子,脸色铁青,愤然指着苏炫之骂道:“娶了个不上台面的媳妇,如今连爹娘都不认了!好好好好!”
见父亲这般说如意,苏炫之冷冷瞥了他一眼说道:“父王慎言,儿子娶的可是林家表妹,您这是说林家上不得台面?母妃不配为王妃?刚好舅舅他们在,我请他们出来评评理。”
“你……真是逆子!”景王颤抖着手,指着苏炫之说不出话来。
当初林家之女,如今的景王妃也是他自己从父皇那里苦苦求来的,说实话,当初林老太爷要不是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未必能看上自己。说起来,他还是一肚子气。
正因为如此,他在景王妃那里挺不起腰杆,后来遇上了心里眼里都是自己的柳姨娘,才会恩宠了她二十余年。
“父王,还请您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要不然,儿子便搬出府去,与景王府脱离关系。”苏炫之正色说道,“我身为大理寺卿,求皇祖父赐个府邸也不过是顺理成章。”
“你……”这一回,景王被怼得无言以对。
苏炫之回头便走,对于父王这样的人,多说无益,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回答。
夜深人静,看着劫后余生的辰安,苏炫之的神色愈发凝重。
“夫人,你也早点安睡,我还有事要处理。”苏炫之轻声说道。
烛火中,如意点了点头,这两天发生的事让她应接不暇,她要好好理一理,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让别人有了可乘之机。
书房内,苏炫之刚刚拆开一封庆王府送过来的书信。